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不可理喻
作者:今令冷泠   人在秦时的我真没想进步最新章节     
    对赵太后下令让方才经历过一场苦战的李牧率领边军进入饶安之地阻击燕军这件事情,疑惑不解的不仅仅只有李牧以及其麾下的边军,同样也有着郭开。
    “太后,饶安已经被先王送给了齐王崇,我们这个时候出兵,固然是为了帮助齐王崇对付燕军,但齐王崇是否会如此想,却就不一定了,我们这么做,会不会引起齐王崇的误会?”王宫之中,郭开向赵太后陈述着自己的疑惑。
    相对于李牧等人是担心军队久战而疲敝,不适合再次发动大战的现实,郭开担心的却是由此可能引发齐王崇的误会,不得不说,两人对同一件事情的态度是一样的,但想法却是天差地别。
    郭开与李牧终究是不同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他自己一个人对付秦军已经极为勉强了,哪有什么精力对付燕军,若是放任燕军南下,不要说是饶安,恐怕就是临淄也要面临燕军的威胁了,作为盟友,我们帮齐王崇抵挡一下燕军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赵太后不在意道。
    “怕就怕齐王崇不这么想,以至于辜负了太后的一番好意。”郭开多出了几分小心。
    女人的心思最是难以琢磨,尤其是掌握权力的女人,其心思就更加难以琢磨了。
    赵太后没有她的夫君,赵国的先王赵偃聪明,但对于赵王偃的心思郭开还是能够摸出来的,因为无论赵王偃的心思再怎么复杂,终归还是一个男人,顺着男人的逻辑,郭开在揣摩上意这方面一直做的都是不错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能力算不得精明强干,品德又与高尚无缘,但偏偏却能常年把控赵国的相国之位的原因。
    但赵太后却不一样,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使得郭开很难揣摩出赵太后真正的心思,一如眼下这般。
    “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齐王崇那里?”郭开愁眉苦脸道,齐王崇现在可是他最大的客户,同样也是他最重视的后路,若是这个时候与齐王崇之间生出了什么龌龊,之前经营的努力可就全部白搭了,视财如命的郭开可不想承受这样的损失。
    “哀家就是要让他误会,哀家要让他明白,他能够得到现在的一切,从杨崇变成齐王崇,离不了我们赵国的支持,不要觉得自己成了齐王,就可以翻脸不认人。”面对郭开的寻根探源,赵太后有些不耐烦了,直接说出了自己真正的心思。
    “哀家在将饶安从燕军手里夺回来,到时候齐王崇若是想要将饶安讨回去,很简单,他来求哀家就可以了。”赵太后喋喋不休地说道,引得郭开一阵侧目。
    在赵太后那快速而带着几分气愤的言辞之间,他听出了一种只属于女人的情绪。
    女人对女人是不会发出这样的情绪的,除非是女人针对男人,这是郭开的认知。
    想到赵王偃的突然驾崩,想到一个女人竟然能够迅速的稳定赵国王位更迭间的局势,郭开的怀疑一直就没有断过。
    他一直怀疑赵太后身后有着什么高人指点,也只有如此才能说得通赵太后为什么有时候处理起事情来英明果断,有时候对于事情的处理却是感情用事,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愚蠢了。
    看着赵太后那美艳的面容,宽大的太后服尚且不能完全掩盖的完美身材,郭开必须承认,赵太后能够从一个倡家之女成为现在的赵国太后,她的这身颜色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一个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称之为美人的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的经历之离奇,与秦国的那位太后比起来也是不遑多让。
    而且她还只是一个才过了三十岁的女人,这个时候的女人……
    郭开想到这里思绪已经跑到了齐王崇的身上。
    作为一个男人,哪怕因为同性相斥的原因使得他自己并不能对齐王崇的各个方面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但哪怕是经过了折扣,郭开也必须承认齐王崇是一个完美的男人。
    年轻、英武、强大而富有智慧,如果说之前还能拿身份这件事情拉低齐王崇的整体实力的话,那现在齐王崇可以说已经完美了,天下间能够比齐王还要高贵的男人大概是没有的,最多也不过是平起平坐而已,目前还能稳压齐王崇一头的也就只有秦王政的。
    这样的男人对于女人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男人的目光会忍不住放在美人的身上,但美人的视线又何尝不是像齐王崇这样的男人身上。
    尤其是对于赵太后来说更是如此,赵太后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切,地位、权势、财富,一个女人该拥有的、不该拥的,赵太后全都有,所缺的不就是一个男人吗?
    赵太后虽然是一国太后,但从本质上来说依旧是一个女人,而且这个女人还是正当年的小寡妇,如此多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就容不得郭开不多想了。
    尤其是在赵太后的言辞间,郭开还听到了浓浓的怨气。
    赵太后对杨崇当然是有怨气的。
    在秦军蹂躏着赵国的时候,当她在秦军的兵锋之下瑟瑟发抖之时,杨崇竟然视而不见。
    是,诚然秦军也在进攻着齐国,杨崇也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但杨崇真的无力救援赵国吗?
    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面对秦军的进攻,杨崇尚且有余力进攻秦国的东郡,更是在临淄掀起了好大的一场腥风血雨,杨崇若是真的无力,何以还能做到这两件事情。
    所以在赵太后的理解中,杨崇的行为纯粹的就是见死不救,在杨崇那里,根本就没有将赵国、将她放在心上,当一回事。
    有些事情,如果从未产生过希望的话,也就没有所谓的失望,对于赵太后来说也是如此。
    国家之间的关系只有利益,讲什么感情本就是不靠谱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情,赵太后当然知晓,但杨崇是不同的。
    每每想起杨崇,赵太后就有着一种委屈的感觉,不是她要主动去接近杨崇的,她是一国太后,如果纯粹地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她有着太多的方式,赵国虽然不算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挑选几个各方面都堪称完美的面首,对于她来说也算不得什么难事。
    所以她真的没有主动招惹杨崇的必要,事实上是杨崇主动招惹她的。
    那一次在寝宫中的温言细语深深地烙印在赵太后的心中,撩起了她早就视男人为工具,而不是活人的心思。是杨崇让她看到了希望,感觉到了从未感觉到过的温暖,同样也是杨崇让她看到了希望,让她有了更多的期许。
    但是,当初的杨崇给她的希望有多大,现在她对杨崇的失望就有多深。
    如果是寻常的女子,面对这样的失望,或许只会死心,但赵太后却不一样,在她那美艳的身体中有着很大的野性,因为这股野性,她不甘心于自己的命运,她敢于舍弃一切去赌,在她的另一面,是极大的傲气,若无傲气,又怎会滋生出野性来。
    所以当她意识到杨崇当初可能是在骗自己的时候,她在气愤之余,失望是很少的,在她的心中有着另外一种更加强大的情绪在支配着她,那就是征服那个男人。
    杨崇越是不在意她,她就越是要让杨崇臣服在自己的裙摆之下。
    所以哪怕知晓赵军在大胜秦军之后已经十分疲敝,但她依旧要让李牧出兵去攻打根本就不属于她的城池,她要从燕军手中将饶安城抢过来,到时,杨崇若是还想要饶安城的话,就要乖乖地来求她。
    一想到那样的画面,赵太后就忍不住生出了一种兴奋的感觉,她已经想到将杨崇踩在脚下的画面了,那样的画面让她兴奋,甚至是让她难以自抑。
    一直都在隐晦地观察着赵太后反应的郭开见到赵太后此时的反应,只觉得自己已经越来越接近那个答案了。
    因为现在的赵太后看上去就是一个纯粹的女人,而女人都是喜欢感情用事的,用这样的理由去解释赵太后的行为,一切就都解释的通了。
    一个女人的意气用事在数百里之外掀起了一场风暴。
    正在进攻饶安,眼看着就要攻陷面前这座金钱之城的燕军从上到下已经露出了激动的神色,升官发财的希望就都在这座城池里了。
    只是,就在燕军上下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时候,就在胜利的黎明即将到来之时,由李牧亲自率领的一万多赵军精锐边骑突然出现在饶安境内,在燕军上下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悍然发起了对燕军的进攻。
    燕军对上赵军,从未赢过。
    对于燕军来说,秦军虽猛,但毕竟太过遥远,双方交战的机会很少很少,但赵军却不一样,赵国是燕国的邻居,在过去的那些年中,两国没少交战,至于结果,自然是燕军每一次都是惨败。
    可以说,燕军对赵军的畏惧,更在对秦军的畏惧之上。
    尤其是李牧率领的这些赵军,虽然经历一场大战多有消耗,但趁着大胜秦军之势,其战力几乎不弱巅峰之时,只想着偷家的燕军上下,如何是这般一支百战精锐的对手。
    燕军几乎是一触即溃,在赵军的掩杀之下,疯狂逃窜,但人的两条腿怎么可能逃得过战马的四条腿,这一战,六七万燕军被杀的一路逃窜回了燕国,勉强借着易水和燕国南长城挡住了赵军的攻势。
    若不是赵军久经苦战,实在是需要休整,说不得这一战燕军又要打国土防御战了。
    不过燕军从来都不是战场的主力,所以它的溃败并未引起太大的动荡,反而是十万秦军在赵国腹地被歼灭这件事情才是真正让天下为之震动的大事。
    十万秦军,那可是十万,在其背后的家庭就是没有十万,也有五万,十万秦军的覆没,代表着至少有五万个秦国家庭失去了自己的顶梁柱,其生活必然会出现问题。
    同时,秦国为了抚恤战死之人的家人,必然要支出海量的资源。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这一战严重打击了秦国的威势,这一战几乎打破了秦国的不败金身,从这一战后,必然有着许多人会想:也许秦军并非不可战胜。
    不要小瞧了这点变化,人心观念上的这点变化说不得就会演化出一种大势来,风起青萍之末,一点小风,说不得也会酝酿成一场巨大的风暴。
    “赵国何其之幸也!”秦军战败的消息传回咸阳,让本该愤怒的秦王政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他并非不怒,只是他知道自己这个时候不能发怒罢了,怒火会冲击理智,进而让他做出错误的决定。
    而现在,他最需要的就是理智,秦军既然已经败了一阵,就绝对不能因为他的愤怒而再败一阵。
    “大王,如今赵国战场已败,另外几处战场也应该收缩了,若是等赵军缓过劲来与北齐联手,恐怕东郡、河内等地将不再为我们秦国所有了。”熊启谏言道。
    在东郡,秦国是将魏国拉入了战场,这才将战势反推了回去,但现在赵军已经腾出手来了,一旦赵军与北齐军联合,以齐王崇和李牧的战绩,这两人共同出手,普天之下,恐怕没人能够挡得住。
    小败或许不至于伤筋动骨,但若是小败不断,那将积累成大败,甚至是挫败一国国势。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熊启才要劝说秦王政及时收手止损。
    “我们这时候若退,齐国与赵国只会得寸进尺,楚国、魏国看到,只会觉得我们秦国外强中干,进而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如若是再现当年齐国合纵诸国之势,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天大的麻烦了。”秦王政分析道。
    “所以,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不能退,绝不能退,战场之上我们已经输了一阵,不能再输了国势。”
    秦王政说着,在他的心中已经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