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梦境秘会,姚广孝
作者:小康7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最新章节     
    那博主颇具才情,对《明史》、《明史纪事本末》以及风靡一时的《明朝那些事儿》始终保持怀疑,却对明末清初落魄书生谈迁所着的《国榷》推崇备至。
    此人在详尽分析《国榷》后,认为朱允炆的登基,实乃文官集团长达二十年策划的结果。
    原因在于,朱元璋的嫡长孙朱雄英,乃是朱棣正妃常氏所出,常氏的父亲是开平王常遇春,母亲是梁国公蓝玉的胞姐。
    这是一个典型的功臣后代,然而身为武将之后,他与文官阶层天然不合。
    于是,在朱允炆降生的次年,即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常氏离奇去世,年仅二十三岁。
    接着,洪武十五年,朱元璋的嫡长孙朱雄英也离奇死亡,年仅八岁。
    如此一来,尽管朱允炆非嫡子,但他身为长子,便有了机会。
    文官们支持朱允炆,因他的母亲吕氏是刑部侍郎、太常寺卿吕本之女。
    吕本一族在宋元明三朝皆居高位,是德行兼备的士大夫家族,无疑是朱棣的忠实盟友。
    这些剖析虽透露出阴谋论的影子,朱棣却不敢掉以轻心。
    他不能将自己的生命、妻子儿女,乃至儿子的未来置于危险之中。
    巍峨的后宫,众多太监、宫女,庞大的文官集团,无数双警惕的眼睛,无数只活动的手脚。
    哪怕你是轮回重生的大罗金仙,也无法在任何时刻察觉任何人的异常行为。
    因此,朱棣决定宁可相信这些阴谋的存在,也不愿忽视其可能。
    所谓无毒不丈夫,朱棣眼中闪过一道凌厉的光芒。
    “毛指挥,那吕本真的无可挑剔吗?”朱棣微微眯眼,语气中透着几分阴冷。
    毛骧背脊一阵发凉。
    “殿下,目前属下并未发现任何疑点!”
    朱棣继续说道:“那么,能否人为制造一些问题让吕本陷入困境,足以让他家破人亡的问题,你应该擅长此类手段。”
    毛骧冷汗涔涔:“属下擅长此道,但必须得到陛下的默许,否则若处理不当,易被人察觉破绽,届时陛下那边……”
    “臣在亲军都尉府并非一手遮天。”
    这也是情理之中,以朱元璋的性格,绝不允许任何部门出现独断专行之人,他深谙平衡之术。
    “这世上没有完美之人,你得想办法让吕本自食其果!”
    \"下属...下属必竭尽全力。\"毛骧咬牙坚声道。
    太子殿下的痕迹确如陛下所示。
    在毛骧眼中,朱德此举确实狠辣,只因不愿纳吕本之女为太子妃,竟思虑除去对方。
    自古成大事者,何人会在乎微末之事?
    只是太子殿下的执着,让他这位亲军都尉府的指挥使陷入困境。
    此事若向朱元璋禀报,说不定会被冠以离间\"天家父子深情\"的罪名。
    届时,凌迟只怕是轻罚!
    退一步讲,即使朱元璋不责怪,反而斥责朱德,结果也糟糕。他将被这位史上权势最盛的太子怨恨。
    除非自己远遁海外,否则难逃一死。
    若朱德真的沦为废太子,自己或许尚有一线生机。
    但这概率比他登基为帝还要渺茫。
    总之,他进退两难。
    \"好,此事办妥,孤必有重赏。\"朱德看穿了他的不情愿,顺势应道。
    权柄与诱惑并施,方能让人心甘情愿效劳。
    毛骧领命后,本能地退了出去。朱德也没有立刻离去,倚在椅中,眯眼小憩片刻。
    他无意试探朱元璋,以老父倔强的性格,太子妃之位绝不会留给贵族之女。
    原本朱德属意李善长之女,李虽为文臣,却受封爵位,更重要的是,李善长与常遇春皆为淮西人。
    淮西集团,作为大明开国功臣,其地位无可替代。
    朱元璋同样是淮西人,但他亦是大明之皇。
    从储君的立场,淮西的乡情远不及坐拥的龙椅。
    若太子妃与太子嫔皆出淮西,只怕会激起朱元璋的疑忌。
    其他方面,朱元璋通常都会满足朱德的需求,唯独婚姻,他坚持亲自把关。
    因此,朱德想娶李善长之女的想法并未得到朱元璋的首肯。
    大明以孝治国,朱元璋身为皇帝,朱德唯有遵从,无奈之下只好放弃此念。
    与此同时,朝中文人群体眼看太子妃即将分娩,也开始暗中策划,目标转向太子嫔。
    在他们看来,无论大明建国时武功如何显赫,天下稳定后,文治的作用将日益彰显。
    终究是他们这些书生治理天下,而非那些军人。
    朱德思索间,困倦涌来,缓缓阖上双眼,随后一幅神秘的画面在他眼前展开:
    朱德看见一名男子抱着女子的身躯仰天悲泣,而爱妻的身体渐趋冰冷,带着凄楚的微笑,沉入无意识的深渊...
    那位女子的容颜竟与他的挚爱,玉儿如出一辙,只是时光在她的面颊刻下了沧桑的印记,使她显得更为年长些。
    这时,一位陌生的精灵女子领着一个稚嫩的孩童走到他身边,一同陪他默哀。
    “允炆,你将来必须遵从父王的教诲,做个听话的孩子。”精灵女子轻握住幼童的手低声道。
    她胆怯而又带着几丝哽咽,询问男子:“陛下,我们是否去看看您姐姐遗留的那个孩子,如此幼小便失去了母亲。”
    “不必了!”男子闻言,坚决地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对那情景的反感。
    无意识间,他将爱妻的离世与刚刚降生的第三子联想到一起,对那个婴儿竟生出一丝恨意,决定眼不见为净。
    “父王,孩儿要陪父王一同守夜。”一旁的朱允炆乖巧地应道。
    朱德抚摸着朱允炆的头,心中立刻认定这个叫“允炆”的孩子是他最懂事的宝贝。
    他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愧疚,过去过于关注雄鹰,而忽视了允炆,毕竟他也同样是他的骨肉。
    “允炆,你要听你母后的教诲,还要为父王争光,明白了吗?”男子面色凝重地说。
    “孩儿一定听从母后的教导,也会为父王争气的!”那个名叫“允炆”的男孩认真回应。
    无人留意到,那位“允炆”的母亲悄然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