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数学界的争议(感谢大佬暖阳1314的白银盟)
作者:一桶布丁   超神级学霸最新章节     
    虽然还在放假期间,但论文的样刊邮寄到西林工大之后,徐大江便安排了校内的审核答辩,假期期间的审核答辩。
    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就是走了个流程。
    因为之前结题申请,早就在徐大江的提醒下提交了。
    这种论文《数学年刊》已经帮学校教授确认过质量了,答辩无非就是证明论文是作者们独立完成的。
    鉴于西林工大数学院目前还没有教职的论文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过,这种校内项目负责答辩的教授多少是有些底气不足的。
    随便准备了几个问题,乔泽带着刘尘风随便回答了一下,便算走完了流程。
    甚至庆祝宴都没叫上乔泽跟刘尘风,只是把李建高给拉去大家庆祝了一番。
    乔泽看不上这顿饭,教授们也不会勉强。
    这类饭局,最大的作用还是拉近彼此距离。
    这种场合叫上了乔泽,大家聊起来反而诸多顾忌,所以真没必要。
    旧课题申请完了,新课题自然也被飞快的批了下来。
    不是乔泽着急,而是学院这边着急。
    从苏沐橙口中得知,乔泽跟普林斯顿大学那边一直有联系之后,徐大江这些一直茶不思饭不想的。
    虽然乔泽给对方的回应很强势,他很喜欢,但饶想法毕竟始终在变。
    能够有办法把乔泽绑在数院自然是好的。
    所以这边学院批复的极快。
    虽然是放假期间,加班也得抓紧时间审批了。
    效率之高,只能让人叹为观止。
    两时间,徐大江亲自拿着乔泽提交的申请,跑完了所有手续。
    这次课题的扶助资金还是五十万。
    不是不想给更多,但如果要更多的话,需要批的手续更多,太麻烦。
    不过这些手续休假期间可以批,但涉及到转漳话,还是得等国庆假期之后了。
    当然,乔泽也不缺这点钱,自然无所谓。
    徐大江一连串的操作给乔泽的错觉大概就是学院项目审批速度极快。
    这大概也是许多并不是值得的项目会被选中的原因。
    不过也有效率低的。
    比如他提交的专家申请,到现在还没正式回复。已经十月了,马上就要开启通讯评审,这个阶段过了初审的项目是有可能在这一阶段被撤销的。
    好在跟张洪才讨论问题时,这位燕北大学的数学教授简单跟他提了句,他的申请数学组这边已经过了,已经上报到基金管理委员会那边去了,至于最终结果如何,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了。
    另外,张洪才还在话里话外暗示了李叔的项目起码在会议评审之前,大概率是会通过。
    话没的那么死,但乔泽能听懂潜台词。
    他便也安静了些。
    既然如此便不用着急了。会议评审到十一月去了,即便他评不上专家,有了这些教授帮忙,大概率还是能过的。
    万一真要过不聊话,起码也有人会告诉他是谁反对自家导师的项目。
    而且乔泽还有自己的事情,既然学校快速把他的新项目批了下来,他便打算直接把之前就准备好的论文也给发了。
    没办法,这个命题在确定后没多久,苹果那位程总就来了西林工大,捐赠了奖学金的同时,也顺便给了乔泽些灵感,让他把关于这个统一性证明的问题想透彻了,还顺便用超算进行了多次验证,结果很完美。
    这些日子已经开始思考数学阶段的终极命题,休息脑子的时候,乔泽便顺便把新课题的论文写完了。
    因为这次不用赶时间乔泽花费了大概一周才完成了这篇六十多页的论文。
    没办法,李叔建议他尽量把过程写的详细一些。
    拖到这个时候,真不是为了那点研究经费,主要是乔泽觉得得把之前的承诺都兑现了。
    毕竟他答应了刘尘风这次申请的课题还要带着他的。
    至于投稿的单位,自然还是《数学年刊》。
    没啥别的原因,主要是乔泽觉得他跟洛特·杜根挺投缘的。
    别人并不知道为什么《数学年刊》官网要为乔泽这篇论文做宣传,但乔泽在知道这个消息的一瞬间,便懂了。
    这是一种默契。
    而且最近乔泽也注意到老头多少为他的任性付出了些代价。所以这次投稿多少也有些回敬的意思。
    这大概是这个国庆假期乔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还是照例,投稿这种事,乔泽没跟任何人。
    ……
    这些洛特·杜根的确有些恼火。
    杂志发布之后,乔泽的论文电子版便直接发布到了网站上。
    下载量惊人。
    不只是乔泽这个名字的号召度。
    关键是能得到《数学年刊》这种程度的宣传,让太多人抱有了太大期待,也让很多人不太服气。
    能够通过群论构建一个因果学习框架足以坐实乔泽的才之名。
    也有消息证实有为60p的群智语音系统升级,脱胎于乔泽的这套理论,甚至连续发表的诸多论文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应用跟数论毕竟是两个领域。
    从标题上就能看出乔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的论文是纯数论领域的。
    而且还被挂在了官网上预热了大半个月做宣传,这可是许多年都难得一见的事情。
    《数学年刊》上论文再难发表,起码每年6本杂志要刊载八十来篇文章,但能享受到这种程度宣传的,几年未必能有一篇。
    所以在乔泽论文上线电子版的当,下载量就很惊人了,达到了三千多次。
    不要看这个数字。
    根据统计,全球一流的数学家也不过4万多人,还分散在各个不同的细分研究方向。
    如果具体到数论方面的研究更少了。
    在具体都针对某个方向感兴趣的数学家,三千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恐怖。
    几的时间足够大家读完乔泽的论文,然后给出评价。
    《数学年刊》或者老头洛特·杜根的压力也来自于此。
    名气毕竟是把双刃剑。
    人们在信服的同时,也会对期刊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乔泽的这篇论文,是达到了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这一要求的,甚至在今年的论文中,也算是出彩了。毕竟乔泽还是提出了些新的数学工具,干货还是挺多的。
    但让《数学年刊》放官网上为这篇论文专门宣传半个月,就让许多数学家觉得无法理解。
    没达到那个程度知道吗?
    如果乔泽这篇论文都有资格被《数学年刊》官网提前预热宣传大半个月,不往年了,今年起码就有七到八篇论文也值得这样推广。
    所以凭啥要推这篇,而不是其他数学名宿的?
    数学家不爽了,是真会较真的。
    不止是脸书上直接抨击,这段时间《数学年刊》官方邮箱跟洛特·杜根的私人邮箱也收到了许多质疑。
    其实洛特·杜根本人是不太在乎这些的。
    给的回应也很统一。
    “请各位质疑之前,注意一下作者的年纪,乔才十八岁!是的,如果你们十八岁的论文能写出这种水平,我也不介意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为你们争取到《数学年刊》提前宣传的地位。需要我提醒你们为什么菲尔兹奖的年龄要限制在40岁以内吗?”
    毫无意外的,洛特·杜根的这封公式化回应邮件,直接被贴到了脸书上。
    然后又引来了一波口诛笔伐。
    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专业”!
    很多人是懂洛特·杜根那种心思的,也是懂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能发出这种论文代表了多高的赋。
    但不代表大家能接受这个解释。
    搞学术就搞学术。
    你们普林斯顿想挖人,想讨好一个未来的数学才,凭啥消耗《数学年刊》的专业度来做宣传?
    乔泽如果以后要是写出值得提前宣传的论文,大家自然没意见。
    但这篇论文就是没达到公认的宣传标准,这跟主要作者年纪有个屁的关系啊!
    这种看法显然也不能不对。
    可在洛特·杜根眼里这帮人就是酸。他才懒得理会。
    不过《数学年刊》毕竟不是洛特·杜根的,他只是个主编而已。
    所以许多人直接开始往上投诉,这下连普林斯顿大学跟旁边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邮箱都沦陷了。
    洛特·杜根的确属于老资格,但资历老的数学家也不止他一个。
    更别提洛特·杜根本就稍显偏激的行事作风,让他的朋友跟敌人几乎一样多。
    总之在大家欢度国庆的时候,世界数学界也为了乔泽这篇论文吵成了一团。
    这个消息乔泽也是知道的。
    虽然他很少会去外网,但洛特·杜根毕竟经常跟他保持着邮件联系。
    这老头也曾在乔泽面前抱怨过。
    甚至在邮件里挟恩图报。
    “哦,乔,你看到了吗?我为了支持你,正在跟全世界为敌!这真是一件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你真的狠心到完全不考虑来普林斯顿跟我一起研究那个美妙的课题吗?相信我,只要你来一次,就会发现这里是你的圣地。”
    换了个人大概会被这番表述刺激到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好在乔泽脑子里并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思路跟想法。
    事实上再某些方面乔泽一直单纯到可怕,就好像他的文件夹里如果写着学习资料,那就一定是学习资料。即便点开都是视频,那依然是学习资料。
    对于这个事情陈艺文最有发言权。
    因为他是真的通过某种方式百分之百确定了,乔泽长这么多,甚至连一部岛国特产都没看过。
    能让许多男生会心一笑的骚话,给乔泽听只能换来他困惑的眼神。
    那眼神也好像是再问“你该不是有什么大病吧?”。
    为此陈艺文还专门再心底同情了苏沐橙三秒钟。以为他觉得未来这两人真的要结婚了,苏沐橙想要教会乔泽一些东西,可能会很难为情。
    所以乔泽还是一如既往的回绝了洛特·杜根的邀请,具体就是在简单聊了几个数学问题后,在邮件最后加了一句话。
    “洛特,谢谢你的支持,但我不想去。不过新的课题已经完成,我已经通过《数学年刊》的投稿系统将新论文上传。希望我这篇论文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只不过乔泽写完这封邮件并点击发送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可恶的时差让对面的老头睡得正香。
    ……
    美国,普林斯顿镇。
    镇十月的气很跳跃,也许前一还有十多度。
    但当一阵阴雨气过后,气温便会下降到个位数。
    早上醒来时,听着从窗外传来的滴滴答答雨水声,洛特·杜根便觉得心情有些灰暗。
    人老了,往往更喜欢阳光灿烂的气。
    尤其是普林斯顿的秋,哪怕是晴空万里,气温也只有十八、九度,哪怕是直接站在太阳下,也不会觉得炎热,只会感觉温暖。
    如同往常般起床,洗漱,妻子已经准备好了早餐,一块三明治搭配一杯牛奶。
    顺手把猫从餐桌上给丢下去,然后开始享用早餐。
    今的三明治里还搭配了一个煎蛋,很美味。
    出门时,洛特·杜根带了一把大伞。
    好处是能把他整个人都隐藏在伞中,这样他就能理直气壮的一路上不跟任何人打招呼。
    没办法,他心情实在不太美丽。
    就这样一路走进他的办公室。
    习惯性的打开电脑,悦耳的邮件提示音便响彻办公室。
    昨又收到了十多封邮件。
    不用问,少部分是曾经学生发来慰问的,也有表达不满的。
    还有乔泽的。
    时差让两人很难即时交流。
    毕竟两人都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点开邮件看了看,洛特·杜根眨了眨眼,然后取下眼镜,擦了擦,再次确认了一遍。
    忽略了乔泽拒绝邀请的那些废话,注意力放在了后半段。
    又完成了新课题么?
    论文已经提交了?
    嗯,一个月一篇论文?
    上次他家的猫一次生了几个来着?
    脑子里想着稀奇古怪的事情,洛特·杜根没有回信,而是抱着狐疑的心态点开了论文投稿系统,然后很快便顺利找到了乔泽投的那篇论文,然后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