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反向砍价
作者:一行白鹭飞上天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最新章节     
    正当沈世杰和李斐谈论抽象派画家是神经病的时候,已经有人看上了那些作品。
    一个满脸胡子的亚裔男子上前问价,看上了其中一幅跟在纸上打散了染料一样的作品,也不知道那幅画的主题是什么。
    不明觉厉!
    只见摊主加画家,伸出一个巴掌:“500人民币!”
    这感情是认为那满脸胡子的亚洲人是中国人了?
    起码楚健他们是这么觉得。
    然而,接下来那满脸胡子的男子的操作,把楚健他们看傻了。
    “it's too pensive,250dollar?(太贵了,250美元怎么样?)”
    李斐感觉自己小脑萎缩了一下。
    摊主显然也懵逼了两三秒钟,随即连连点头,将那幅画塞到那人手上,不得反悔的架势。这样对半砍价的顾客,他希望能来多点。
    那满脸胡子的男人满意了。
    妈妈告诉他,以后砍价就是对半砍,肯定没错的。
    果然,妈妈没有骗他。
    “好家伙!”王建国都感觉自己人麻了。
    继续往前走,王建国忽然感觉自己对一件物品看对眼了,连忙上去,从摊上捡起来。
    楚健望去,那是一件砚台,不由微微点头,是一件宝物,眼光不错。
    “澄泥砚,就不知道什么年代的。”沈世杰说道。
    王建国其实有留意楚健的表情,见楚健都暗中点头,顿时心中有数。
    虽然楚健的年龄不老,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他也了解了这个年轻的鉴宝实力。在楚健面前,自己就是三脚猫功夫。
    于是,他大胆问价。
    很显然,这个白人摊主根本不懂,甚至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干什么用的。这种情况下,便开出了一个5000美元的价格。
    本来,三两百美元都是可以的。
    但看到是中国人,他不由自主地加价。毕竟在很多人眼中,中国人就是人傻钱多,不坑你们,坑谁?
    王建国在这里那么长时间,岂能不知道这些人的意图?
    他砍价也是狠,直接回了个50美元。
    摊主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当场表示不卖了。
    王建国想打人。
    他只好加到100美元。
    摊主开始赶人。
    “200美元,不行我就走了。”王建国跟摊主威胁道。
    然而,那货是吃定了王建国一样,不为所动,开始推搡,助王建国一臂之力:“快走,快走!”
    我尼玛!
    王建国气炸了。
    沈世杰和李斐看着想笑。
    这就是因果呀!不是以前的中国人惯着这些外国人,会有今天这种结果?只要让他们吃过一次的甜头,就会有无数次。
    世界上好多事情是一样的,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就拿给小费这件事,现在很多国家的机场,都对中国人过关收取额外小费。你不给的话,就是各种刁难。
    难道这是从一开始就有的?
    还不是某些人显摆、“大方”、“豪气”……
    没有他们的第一次显摆,会有后面那么多事?
    人家既然知道你会给小费,中国人有钱,那不跟你要,跟谁要?跟乞丐要吗?这不是很明显的吗?
    所以,这都是最开始那批人的锅。
    “500美元!”王建国只好忍着怒气继续加价。
    楚健微微摇头,这样是不对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走人,你越是加价,对方就越会拿捏你,因为他知道你看上了那东西。
    换做是他们,看到有人对自己的东西那么执着,也一定不肯轻易让价。
    显然,王建国有点当局者迷,不够冷静了。
    果然不出所料,那白人继续推着王建国离开。
    李斐上去拉着王建国:“王叔,走吧!他等一下不仅不会让价,甚至还会加价。你先走,让他急。”
    王建国听后,才忽然冷静下来。
    是呀!
    自己有点上头了。
    于是,王建国甩开那白人推搡的手,头也不回就跟楚健他们走了。
    这回,轮到那白人傻眼。
    不是!哥们,我开玩笑呢!
    就不能开玩笑吗?
    有点幽默感好不好?中国人就是这么死板,一点幽默细胞都没有吗?
    回来呀!
    然而,楚健等人已经走远,似乎真的被推搡而感到生气了,一点回头的意思都没有,把白人摊主愣成了一座雕像。
    等他回过神来,楚健他们已经在二十几米以外的一个摊位上。
    他赶紧拿上那玩意,追上楚健等人。
    “ok!ok!500美元!”他一股脑将那方砚台塞到王建国的手里。
    王建国还是很“生气”,当即表示,必须道歉,不然的话,这东西白送他都不要。
    好吧!为了500美元,那白人摊主妥协了,只好当众跟王建国道歉,表示不应该推人,希望王建国原谅他的鲁莽行为。
    王建国也是见好就收。
    500美元拿到手,也绝对是捡大漏了。
    这才痛快支付。
    王建国苦笑:“刚才有点脑子发热了。”
    但结果还算不错。
    澄泥砚和端砚、歙砚、洮砚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砚。
    它的制作工艺可以追溯到汉代,兴盛于唐代,明代达到巅峰。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其制作工艺在明末清初期间中断了300余年。
    澄泥砚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是以沉淀千年黄河渍泥为原料,经特殊炉火烧炼而成。
    澄泥砚可按颜色分成多个品种,其中“鳝鱼黄”、“绿豆砂”、“玫瑰紫”、“朱砂红”等都是难得一见的上乘佳品,深为历代帝王和文人学士所喜爱。
    “这应该是绛州的澄泥砚,山西三宝之一。”沈世杰判断道。
    澄泥砚除了绛州的,还有虢州等地的。
    绛州澄泥砚制作技艺利用汾河湾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择取沉积淤泥,经过滤、制坯、雕刻、煅烧等几十道工序,历时年余才可制出成品。
    在造型艺术上,绛州澄泥砚也别具一格。它十分注重图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样,色泽典雅秀丽,显得极为古朴大方。
    “山西三宝?哪三宝?”李斐好奇。
    王建国告诉他:“珐华器、推光漆、澄泥砚。”
    “楚哥,看出是哪个年代的吗?”沈世杰问道。
    “应该是明代的。”楚健鉴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