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准备科举
作者:孤狼加无名鼠辈   汉末之天下归汉最新章节     
    荀采不满的看着刘文,忍不住嘟囔着。
    “陛下总是这样为别人着想,也不想想自己现在什么样子了!”
    整个后宫,敢这样跟刘文抱怨也就她了。
    刘文哈哈笑着,“行了,都听你的。”
    “不生气了吧?”
    “哼!”
    荀采才不打算就这么轻饶了刘文呢,但现在也不好发作,只能轻哼一声,表示反抗和不满。
    刘文笑着摸摸她的脑袋,看着她,轻声说道:“好了,没事的,有个老神仙说我能活到一百岁呢。”
    荀采看着刘文,随后反问道:“不会是樊陵吧?他才学到他祖父的皮毛的一二。”
    刘文哈哈大笑起来,“他的本事,确实没有他祖父厉害。”
    但能够和樊英相比的耿直朝臣,就算是在现在,也不过几人而已。
    而樊陵甘于钻营,事事逢迎,总是给刘文报喜,从来不说坏话,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
    刘文也不管他说什么,好话谁不愿意听?
    樊陵能说好话那就让他说,刘文也不是小孩子,会被人蒙蔽心智。
    刘文摸了摸肚子,“怎么还没来?”
    荀采也立马起身,“妾去催催他们。”
    “没事,拿点橘子给我吃吧?”刘文努努嘴。
    橘子是这个时节为数不多的时令水果了,虽然吃多了上火,但总归能填填肚子。
    刘文慢慢吃着佳人帮他剥的橘子,十分的惬意。
    “你说,外舅他愿意不愿意出来?”
    “父亲不愿意出仕陛下又不是不知道。”荀采轻声回答着,想了一会儿,“是不是因为法公去世,科举的事情被耽搁了?”
    刘文点点头,随后说道:“法公去世的之前,已经把事情都安排好了,我是让他的儿子接手,事情,到时候再请庞德公和司马防两人做副手,这样,传承和名望就都有了。”
    刘文现在不缺人监考,但是缺一个中正之人出题目。
    这次暂定是四科,是军科(考察兵法和军事涵养)兵科(关于排兵布阵和武器的分析)政科(写一篇策论,按照既定的题目)经科(写一篇关于指定经典的自己理解的文章)。
    以后肯定不是这些了,百工院一共二十六院,都可以参照这个模板去开设科举。
    唯才是举,这也是刘文一贯的作风。
    刘文看着荀采,“他老人家要是愿意出来,我倒是能安排一个简单的事情。”
    “什么事情?很简单吗?”
    “出几个考卷而已。”
    刘文眯着眼笑了起来。
    荀采听着,皱了一下眉头,“可是陛下,父亲只研究经学的。”
    其他几门,荀爽就掺和不上了,最多是涉猎,没有做到精读,更别说出试卷了。
    但经学上荀爽的本事就足够被人仰望了。
    刘文心里也清楚,微微笑了起来,“没事没事,回头再想吧。”
    距离第一次科举的春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不着急,还有的是时间去安排事情。
    刘文不着急的,但很多人已经开始着急了起来。
    不为别的,这是刘文首开科举,为下层人才提供晋升之途。
    这还不只是那些科举的士子,那些推举人也很忧心。
    刘文的政策上说得很清楚,只要推举的人能进入殿试,也就是能够成为朝廷的人才储备之一,那他们这些县官也能记上一笔军功。
    刘文最看重的就是军功,而举才之功也被定义为了军功,那他们自然是很在意了。
    而这次,不少人都拒绝了别人走后门的关系,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利益,若非真的有能力,他们也不愿意举荐。
    一次举荐就是三年,这三年的时间,能否升迁,就看这一出了。
    一旦过了四五十岁,他们就算是举荐有功,最多也就是郡丞一级了,运气好点,太守、刺史,京官是指望不上了。
    所以,趁着年轻,他们得尽可能的多举荐一些人上去,只要能通过殿试,那就是大功了。
    不少世家的人都开始搜罗人才,给已经任职县令的人送过去,占用名额。
    谁不想自家多出一个太守?多出一个刺史?
    越是年轻越好,以后的晋升越有前途。
    至于互相推荐?那不是还有举孝廉嘛,皇帝也特意说了,举孝廉的征辟制依旧进行。
    刘文让双举同时进行,给了科举制一个相对和平的过渡。
    但世家都是要脸面的,当所有人都是炫耀自己的子侄在三甲的哪个榜上挂着,那是一种荣耀,至于举孝廉的人,就没有资格去炫耀了。
    那时候,刘文依旧会保持举孝廉这样的制度存在,因为,朝廷的用人运转不是靠科举的人才就能解决的。
    科举三年一轮,也才能选出五十人,但朝廷上下运转足足有数万人,每年光是致仕的就达数百人,这还只是有些名目的,大头还是得靠荫封和举孝廉。
    而且,各地人才良莠不齐,有的地方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但也会因此埋没。
    有的地方则人才稀少,说不定正式科举的前两试都无法通过(第一次科举只有两试,正式科举是三试),通过这样的法子,让下面的人去帮忙查找人才,也不失为一个手段了。
    县令和县长们各个都已经准备好了三个送入雒阳的人才,就看到时候科举考试了。
    刘文想了一会儿,开始盘算着该让谁来出试卷了。
    出试卷的人要有本事,见识上不能差!
    想了一会儿,刘文看向荀采,“既然,慈明先生不想出试卷,那就请伯喈先生吧。”
    以后就是他的外舅了,又有天下敬仰的名声,这件事交给他不算是庸举。
    顿了顿,刘文又说道:“再就是,让元长先生也帮忙,两个人负责把政科和经科的题目敲定。”
    “要不然让仲豫兄帮忙?不过,他只喜欢读书的性子,恐怕他会不喜欢,不会很乐意的吧?”刘文抿抿嘴,有些叹息。
    现在荀悦倒是高兴了,刘文把他调到了秘书监(皇家编纂书籍的机构)上班,天天写文章,研究经史子集。
    “不啊,仲豫兄前几日还说,陛下怎么不选他做出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