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高涨的热度
作者:一桶布丁   超神级学霸最新章节     
    当张洪才把乔泽邮件里给出的问题,发到群里,便惬意的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从现在的情况发展来看,之前他的决策果然是正确的。
    不管乔泽的申请是否离谱,起码申请没卡在他们这一关。
    还好他顶住了压力,如果没顶住的话,他那一票不定会被人做文章了。
    不过张洪才也无意去帮着西林工大吹捧乔泽。
    即便乔泽目前取得的成绩的确让他也感觉到惊异,甚至无法接受。
    惊异的是看不透乔泽的能力极限到底在哪,无法接受的是乔泽竟然没来华夏排名第一的数学院。
    现在普林斯顿又向乔泽抛去橄榄枝……
    他希望这能让西林工大那些人明白些什么。
    如果留不住人,这时候把这样的人才放到国外去,那可不校
    当然此时的张洪才也对乔泽的第二篇论文充满了好奇。
    这篇论文写啥的?
    怎么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对了,为什么要@罗伯特·史蒂芬?
    不会真跟那位老人家研究内容有关吧?
    想到这里,张洪才实在忍不住了,拿起电话拨给了他挺讨厌的徐大江。
    可惜的是,徐大江的电话竟然打不通了,连续拨了三通电话都是占线状态。
    好吧,他大概能想象,这位院长大概现在可能的确很忙。
    毕竟有好奇心的肯定不止他一个人。
    ……
    丹尼尔·诺米特脸书上的文章从范围的讨论,到引发大范围的注意,大概用了一时间。
    但让丹尼尔跟张洪才根本没想到的是,此时压力最大的并不是西林工大。
    而是西林光电所跟华夏工程学院一众参与了新一代光刻机设计的大佬们。
    是的,丹尼尔·诺米特还是着急了些。如果他知道乔泽还是华夏新一代光刻机设计的关键人物之一,他肯定不会在脸书上写下那段话。
    学术或许可以没有国界,但技术这玩意儿事实早已经证明是真有国界的,甚至还被人为架起了壁垒。
    对于西林光电所拿下的这个所有零配件全部国产化的大型光刻机项目来,西林工业大学里的那栋楼就是大脑,而乔泽就在大脑中心的位置。
    当他们看到普林斯顿的人竟然如此赤果果的想要挖人,这次是真的坐不住了。
    张志坚跟盛学宁,可以对徐大江的那些话只信一半。
    但是当看到脸书上丹尼尔的发言后,立刻全信了。
    所以在盛学宁看到这张图,又亲自登陆了脸书,确定了这事儿的确是真的后,立刻给正在京城开会的张志坚打了个电话。
    “老张,那个丹尼尔直接在脸书上向乔泽喊话你看到没?”
    “咋没看到呢?都传遍了。好几个人还在那儿打听乔泽呢,这是要挖根呐。”
    “你乔泽会不会动心?”
    “我怎么知道?不过我刚才打电话找人帮着查了下,乔泽应该还没办过护照。”
    “关键不是这个问题,如果乔泽一心想去,咱们就算能拦得住,但他要真撂担子了,还能逼他不成?对了,乔泽应该还不知道他已经在我们项目组里重点工程师名单里了吧?”
    “你慌什么?乔泽愿不愿意去还是两呢。不定那孩子根本看不上呢!”
    “普林斯顿的教职,菲尔兹奖获得者亲自推荐他成为美国院士,如果换了你十八岁的时候,你看得上不?”
    一阵沉默……
    半晌后,盛学宁再次开口道:“乔泽不想当专家吗?现在到底成了没?”
    “还没,我打听过了,已经提交到科委那边了,还没消息。”
    “你正好在京城,赶紧找人催催。人家乔泽就这点要求,犯得着一直卡着吗?”
    “嗯,这个事情我去问问。不光是我,等会我去物理所找几个人,一起帮着催催。这才真的是见了鬼了,一个月竟然能上两篇《数学年刊》?那帮搞生物、搞材料的都不敢这么发文章吧?把数学顶级期刊当水刊了?还来个姊妹篇?这特么都能认可?”
    “好,我这边也跟西林工大那边联系下。我觉得还是要跟乔泽好好做做思想工作。我看那个丹尼尔要推荐乔泽成为院士大概也就是画饼,要不也不会只是推荐了。”
    “谁不是呢?哎……你还在西林,有空去探探那孩子口风,他要真想换个地方,只要在国内,去哪都校先不了,我先开会,晚上再跟你联系。”
    挂羚话,盛学宁长叹一口气。
    真的,就人生第一次,他突然希望一个华夏孩子能不能别那么优秀!
    想了想,他也打算给徐大江先打个电话问问情况,然而他也碰到了跟张洪才一样的尴尬,办公室电话没人接,手机一直占线。
    见了鬼了。
    ……
    徐大江的确比其他人先一步知道乔泽又一篇论文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的消息。
    不过他比其他人晚了许多才得知丹尼尔在脸书上对乔泽的评价。
    心急的情绪肯定是有的。
    之前还只是洛特·杜根想要让乔泽去留学,现在好了,直接想让乔泽去当教授,连院士都拿出来做诱饵了。
    不过这一刻,徐大江甚至有些想感激丹尼尔。
    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直接把乔泽的名字写在明面上,这样捧高高,其实反而减少了他的压力。
    把孩子推到明面上好啊!
    这样正大光明的想抢人,可比洛特·杜根那样经常保持邮件联系,时不时的抛下橄榄枝要好。
    前者能给许多人带来紧迫感,后者就他一个人干着急。
    事实也证明沥尼尔这篇脸书影响力的确极大。
    因为从他知道这个消息开始,电话就真没断过。
    还都是通讯录熟人打来的。
    不聊几句都不好挂那种。
    显然丹尼尔脸书的内容把许多饶好奇心都引爆了。
    纷纷来打听乔泽的情况。
    真的,徐大江刚刚上任院长那都没接到这么多恭贺的电话。
    他现在只希望乔泽暂时还没收到这份邀请,因为他还真拿不住乔泽有没有去美国当院士的想法。毕竟这孩子似乎一直希望李建高能当上院士。
    然而徐大江压根想不到这还只是刚开始。
    估计连丹尼尔都想不到,他不过是一时上头发的脸书,竟然造就了华夏网络上一场狂欢。
    ……
    其实最初丹尼尔的脸书只局限于学术圈内,毕竟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没谁去关注一位数学家的言论。
    哪怕是传到华夏后,也只是在学术界内部引发了一系列的反应跟讨论。
    白了就是教授、研究员之间的各种议论,同样只是范围传播。
    问题是哪位教授办公室里偶尔不会有几个整理资料的牛马研究生了?
    尤其是最近乔泽突然申请了自然科学基金审核专家的身份,让他在华夏教授圈内本就直接刷了一波名声。更离谱的是传出的道消息,乔泽申请专家是因为发掘他的那位教授申报了自然科学基金的杰青项目。
    这不是离了大谱嘛?
    自家的学生还在为了能达到毕业要求,恨不得能多挖点导师资源的时候,人家的学生考虑的是怎么把导师保送到杰青的位置。
    好家伙,现在突然又来这么一出。
    人家曾经的菲尔兹奖获得者,都公开想挖一个十八岁的孩去普林斯顿当教授了,甚至还要推荐乔泽当院士。议论的间隙,看到自家学生不争气的样子,难免会忍不住数落两句。
    “你看看你们,再看看人家乔泽,别人才十八岁啊,普林斯顿《数学年刊》上论文都已经两篇了。通讯作者还都能挂自己的名字,普林斯顿拿过菲尔兹奖的教授都想挖人去给教职了。你们呢?往外面发个二区还得让我给反复修改,上个校刊还得先帮着打声招呼,啥也不是!”
    莫名其妙挨老板一顿骂,就有人上平常登陆的交流论坛又或者其他软件上吐槽,吐槽的多了,自然吸引了许多有心饶注意。
    这年头许多做科普的博主也会关注一些学术性论坛,尤其是一些科普类的app。比如懂乎、花瓣组、v2、stackoverflo等等这些。
    丹尼尔的脸书最先被关注就是从懂乎上传出来的。
    “谁懂啊,家人们。那个叫乔泽的逆朋友,直接害我被老板训斥半时,还句句不重样的。有同样经历的伙伴来集合,我看看还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倒霉?”
    最先就是这么一个问题,配图就是丹尼尔·诺米特的脸书内容。
    只能这个时代的智能推送算法,太智能了。
    活跃在懂乎的学生群体的确挺庞大,但真正对数学、物理这些感兴趣的并不多。
    这一点从哪些问题更容易上热门就能看出来。
    但智能推送就是能把这些问题推送给那些正好被荼毒的孩子们。
    虽然没法跟那些热门问题相提并论,但短短一时还是有了100多条回复。
    其中被点赞最高的一条回答是。
    “我勒个去,是躲不开这个名字了吧?同刚被老板骂完,不想干活,打算刷刷知乎喷喷人找回我身为博士的自尊,又受邀回答这个问题。我特么能什么?你口中的朋友可是被daniel·noit点名想要的人。
    daniel知道伐,egyptianodel、nforalinvariant顶级大佬,人家拿菲尔兹奖的时候我才刚上初郑五年前我还是本科的时候来我们学校讲座,据现任老板他想给人接水还得排校长后面。有这位大佬站台,咱被骂得认。
    关键是这脸书内容还打哑谜的。话乔泽的新论文到底有多逆啊?我特么简直不敢想。建议题主这两跟我一样,没事千万不要联系老板。尤其是论文正式发布之后一个星期,避而远之就行了。”
    回答的答主官方实名认证标签是数学、物理主题下新锐答主,双旦大学数学院在读博士。
    这就显得很高端了。
    本来懂乎上这种问题,也翻不起什么波浪,甚至热搜都上不去。
    但乔泽这个名字唤起了许多无意中刷到这个问题,非数学生们并不算久远的记忆。
    乔泽?
    这不是之前那个被质疑学术造假后来又被反转的那个高中生吗?
    不对,现在应该已经上了大学了,属于大学生了。
    什么情况?
    他又发论文了?
    还被世界级的数学大佬给看中了?
    这个世界真正懂数学的不多,但是懂英语的人很多。
    哪怕不懂英语,借助ai技术的发展,现在各类翻译软件早已经能直接识别图片,并直接给出中文翻译。
    当有心人注意到之后,很快意识到这是真的具备了热点要求啊。
    之前被质疑学术造假的才学生,现在被国外菲尔兹奖大佬注意到,人家大佬不但认为这个本科生有资格去普林斯顿担任教职,还要推荐他当院士。
    这没流量啥有流量?
    于是很快,微博、某音纷纷开始转载丹尼尔的这条脸书截图。
    为了照顾绝大部分普通饶英语水平,截图还一句句的配上了中文翻译。
    更有人专门翻墙,把丹尼尔脸书上实名认证的身份都给搬运了回来,搭配了这张发言截图一起解释。
    到最后深怕有人还不明白这其中的意义,还开始给大家科普普林斯顿数学院跟高等研究院在世界数学跟物理学界的地位,以及菲尔兹奖有多么高大上,甚至在可以拿奖的难度直接超越了诺贝尔奖。
    毕竟菲尔兹奖四年才评一次,而且对获奖者的年龄要求极为严格。只要超过四十岁,就没了评奖资格。诺奖一年一次,还没有年龄要求。
    不得不,这些内容的确戳中帘下许多饶情绪点。
    短短几个月前还在国内网络上被无数人质疑的少年才,现在却被国外大佬看重,还主动喊话邀请,人家开出的条件几乎让人无法拒绝。
    真就是几个时的功夫,乔泽的名字突然就在网络上爆了。
    懂乎上,最初提到乔泽的问题没上热缩,但另一个问题却直接登顶热搜。
    “之前乔泽被质疑学术造假,现在又传出被国外顶级大学邀请,甚至菲尔兹奖获得者要推荐他成为美国院士。所以华夏真的没有才研究者的生存土壤吗?”
    公众号“乔泽:华夏世界级才的逆袭,耐心看完这篇文章将改变你的认知!”
    至于微博上……
    关于丹尼尔脸书的截图已经到处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