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迅猛发展
作者:扑街没梦想   军阀少帅开局,爆兵争霸世界最新章节     
    大宸共和国除了西北边陲,基本一统。
    各种船厂、兵工厂的建立,是需要更多的基础工业和其他的工业来支撑的。
    好在,在最先被张宝安占领的四州,基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同时还开始向其他的州蔓延。
    众所周知,张宝安是极其支持工业化的。
    工业,教育和交通,这是张宝安最重视的三样东西。
    截止到119年末。
    大宸共和国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年产量1200万吨。
    这不是突然得来的结果,而是经过了三年多的培养和规划,这才得来的产量。
    当然,这点儿产量对于目前大宸共和国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但是没办法,工人的培养也需要时间。
    就算是张宝安想要再进一步的扩展规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将现有的钢铁产业工人规模扩大一倍,预计要到120年末。
    到时候钢铁产业又会迎来一次爆发式的增长,没办法,张宝安有设备,他需要等的就是工厂建成和熟练的工人,否则是不可能这么快的。
    预计,到共和历121年,钢铁年产量就会突破5000万吨,几乎是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长。
    不停想想大宸共和国广袤的领土,如此庞大的人口和城市,需要的交通、建设甚至是军事工业,这点儿钢铁产量依旧是远不能满足需要。
    不仅是钢铁,像铝、锡等重要的金属产业,以及各种合金产业,虽然也在蓬勃发展,但是依旧追赶不上发展的进度。
    另外,除了冶炼工业,化学、电子、机械工业都已经开始开花结果。
    像电子工业,军事上需要的大量无线电,已经可以生产,特别是坦克、军舰等上面的无线电设备。
    当然,还有就是才签到不久的雷达了。
    张宝安签到的雷达,也就是二战时期的产物,看起来并不完美,甚至对比后世的雷达。这玩意儿都不具备太高的实用性。
    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目前最顶尖的电子设备了。
    当然,目前还有一个成果,那就是收音机和电视机都已经在大规模的生产了。
    其中收音机最早实现了全国广播,这个要稍微好弄一些。
    然后是电视台。
    这个弄起来就比较麻烦了,毕竟现在还没有卫星,只能使用电视转播车对现场的声音、图像等进行处理再向全国进行转播。
    哪怕是这样麻烦,张宝安依旧在119年成立了第一个电视台,并且在电视台成立的当天成功的进行了一次电视讲话的直播。
    当然,这时候能买得起电视,又买了电视的人不多,效果怎么样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好在还有广播台同步进行直播,虽然看不到图像,但是能听见声音不是,这个但是传播范围很广。
    除了电子工业,化学工业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不再是只有几个化肥厂了。
    像工业制碱、橡胶、塑料等等,都已经开始投入生产。
    张宝安最关心的就是炸药的制作工艺,因为随着军队的增加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弹药消耗极速加剧,没有更多的炸药生产工厂,仅仅凭借张宝安自己,怕是都支撑不了多久了。
    好在大宸统一后,张宝安搜罗了全国,还是找到了不少化学方面的人才,再加上本来就有的先进制造工艺和设备,工厂开办起来已经不成问题了。
    另外一个比较关心的则是石化工业,讲老实话,张宝安最放心的就是,大宸共和国不是一个贫油国,相反,石油资源竟然十分的丰富。
    而在探明的储量中,一些石油甚至是浅层油田,十分方便开采。
    所以目前汽油、重油、航空燃油、柴油都已经开始生产,虽然暂时产量还不高,不过张宝安签到的资源还能顶一阵子。
    而石油冶炼中,还产生了很多不同的东西,像石油焦、沥青等,前者可以用在电解铝上,后者也是一种工业原料,同时还可以用来铺路。
    张宝安记得,后世的高速公路,都是沥青铺设的。
    至于机械工业,或者说重工业,现在发展的也比较迅猛,特别是矿山开采的机械设备,发动机,机床等。
    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和石油勘探的开始,需要大量的开采设备,这让一些通过原始积累有了一定本钱的人开始把资金投入到重工业当中来。
    不仅是矿山开采设备,像发动机、机械制造、机床、起重机等等,这些东西都开始有人涉猎,甚至火车的部件制造。
    特别是张宝安的六个汽车基地宣布后,更是掀起了一股汽车的热潮,原本民间对于造汽车还有很大的顾虑,但是在张宝安出手以后,这种顾虑也没有了。
    各种汽车制造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轿车、客车、卡车、特种车辆、甚至工程车辆的制造厂应有尽有。
    虽然重工业发展迅猛,但是比起轻工业和建材工业来,那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大宸原来是何等的贫瘠,就连工厂都没有几家,而随着大宸的统一,张宝安加强对工业的刺激后,轻工业的发展变得十分蓬勃。
    毕竟这是一个有28亿多人的国度,自身的需求就可以养活无数的企业。
    纺织工业、日用品工业、食品加工工业,无数的轻工业企业正在拔地而起。
    至于建材工业,那更是飞黄腾达了。
    大量铁路、公路和战后城市重建、旧城改造以及工厂建设,让各种建材都是供不应求,特别是水泥这种最基础的建材,其需求量之大,让人瞠目结舌。
    为了不使建材因为缺少而涨价,影响到基建工程,张宝安不得不掏出大量签到来的建材投入市场,以稳定建材市场的价格。
    那么现在的大宸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那就是公路铁路修到哪儿,工厂就开到哪儿。
    县县通公路,会极大的方便企业进行生产,特别是以楚州为首的四个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州,人力短缺的情况下,大量的企业正在不断跟随道路的建设,向外部迁移,以降低生产的成本。
    毕竟在这几个州,因为人力短缺问题,用工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在这种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其他州的有钱人和地主,也看到了办工厂的好处,加上张宝安的政策,让工业发展大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