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未曾涉猎
作者:尼洛   时光回溯之辉煌九零最新章节     
    陈周路全然未察觉,讲述养鱼的过程中,他又无意间暴露了重大秘密!
    张玉燕,他的永恒伴侣,自幼便与他相邻而居,二人同属魔法森林的精灵,自小相依,默契无言。即便那时年少,他们一年的交谈加起来也不过寥寥数语。
    然而,这并未减弱张玉燕对陈周路及其家族历史的深刻洞察。她深知,陈周路从未涉足水域,未曾养育过哪怕一条鳞片闪烁的梦幻之鱼……
    她并未立刻揭穿他,因为陈周路讲述此事时,眼神深邃,语气庄重,仿佛那养鱼的记忆真实如昨日。而张玉燕深知,即便是过去与她争执之时,陈周路也从未编织过谎言。这使她心头疑云密布,何以至此?
    如果这段记忆是真的,为何她一无所知?一个从不向她隐瞒的男子,又怎会在无关家庭生活的琐事上对她撒谎呢?
    于是她露出好奇的神色:“先告诉我,你是如何照料那些异域灵鱼的。”
    陈周路未察觉其中玄机,立刻兴致勃勃地分享他的养鱼心得,间或点缀几段趣味横生的故事。他讲得神采飞扬,而张玉燕心中的疑惑却愈发深重!
    他讲述时,语调流畅,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喜悦,显然不是临时编造的虚幻故事。这使得情况更加扑朔迷离。
    张玉燕轻轻点头:“听起来,你在养鱼之道上确有深厚功底。”
    “那是当然,哈哈。”
    当人们谈起自己的得意之事,往往放松警惕,不经大脑地脱口而出,于是陈周路无意间泄露了自己的秘密。
    徐丽丽很快妥协:“既然你信心满满,那就尝试养鱼吧。”
    “嗯,养鱼之前,我需要至少一个月的筹备时间。”
    “一个月转瞬即逝。”
    “那么,我们就愉快地决定养鱼了。”
    陈周路即将开展的新事业就此敲定,同时也让张玉燕再次感受到人生的迷茫。她心底暗生疑窦:眼前的陈周路,似乎与以往大不相同。
    对于开办养殖场,陈周路并未觉得有何困难。购地可求助刘海山,鱼苗可于金夏市采购,挖掘鱼塘则由他、李虎、黄毛及手下的兄弟们共同完成。数十万的投资,随时可以从魔酿工坊的账户中提取。
    这比研发新的魔法酒液轻松多了……
    谁料,饭局还未结束,陈周路又提出新主意:“亲爱的,我们家养两只魔法猫如何?它们可以陪伴你和孩子们,驱散寂寥。”
    \"再增添两只魔法猫,守护家园,同时保护你与柔儿的安全,犹如灵兽一般忠诚。\"
    张玉燕以充满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不知何时起,这个男人竟变得如此富有创意。似乎他的灵魂无法忍受静止,无事可做时总会创造出一系列奇妙的事物。
    徐丽丽立刻点头附和:“我们应该养育,我家同样也有两只神秘猫咪。巧的是,我们的南岭县有一家专为金夏城提供猫粮狗粮的魔法小店。”
    陈周路惊讶不已,难道在九二年,人们就开始流行养育神奇动物了吗?连专门的食物都有售卖?这样的生活方式竟如此超前,他竟未曾察觉。
    并非如他所想的那样简单。
    这只是南岭县恰好有一家制造魔法宠物食品的小工坊,它们的目标客户是金夏城与其他几个大都市,对于这个小镇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额外市场,甚至不足以称为零嘴。
    世间的许多事物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大多数人认为猫粮狗粮是二十一世纪的产物,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就像许多人不知道,当第一条地底列车在英伦伦敦开通时,大清正镇压着太平天朝的起义!
    曾经风靡万千少年的任天堂游戏,在清朝光绪十五年就已经问世了……
    张玉燕一如既往地尊重陈周路的决定:“你想养,我们就养,一切听你的。”
    她自然没有异议:陈周路从没养过鱼,如今却成了热带魔法鱼的繁育专家,更何况是养育两只魔法猫和两条守卫犬呢?对她这位善良纯朴的女子而言,家庭的和谐与温暖才是最重要的。
    \"好,你答应了,不可反悔。\"
    \"嗯,我保证绝不食言。\"
    的确,魔法猫是为张玉燕和柔柔准备的宠物,但魔法犬其实是陈周路自己的心意。
    \"继续用餐,这红烧鱼做得真是太美味了,玉燕,你的烹饪技艺,与豪门大酒店的大厨相比也毫不逊色。\"
    两件事都如愿以偿,陈周路心满意足,自然要向张玉燕献上赞美,让她开心。
    实际上,南岭县的女性十个中有十个都会烹饪,其中至少八个的厨艺都堪比张玉燕,包括此刻坐在陈周路和张玉燕对面的徐丽丽。
    在这里,男人们辛勤工作以养家糊口,于是他们的妻子们在家都是贤惠的母亲和妻子!出色的烹饪技巧是她们作为女性的基本才能之一。
    果然,张玉燕闻言脸庞瞬间泛起红晕:“你啊你,总是这般调皮!依你所说,我是不是可以直接去豪门大酒店应聘大厨了?”
    \"自然!你的烹饪技艺,若是真踏入魔法豪庭的厨房,那里的大厨也得甘拜下风。”陈周路面不改色,口中的话语如同魔力般流转。
    这个玩笑在他们之间无所顾忌地展开,仿佛忘记了在一旁的徐丽丽。然而,他们两人并未觉得不自在,那份尴尬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徐丽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