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岗位竞赛,人尽皆知的赌注
作者:听风言雨   四合院:50年开局,开局倒腾鱼最新章节     
    第二天,轧钢厂。
    杨利国在管理层会议上提出岗位竞赛的建议,无非就是现在新员工比较多,想通过这次活动激发大家工作的热情,也是拿出轧钢厂作为大厂重点厂的态度,岗位竞赛不光是针对于车间,各个部门都要参与进来,作为奖励,此次岗位竞赛的优秀员工将获得半斤猪肉以及一斤白面。
    这里注意,不是轧钢厂小气,而是结合当时的情况能奖励这些已经不错了,各个岗位工种都会评选出一位岗位标兵不分排名,每个车间有5个岗位标兵的人选,因为车间人多。
    这个岗位标兵并不是什么实质称号,只是轧钢厂内部评选的,可以加在资历上,这对于干部来说有点鸡肋,对于工人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毕竟那个年代,就算是没有实质的岗位标兵称号也是妥妥的一份荣誉和来自厂里面的认可。
    竞赛时间一个星期,正好是要盘点物资的那天。
    胡玉明和李怀德相视一笑正中下怀,胡玉明则说道:“这是好事啊,既然咱们作为重点大厂,这样的活动又具备积极性,那就干脆上报到部里,也让部里看看我们厂的态度和成绩,如果做得好的话,说不定岗位竞赛这个机制还可以常态化。”
    大家都想把这件事搞大,所以两帮人都选择了默契,中立派陈全则是无所谓,说到底这个提议对厂子好就行。
    冶金部。
    会后毕彦君接到电话后,认为这件事不用向王鸳汇报了,他和杨利国想法一样,真到了后面收拾不住局面的时候王鸳自然会出面,再者说这件事有自己作为王俊林的支撑再怎么也不会闹到走人的地步,作为一部之长毕彦君显然有自己的考量。
    关于轧钢厂的博弈毕彦君反而没有想太多,他考虑更多的是所谓岗位竞赛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作为部长冶金部下面不只是有轧钢厂一个厂,他在考虑这个活动是否适用于其他厂子,如果可以的话是否还能进行推广,现在可是建设国家的时候,任何好的建议都应该摆在桌面上磋商。
    与此同时朱有为也来到毕彦君的办公室。
    两人不对付都知道,不过两只老狐狸都抱着同一个目的有同一个想法,朱有为最先说道:“老毕,刚才轧钢厂胡玉明副厂长给我打来电话,说是他们厂里面要搞一个岗位竞赛,希望由我们部里面牵个头。”
    毕彦君听朱有为这样说顿时明白了过来,看来他们是太想做出成绩了,不单单只为派系之争,随即说道:“就在刚才杨利国也给我通了个电话,我还说想找你商量商量这件事儿,既然你说了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朱有为说道:“我觉得这件事是好事,既拿出了作为大厂的态度,又能激发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如果大赛搞得好,还能进行推广甚至是运用到全国。”
    毕彦君点点头道:“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既然如此,就搞一次岗位竞赛吧。”
    朱有为趁机开玩笑似的说道:“老毕,你也知道我儿子朱杨在轧钢厂采购科,我听胡玉明说他和他们那个王俊林科长打了个赌,说是一人搞一半的物资,输的人就主动辞职,你知道这件事吗?”
    毕彦君开始装傻:“哦?有这种事?你不说我还不知道呢?”
    朱有为哈哈笑道:“老毕啊,这次岗位竞赛不能只放在工人和车间上,后勤以及各个部门都要参与进来,当然我不是为了我儿子说话,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可以趁机找出一些在岗位上不作为的人,让有能力有担当的同志有发光的机会。”
    毕彦君哪还不知道朱有为打的什么主意,想让他的人做出成绩的同时顺便清理了王俊林,采购科可是后勤的重中之重,就是不知道他此举带得有多少私人恩怨。
    毕彦君心中暗笑:老朱啊,你这回可踢到铁板了。
    毕彦君故作为难半推半就答应了这件事,毕竟岗位上不作为的人不应该尸位素餐,应该给优秀的同志让路。
    朱有为甚至放话说即使是他的儿子不作为,他这个当父亲的也不会假公济私,该调走调走,该走人走人。
    毕彦君目的已经达到:小老弟,你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你还不知道王俊林他爸是王鸳吧?哈哈哈。
    有了朱有为这句话,到时候朱杨输了不走都不行。
    两人商量好之后开会说了这件事情,作为一二把手同时提出来的建议,没人会反对,包括聂云波的后台严处长也没有说什么,他还没有傻到去和毕彦君唱反调。
    下午,轧钢厂广播发出通知。
    “各位工友大家好,经过我厂开会研究并上报部里批准,我厂决定开展一次为期一周岗位竞赛活动,意在激发工友们的工作热情,此次岗位竞赛各个部门车间,工人干部都要参与进来,竞赛结束后根据表现评选岗位标兵,被评为岗位标兵的工友将奖励猪肉半斤,白面一斤以资鼓励,因车间人数较多,厂里决定,每个车间可以评选五个岗位标兵,其他部门可评选一个……”
    三遍广播之后,大家听在耳里记在心里都卯足了劲儿准备发光发热,毕竟那可是半斤猪肉和一斤白面啊,那可是稀罕东西。
    刘海中也跃跃欲试,他想通过这一次岗位竞赛让自己走进领导的眼中,这样说不准会给他一个生产线线长当当。
    线长就如同何雨柱的班长和许大茂的组长一样,带个长但并非干部编制,刘海中这坨狗屎也只有这点志向了。
    与此同时,一条传言在轧钢厂迅速传开。
    “喂喂,听说了吗?采购科王科长和朱副科长立下军令状,一人搞一半计划外物资,谁输了谁就卷铺盖走人。”
    “嗐,你才听说啊,我昨天就知道了。”
    “你说说他们俩谁会赢?”
    “我咋知道,不过我看好王科长,王科长可是能弄来5000斤猪肉的人,放眼这周围的厂子,哪家采购科的人这么能干?”
    另一个人插话道:“你们关心这些干嘛?在我看来只要能采购来物资让咱们轧钢厂的伙食开得好,谁管他们谁输谁赢。”
    “说是这么说,可是我看好朱副科长,听说他背后可是有大领导的,而且王科长人年轻了一些。”
    ……
    传言越传越快,大家也众说纷纭,听着这些传言,加上杨利国给他说的关于冶金部两位领导的谈话,王俊林知道他的计划已经成功一半了,现在就等朱杨自己往笼子里钻了,这次朱杨的脸不被打肿了才怪。
    想到这里王俊林不厚道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