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进城
作者:寒山居士   在70年代发大财最新章节     
    县城离文星公社三大队还有十几里路,现在去一趟城里,还能赶在天黑之前回来。
    方向阳不敢再拖,背上早上出门背的那个背篓,还顺便拿了一个本子一支笔放背篓里就急匆匆的出了远门。
    方建军见儿子走的急,赶紧推开院门外后面喊道“向阳,你去黄必海家借自行行车吧,反正他家小波当兵去了,他们两口子也不会骑。”
    方向阳回头答应了一声后,就往黄必海家方向走去,他原本也是这样打算的,如果搞到了粮食,用背篓背回来太累了。
    黄必海家大门紧闭,那辆自行车就放在院子里的屋檐下。
    方向阳对着大门喊道“大表叔,在家没?”
    过了好一会儿,黄必海才像做贼似的推开了一条门缝,擦了擦嘴。
    见院门口站的是方向阳,才推开门说道“向阳,喊我有啥事吗?”
    方向阳指着院子里的自行车说道“大表叔,实在没办法了,我想去城里找找我大哥,看能不能弄点粮食回来。
    这不想借用一下您家里的自行车嘛!”
    黄必海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那你骑走吧,不过回来的时候记得还回来啊。
    这车是你表哥的,他以后回来还要骑的。”
    方向阳拍了拍自行车坐上的灰尘,又试了下链条,还能骑,于是跟黄必海说了声谢谢,保证回村就还后,像一阵风似的就骑着出了村子。
    这时堂屋门打开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端着碗出来,指着黄必海鼻子骂道“你咋把小波的车随便借人呢,要是让方建国家二小子骑坏了,他们赔的起吗?”
    黄必海叹了口气“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人家是去城里找量,借用一下自行车有啥吗?
    再说了,哪有那么容易骑坏的,小波在家的时候骑了那么久都没坏,我就不信方家那二小子出去一趟就坏了。”
    妇人哼了一声“要不是大闺女在气矿上班,我们早就饿死了,你还有心情去可怜别人!”
    说罢又探出头看了看院门外,她才端着碗赶紧进屋把门关起来。
    在村里遇到熟人打招呼,方向阳就告诉他们“我进城找我大哥想想办法!”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怕万一自己从其他途径搞来了粮食,也好有个借口。
    至于去找大哥方向东,他从来都没有打算过。
    前世这家伙自私到了极点,为了自己能过的好一些,简直六亲不认。
    除了隔三差五向家里要这要那,平时根本就不回家一趟。
    在厂里上了几年班,一分钱没拿回家不说,当初为了送他进厂走关系所欠下的债他根本就不认。
    而且无耻的对方建国说道“那些钱是你去借的,凭什么要我去还?”
    这件事伤透了方建国的心,所以他从此之后就等于没有了这个畜牲儿子,一提到他就火大。
    去年文星公社出了事,家里困难成这样了,方向东也没说给家里一点补贴,而且连人都没回来一趟。
    就这样的人,方向阳根本就没把他当做亲人看待。
    文星公社到金水县城也就十三四里路,走路的话也就一个多小时,骑自行车不到半个小时就到了。
    方向阳一边回忆着前世的点点滴滴,一边规划着未来的道路。
    他重生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确实很麻烦。
    昨天重生之前还发了两天高烧,就这样硬挺着,也没去医院。
    好在他人年轻身体素质好,挺过来了,村里好多人都没挺过去。
    根据他前世的记忆,在今年分主粮之前,光是他们三大队就走了二三十个,其中一多半都是老人。
    现在他阻止了父亲用祖传瓷碗去换粮食,那就得另外想办法来度过这个难关了。
    虽然城里也不容易,但他凭借着比别人多出来的几十年经验,应该可以找到让一家人活命的路子。
    至于未来的打算,方向阳暂时没想太多。
    明年要恢复高考了,他打算试一试,能考上最好,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可以说真的是天之骄子。
    就算以后不走那条路,也可以积累很强的人脉关系,要知道这届大学生出来后,几乎都被安排到了很重要的岗位上。
    对于这次进城能否搞点粮食,方向阳现在心里还没底,他出来的时候摸了摸口袋里,很意外的摸到了两毛钱。
    只是两毛钱也就能买一斤八两大米,而且在不需要粮票的黑市,估计这个价格还得提高一倍以上。
    现在乡下缺粮,城里也不富裕,每个月就那么点定量,基本只够自己吃。
    但终归城里要比乡下好一些,至少不会挨饿。
    进了县城后,方向阳看着破旧点的平房和红砖房,心里不禁有些感叹,这个时候的城市连以后的乡镇都不如啊!
    绝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会相信,用不了三十年,这里就会成为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市。
    方向阳在县城的街上转了一圈也没遇到啥机会,他停下了思索了一会儿,果断的骑着自行车朝山川机械厂职工住宿区方向而去。
    虽然这个时候大家都穷,但工人阶级可是很吃香的,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虽然只有几十块钱一个月,但由于物资不丰富,很多东西买不了,所以他们手里大多都存下了不少钱。
    山川机械厂位于金水县城西郊的猫儿山下,职工住宿区就在厂子旁边。
    机械厂属于三线建设企业,说是机械厂,但除了生产普通的民用机械,比如:拖拉机,普通汽车轴承、无缝钢管等,还肩负着一定的军工生产任务。
    厂里正式职工就有一万多人,加上家属,整个机械厂职工住宿区至少住了四五万人。
    这样庞大的一个社区,每天的吃喝拉撒就需要庞大的物资供应。
    若是在几年后政策放开了,这附近会有无数的商贩,成片的饭店,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
    但现在嘛,职工住宿区附近一片空荡荡的,别说商店那些了,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方向阳在家属区东门的时候被门卫拦了下来,也许是看到他骑着自行车,对方还是客气的问道“同志,你是哪个单位的,要找谁?
    我们这里是特殊单位,如果没有一定级别以上单位开的介绍信,我不能放你进去。”
    方向阳心里顿时一声“我艹!”,这机械厂职工住宿区有四个大门,除了挨着机械厂那边的西门,其他几个门进出都是需要查验身份的。
    而他之前却把这一点搞忘了,现在只能编了个理由“同志不好意思,我是文星公社过来的,我哥是咱们厂的职工,我找他有事,走的急所以把介绍信这事忘了。
    要不您让我先进去,介绍信我随后补过来!”
    门卫打量着方向阳自行车后座上的背篓,似乎并不相信他的话,而是直接让他拿着介绍信后再来。
    方向阳离开东职工住宿区门后,直奔西门而去。
    职工住宿区的西门正好对着机械厂的大门,进进出出的几乎全是机械厂的职工。
    所以这边的大门一直都是敞开的,方向阳骑着自行车就直接进了大门。
    机械厂住宿区很大,一排排三层的红砖筒子楼整齐的排列着,显得特别规整。
    方向阳也没有目标,就沿着社区的道路漫无目的骑行着,心里在思索着到底咋样能搞到点钱或者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