12 贾家风骨初现(求追读)
作者:黑白肉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最新章节     
    回到家中,王援朝在父母房间的衣橱里,翻出几条母亲十分珍惜的丝绸手帕,然后洗了又洗双手,才从空间取出几小袋丝袜,肉色多拿一点,其他三色各两双,用丝绸手帕包裹好了,又放回了空间里。
    这年头外面压根看不到塑料袋,用丝绸手帕包装,正合其时。
    闲着没事,想下个厨小露一手,都不行。家里又没菜,至于去买菜,他是没钱又没票。
    又不能翻手机,王援朝不得不跑去大哥房间,找了本书拿出来看看,纯粹消磨时间。
    怎么形容呢,就是以前没手机的时候,蹲个厕所,恨不得把擦屁股的报纸中间的夹缝广告,都一个字一个字的看一遍。
    厚的几本没敢拿,抽了比较薄的一本,《汤头歌诀·上册》,好歹带个“歌”字,就这本了。
    既然消磨时光,王援朝更是从导言开始看。
    介绍了歌诀的来历,是清康熙33年,一位80多岁的老中医汪昂,总结前人古方,整理成20大类,320条名方。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個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
    堪称中医界的立言典范。
    这让王援朝不由得想到了《千字文》,有点那个感觉,功力不深厚,没这份本事啊。
    开篇就是补益之剂,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
    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
    祛痰补气阳虚饵,
    除祛半夏名异功,
    或加香砂胃寒使。
    从本心上来说,王援朝觉得是枯燥无味的,是抗拒的,但是吧,他还是不由自主的,多念了几遍,然后开始背下一首。
    沉醉其中,以至于大哥王胜在他后面站了好一会,都没有发觉。
    还是二哥王和平咋咋咧咧的回来了,看到大哥三弟那一站一坐的怪异模样,叫道:
    “王胜、援朝,你们在干嘛?”
    然后,王胜和王援朝,都齐刷刷的看向这个不着调的老二。
    王胜没理他,对王援朝道:
    “三弟,你对中医很感兴趣?我看你看的很入迷。”
    王援朝也没想到他居然沉迷于看医书,想摇摇头,但还是老老实实道:
    “没书看,就随便在大哥你那找了本书。”
    王胜也觉得三弟天赋异禀,无聊居然没跟着老二出去鬼混,在家看医书。
    但又想到老三今天应该是去街道找工作的,难道?
    他当即关心道:
    “你要看,我的书你随便看。不过你今天去街道找工作的事,怎么样了?”
    他生怕三弟受到打击,转而看医书了,但学医太难了,他自己吧,背了不少医书,自忖学问不差,结果到现在,把脉都没入门,真是,真是,羞煞吾也。
    【会背医书,不会把脉的,比比皆是,所以中医才难】
    老二王和平看他直接被无视了,当即不爽道:
    “老三已经报名了文工团,周三去拿报名回执,周五去考试。哎,援朝,你不是在家看谱子的么,怎么看王胜的医书了?”
    王援朝没好气的瞪了一眼这二哥,要不是你丫的一天不见人影,他早就买好了书来复习谱子了好吧?!
    不过也算因祸得福,不是没钱买书,他也不会去找曹老师,也不会追到少年宫,更不会碰巧遇到他第一桶金的贵人。
    算了,跟二哥这种人,有什么好计较的。
    “我看着书名有‘歌’字,就顺手翻了看看,没成想蛮有趣的。”
    这下,两个哥哥都噗嗤笑了起来。
    大哥是知道此歌非彼歌,二哥是觉得三弟脑子开窍后又坏了?毕竟他从来没见王胜唱过歌。
    小妹探出了脑袋,她也早回来了,但是看三哥在堂屋看书认真投入,她没敢打扰,去三哥房间写作业了。
    大哥也没说什么,开始去收拾晚饭,今晚父亲要回来,肯定要稍微丰盛一点。
    没多久,母亲骑着自行车回来了,车龙头上挂着编织带的菜篮子,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菜。
    母亲的自行车,从来不放在外院,都是推进家门的。
    王利连忙上前帮母亲拎菜篮子。
    王和平一反常态的帮母亲去抬自行车。
    以至于母亲都诧异的看着自家二儿子:不是去农场了么?怎么还在家?帮自己抬自行车就想讨好自己了?看来还是自己下手不狠,要王全来教育啊!
    母亲也没多理会,停好车,就开始指挥小妹摘菜,大哥端水,她洗肉切肉。
    那一刀白花花的大肥肉,怕不下两斤!
    这年头,城里一人一月,定量8两肉票,肉价6-7毛1斤。
    王援朝搜索了一下记忆,反正家里是没将定量浪费过,主打一个购买次数少,单次购买量大。
    吃面放一筷子荤油,那美味,恨不得把碗都舔干净。
    哪天油渣少了两粒,母亲都知道是哪个崽子下了手。
    毕竟对门三大爷有句话还是很对的,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老王家既不会像三大爷家那么抠,也不会像二大爷家那样当做生了一个太子两个太监。老王家讲究一个公平公正,但你自个不争气,那就没办法了。
    二哥初中肄业,不也在家逍遥了几年?
    肥肉的香味蔓延到了中院,贾家就不安生起来了。
    “盗圣”棒梗开始在家撒泼打滚要吃肉。
    那声音大的,前院后院都听的清清楚楚。
    棒梗嚎了十来分钟,秦怀茹下班还没回来,贾张氏只能哄着:
    “乖孙,等傻柱回来,你去弄他饭盒!”
    棒梗道:
    “傻柱的饭盒又不是天天有肉!”
    贾张氏道:
    “也许今天就有呢?你不翻翻怎么知道?
    别嚎了,前院一家精细鬼,一家没良心。
    精细鬼家不可能买肉,没良心家,伱嚎到明天,人家也不会来安慰你一句。
    嚎破了嗓子可就坏了。”
    棒梗的哭嚎瞬间停止。
    奶奶说的对,中院后院要是买了肉,经过自家门口,肯定逃不脱他棒梗的鼻子。前院,啊呸!
    棒梗朝地上吐了口口水,都没吐出来。
    “奶,我渴了,给我倒水!”
    贾张氏随口吩咐道:
    “小当,还不给你哥去倒杯水?有好吃的你哥哪次落下你们了?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可怜的小当,马上9月份才上一年级,闻言立马屁颠屁颠地去给他棒梗哥倒水,还好,茶壶里都是凉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