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两年后
作者:玉米扒舞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最新章节     
    她不愿,她不愿自己心目当中的英雄变得默默无闻。她不愿意成为束缚对方的枷锁。
    她想要让对方自由的飞,她不想对方的人生留有遗憾。
    这几年来除了皇上,生了一个小太子和公主。
    其他人暂时都是一胎的状态,只有自家二堂哥捎信回来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就连李玉玲,也在去年生下了一个小姑娘,长得玉雪可爱,十分惹人喜欢。
    倒是自家大侄子,现在已经有了童生的功名。
    算是他们老李家,最厉害的这一辈第一人,而且李星然是很有做大哥哥的派头。
    家里的小孩都被他管得服服帖帖的,那群小魔头,在他们大哥面前就跟一个鹌鹑一样。
    福宝都翻不出对方的手掌心,毕竟李星然在前年的时候已经跑到观山书院。
    去了观山书院的李星然竟然主动负责起来他小叔叔的尊师重道。
    每天跟在秦老的后面,一口一个师祖,喊得格外亲切。
    简直就是在帮他这位小叔叔在尽孝道,每天不是端茶倒水,对方去哪里都要跟着。
    因为李星然回了老家,家里人当然不能让他一个人在那边。
    李有根和钱氏,还有大伯一家,就准备一块回去。
    毕竟现在二堂哥本来就在外地,最主要的是李有根觉得自己已经老了。
    现在就连庄子上也很少去,机会都是留给年轻人。
    自家大孙子又这么争气,在这一方面也是很有心得。
    他们老了老了,只想回到家乡落叶归根。
    大家一听李有根这么说,也都同意,那毕竟是自己的家乡,老了之后谁不想回到那里呢?
    只不过李大海坚持要跟自家爹一块回去,让大堂哥一家继续待在这里。
    有他们在老家一个是可以照看爹娘,另一个则是照顾然儿。
    一家人离开的时候,李景行抱着自家福宝是格外不舍。
    钱氏让李景行画了一家人的画像,毕竟他这么可爱的福宝,她心里可是惦记的很。
    福宝也十分不舍得,含着一包眼泪,怎么也不肯落下。
    只是跟他的曾祖母和曾祖父,道别,说会很想很想他们。
    这倒是惹得两个老人眼眶又通红起来,李景行也叮嘱自家爷奶。
    “阿爷,奶你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到时候福宝也是要回老家读书的,你们可一定要多看着点。”
    李有根和钱氏含泪点了点头,看着自己的小重孙子,他们也一定会保重好自己的身体。
    他们还想多看两年,多看看自家有出息的孩子。
    李大海看着这幅场景也是泪花不断,他都打算好了,等到福宝可以去观山书院上学。
    他们夫妻两人就跟着福宝一块回去,到时候既能在爹娘身边照顾,又能每天看着自家的大孙子。
    家里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人,看着还是怪冷清的。
    好在包子福宝两个每天都待在一块叽叽喳喳,这一代的孩子都还没有长大。
    倒是让宅子里面的气氛变得更热闹了一些,时间越来越快,转瞬之间。
    两年时间就已经悄然而过,福宝和包子已经到了去学堂上学的年纪。
    李景行也在去年添了一个女儿,女儿的出生算是弥补了李景行的遗憾。
    自家的闺女看起来从小就聪明的不行,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撒娇卖萌骗奶喝。
    李绍轩那边则是又添了一个小子,这可把他气坏了。
    每天都眼巴巴的看着李景行的闺女,恨不得就想和李景行换一换。
    特别是李绍轩这个狗东西,竟然经常在教刚学会说话的李星洛喊干爹。
    要知道,自家闺女连他这个亲爹还不会喊呢。
    李星洛的小名叫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李景行还特意在自家女儿周岁的时候,画了一幅小像寄回老家。
    可爱的模样,瞬间就让李有根他们稀罕的不行。
    可惜他们是真的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再也比不了从前。
    只能每天多看两眼画像,林子俊那边的战况不断传来。
    大庆这边10打9赢,对方不止一次派人过来准备谈和。
    可惜李景行坚决主战,直接把那块地盘伐为他们大庆的。
    有像李景行这般主战的,也有那些想要和平发育的。
    可惜李景行并没有给他们机会,让百官和朝臣震惊的消息。
    就是在东岛国那边发现了几座巨大的银矿,满朝文武现在感觉个个都很能打。
    乖乖,没想到,那么屁大一点地方,竟然发现了这么大的银矿。
    这有了银子何愁国家不兴盛起来,到时候他们想养多少兵就养多少兵,想怎么发展他们大庆,就怎么去建设。
    毕竟有了银子,以后不管是发生了什么,都能够有效的去解决。
    黔蜀那边萧逸凡也是不负众望,已经乱了好几波。
    现在正是找机会,里应外合的时候,之前一直嚷嚷着要休战,要让百姓重新回归平静的生活。
    现在再也没有一个人出声,大把的银矿等着他们,现在就连黔蜀那边也乱成这样。
    这时候还不趁虚而入,他们再如何也说不过去。
    其他的国家不是没有动作,只不过都被李景行安排人进行了拦截。
    让他们损失惨重了好几次,对方才安静起来。
    估计是想静观其后,看看其他人其他国家的下场。
    大庆的百姓虽然到处都传来了战乱的消息,可是好像却一点都波及不到他们。
    他们老百姓每天该干嘛还是干嘛?每天的困扰只是老天爷赏不赏脸,能让他们有一个好收成。
    就连粮价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动,百姓们可以说是非常的稳固。
    再加上现在他们朝廷不断的鼓励家里的孩子去读书认字。
    所以每个家庭基本上再苦再累,哪怕是种田也要供一个家里的孩子去读书认字。
    当然有天赋的更好,没有天赋的,起码也要学会认字,到时候也可以进入朝廷的工厂。
    毕竟现在大庆很多的工厂待遇都特别好,不但每天能够吃饱,就坐在那里不停的忙。
    一个月还能歇上个一两天,最主要的是工钱也高。要是遇到加班赶货的时候,工钱更是平常的两倍。
    基本上他们这群百姓和底层的人群,不求孩子有什么很大的出息。但是也希望对方能够进入朝廷工厂里面去。
    不用像他们这一辈一样每天风吹日晒,只跟地里的庄稼打交道。
    李景行则是让工部把铁转换为钢,所谓百炼成钢,只有不停的捶打和过滤,才能让铁变成钢。
    如果他们大庆的铁刀,换成钢刀的话,同样是一股不小的战力和威慑力。
    工部的上上下下都在热火朝天,毕竟当练出的第一把钢刀,就狠狠的把他们震慑住了。
    他们没有想到世界上还会有如此坚硬的武器。
    其实钢刀这种东西已经出现过了,只不过因为朝廷铁制品管制的严。
    哪怕一个锄头都要登记在册,所以平常的老百姓或者是不太富裕的乡镇,是不会有人发现这种东西。
    以前的人会把钢这种东西称作为神兵利器,根本就没有想过大力发展给到他们大庆的士兵每人一把。
    不过也因为工序复杂,在整个大庆的范围之内选取了几个铁矿多的地区。
    开设工厂,随着第1批,5000把钢刀送到战场之上,就为他们大庆立下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功劳。
    不但让他们大庆的士兵减少了伤亡,他国更是被大庆的实力吓得胆颤惊心。
    不过李景行是不打算研发什么炸药之类的东西,太超前了只会害了这个时代。
    再说了,那玩意也不是背几个简单的公式就能制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