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稳住,不慌
作者:异次元觉醒   穿书后,我被五个小反派娇宠了最新章节     
    秦瑶光没有让人接过他双手奉上的银子,只笑着点头致意。
    老大忙道:“母亲,儿子只是见他们的马车快倒了,顺手扶了一把,当不得谢。”
    对他来说,只是顺手为之。
    闻言,旁边目睹了事情经过的人却笑着议论开来。
    一人冲着老大竖起大拇指:“小哥心肠好、力气大,怎么就当不得一份谢礼了?”
    “若真砸着了那位老人家,可了不得!”
    “可不止呢!那么大一辆运炭的车,真倒下来肯定不止砸着一个人啦。”
    立刻就有人后怕道:“说起来,我也在附近,多谢小哥!”
    老大涨红了脸,低声道:“母亲,您别听他们瞎说。儿子刚刚去如厕回来,经过时正看见那辆车的车辕断了,就伸手顶了一阵。”
    帮助他人的时候,他是如此理所当然,连思考的过程都不用。
    当面对别人的谢意时,却只觉浑身都不对劲。
    在众人的七嘴八舌中和老大的话语中,秦瑶光拼凑出了刚才发生的事。
    这里就是那个几乎停满了马车的小广场。
    不只是坐了人的马车、还有运货的,出事的那辆正是装满了炭火要进京去卖的驴车。
    驴车主人不知是从何处而来,驾来后就交给看管的人,自己寻地方解决生理需求,直到此时都没出现。
    不曾想,这辆驴车太旧。
    车辕受不住那沉甸甸的炭火重量,一侧断裂后,缓缓往旁边倒下。
    此时,中年男子一家正好在此处歇脚,一家老小往那茶摊而去,都没发现驴车的异常。
    老人家腿脚慢,由下人搀扶着走在最后。
    用目击者的话来说:“要不是小公子眼疾手快,老人家不死也重伤呐!还有这么大一车炭火,也不好收拾。”
    秦瑶光赞许地看着老大,夸道:“大哥儿做得不错,帮了大忙呢。”
    被母亲这么一夸,老大本就羞红的脸,肉眼可见的更红了好几个度。
    他挠挠头,看着自己足尖,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淳宁望着那辆惹了事的炭火驴车,不由“啊!”的惊呼一声。
    她指着驴车比划了一下,问:“大外甥,这么大辆车,就你一个人扶住了啊?!”
    驴车主人太过贪心,把那车两侧的挡板加得很高,满满一车炭火堆得高高的。
    光这么看着,就能感受到那辆车沉甸甸的重量。
    老大把驴车扶住,那名下人惊魂不定地扶着老人家离开,他的家人忙叫了管车场的人来收拾残局。
    一直来了四五个人,才代替老大顶住车,找了材料来顶住断裂的车辕,正在进行加固处理。
    车场的人收了钱,当然不愿驴车散了,搞得满地都是炭火不好收拾。
    当然,人工和维修的银钱,都会找那主人索取回来。
    淳宁的问话,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是啊是啊,就他一个人,力气能顶上四五个人呢!”
    “好大的力气!”
    老大在众人的夸赞声中,把头越埋越低。
    见他不适应,秦瑶光对一心要致谢的中年男人道:“不如,我们换个地方说话?”
    她指了指不远处的茶摊。
    中年男人忙应了。
    秦瑶光给谷雨使了个眼色,谷雨点点头,自去通知车队延后出发。
    抵达茶摊,还没坐下,那位在此歇脚的老人,就在家人的搀扶下前来致谢。
    “老人家不必客气。”
    秦瑶光温言道:“既然被我家大哥儿碰见了,不论是谁,他都会顺手帮一把的。”
    老大听了,在心里连连点头。
    还是母亲懂我,他真的没有做什么啊!
    “父亲,您先吃点东西,恩人这里我会好好致谢的。”
    中年男人将老人家扶回座位上,才重新走过来。
    “夫人,”他作揖道,“你们也看见了,父亲是个重情义的人,若不好好谢过小哥,他定然会吃不好睡不好的。”
    他年逾四十,皮肤黝黑身材清瘦。
    头戴一顶文人常戴的青黑色纱罗软巾,穿一件普通的厚实棉袍。袖口处被磨出了毛边,隐隐露出了里面填充的缫丝来。
    对此,秦瑶光在心里评估:有些家底,但并不算富裕,她没必要让老大拿这笔致谢的银子。
    “太客气了。”
    秦瑶光示意店小二上了一壶茶,温言道:“人在途中,碰巧相遇一场,就是难得的缘分,何苦落了俗套?”
    她这番推脱之词,落到中年男人耳中,只觉字字珠玑。
    此时的“缘分”二字,不似现代那般用的泛滥,更特指机缘、佛缘。
    中年男人把她说的话在口中来回咀嚼了几次,忽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起身离座,冲着秦瑶光一揖到地。
    秦瑶光满头都是问号。
    稳住,不慌。
    不能丢了长公主的威仪,哪怕对方并不知道自己是谁。
    看着中年男人的行为,淳宁不解地眨了眨眼。
    “多谢夫人教诲,学生受教。”
    秦瑶光更懵,她教诲了他什么,竟然能让一个年纪比自己大的人,自称学生。
    中年男人起身,自报家门。
    “学生乃宣州人氏,姓范,名世明,宣和三十四年进士。此番携家小进京诉职,幸得贵公子相助,不胜感激!”
    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一张名帖呈上,恭敬道:“进京后,学生于归义坊北街二十七号暂时落脚。夫人若有差遣,尽管让人持帖前来。”
    范世明?
    秦瑶光瞳孔地震。
    这一位,不正是后来的范丞相吗?
    她心念急转,将原书后半段关于朝堂的变故快速回忆了一遍。
    如今的朝堂百官制度,仍沿袭前朝的三公九卿制。
    权力集中在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这三公手中,谢大司徒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先帝在世时,就有改三公九卿制为三省六部群相制的打算。
    那时,先帝盛年,正是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
    可惜的是,壮志未酬。
    自燕家满门殉国后,先帝的身体如摧枯拉朽般倒下,原本被他死死弹压住的世家死灰复燃。
    原书完结时,正是眼前这位范世明带领清流寒门获得胜利,成为群相之首。
    宣和三十四年进士。
    秦瑶光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越发肯定自己的推测,绝不是同名同姓,正是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