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圣旨到
作者:小灰飞啦   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新章节     
    陶广义就是单纯的想和赵义桢争个高低,赵义桢无奈。
    不过此人看起来确实是个好苗子,就是看起来太瘦弱了。
    从他的眼睛里面赵义桢能够看出一股不服输的眼神。
    这样的人,可用,但不可重用。
    野心太大。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眼看陛下来了,两人自然是要找赵义桢商量些事情。
    当初多尔衮为何会选这里当作一个根据地呢?
    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地势好,易守难攻。
    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处偏远,不会引人注意。
    在这里秘密制作武器,训练军队,是一个好地方。
    当初贾瑛看中这个地方自然是有原因的。
    不过这里还要招一些人来负责专门的耕种。
    说干就干,贾瑛拿出纸笔,开始做了一个细细的规划出来。
    把这个岛赐给赵义桢和陶广义,自然是有他的用处的。
    这里的百姓不算太多,整个岛上只有五十万左右的人。
    他们许多都对原本的多尔衮没有什么好感。
    因为多尔衮赋税制度十分高,并且年年征兵。
    百姓们苦不堪言,个个都希望多尔衮早点玩完。
    但是现在多尔衮玩完了,他们也不知道新管理的人怎么样,会不会比多尔衮还要过分。
    所以全岛上下的百姓们都惊惊战战。
    原本的多尔衮也是打到这里来的,不过是用阴谋诡计打来的。
    原本他们的王对他们也是不错的,虽说多尔衮是在原本的赋税制度上面加了百分之十。
    但是原本他们的生活还过得去,后面就实在是艰难了。
    更何况,家中的劳动力还要被征兵。
    妇孺儿童们根本就创造不了原本的那么多粮食。
    但是赋税一点都没有减,百姓们苦不堪言。
    这下好了,多尔衮倒了,多尔衮部下的人没一个人逃脱出来,活着的都投降了。
    毕竟贾瑛是个斩草除根的人。
    所以对于多尔衮亲近的部下,贾瑛丝毫没有手软。
    该斩的全都斩了。
    贾瑛刷刷的写了几大篇,等陶广义他们进来之后拿给他们看看。
    “爱卿啊!可有什么好的意见啊?”
    两人在下面细细的观看一遍,一边看,一边道。
    “妙啊!妙啊!”
    “陛下不愧是陛下!”
    两人嘴里妙语连珠的夸赞起来。
    贾瑛:…
    “咳...”
    贾瑛咳嗽了一声,两人立刻正色起来,两人都是跟着贾瑛的老人了。
    所以贾瑛也不在意,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陶广义思索了一番说道。
    “陛下,我看这里耕种的百姓们比较少。”
    “不如每月将士兵们中最次等的十万人派去种粮食。”
    “每月进行一个比试,这样不仅解决了粮食的问题,还可以激励士兵们的士气。”
    “并且进行耕种的士兵们要进行考核,若是不仔细种庄稼,那就别回来了。”
    这些士兵们都是有着一番热血的好儿郎,贾瑛思考了一番,大笑道。
    “陶爱卿这想法妙啊!”
    接着又转头看向赵义桢,问道。
    “赵爱卿向来聪慧,不知有什么意见呢?”
    赵义桢暗骂一声陶广义狗贼,这家伙把他们两人的讨论告诉陛下了。
    陶广义暗喜,这下赵义桢可算是会低他一头了吧。
    没想到赵义桢不慌不忙,略微思考了一下便说道。
    “微臣近日走访百姓,了解到那些俘虏有一小半都不是自愿进来的。”
    “微臣建议可以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回去耕种。”
    “只是凡是回去耕种的士兵,赋税增重一成。”
    贾瑛想了一下,笑道。
    “此方法可行!赵爱卿妙计!”
    于是贾瑛唤人上来,铺开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
    大乾七年,今有赵义桢、陶广义两位将军性行坚韧,守国护民。
    朕今嗣服,定鼎中原,景命维新,诞登大宝。
    今册封赵义桢为赵氏郡王,本支万世,与国休戚。
    册封陶广义为陶氏郡王,并赐州支岛为封地望汝恪尽职守为国尽忠。
    上报国家,下安黎民。
    勿辜负圣恩!
    钦此。
    圣旨赐下,两人跪谢恩典。
    虽说私下里嘱咐了很多,但是那些事情都是给两人亲自讲的。
    也没必要在桩桩件件的写进圣旨里面。
    这件事情终于完毕了,贾瑛也松了一口气。
    这里展示不会有什么战争了。
    更何况,赵义桢和陶广义是贾瑛信任的人,所以才会放在这里。
    若是其他人,贾瑛海不放心呢。
    不过贾瑛还是勉励安慰了两人。
    毕竟这样两人短时间之内就不会跟着贾瑛去打仗了。
    至少要等这里制度完善,平稳了之后。
    估摸着最多两年,这两位就能够继续跟着他征服世界了。
    贾瑛想到这里,心情十分高兴。
    陶广义和赵义桢两人也是兴致满满,立刻开始了推行制度。
    毕竟这几日两人也在民间去走了一遭。
    百姓们的情况都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陛下,这赋税是否该重新调整一下?”
    这天,贾瑛正在书房里面悠哉的看地图时,陶广义来请示了。
    贾瑛看了一眼赵义桢写的奏折,点点头,道。
    “可!”
    “陛下,这商贩们的交纳金是否能减免一些?”
    陶广义又开始问道:贾瑛忍了忍自己的脾气,说道。
    “可!”
    再过了一会,陶广义又来了,问道。
    “陛下,这……”
    贾瑛:...生气!忍!不行!忍不住了!
    贾瑛甩出赵义桢呈上来的奏折,问道:
    “陶爱卿没去与赵爱卿商量一下?”
    陶广义一愣,拿起了赵义祯进献给贾瑛的奏折,仔细的翻了翻。
    只见赵义祯将这些问题事事件件都清晰的写到了奏折上面。
    显然是一大早就来了,毕竟陛下已经在上面批过了,就等给赵义祯了。
    陶广义抽了抽嘴角,暗道:好你个赵义祯,动作也太快了吧!
    陶广义赶紧向陛下请罪,灰溜溜的溜了出去。
    外面,赵义祯正在找陶广义呢。
    赵义祯远远的就看见了陶广义的身影,急急跑过来问道。
    “你跑哪里去了?我找你一上午了都。”
    陶广义撇了撇自己的小胡子,听到赵义祯找了他一上午后有点心虚。
    “我就是随便转转。”
    陶广义心虚的说道:赵义祯见他有点奇怪,不过也没有在意,因为他现在确实有事找陶广义。
    这事还是陶广义去解决比较好。
    陶广义听到赵义祯说这事情只有他才能够办的好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心道自己还是比赵义祯有用多了,否则赵义祯怎么会来找他的帮助呢?
    于是陶广义拍了拍自己的胸膛,极其自信的说道。
    “交给我吧!”
    陶广义按着赵义祯的指路带着一小队士兵往前走,走了约莫半个小时就看到了赵义祯所说的地方。
    只见那里有着一块未开发的地,地里沙石翻越,十分坚硬。
    百姓们都不愿意种这块地,还为此大打出手。
    而赵义祯让他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情后。
    不过赵义祯肯定不会就这么按照实情给陶广义说,毕竟若是说实话,陶广义肯定就不会来了。
    但是这件事情确实就需要陶广义才能够解决。
    陶广义见这场景,就知道自己被赵义祯那厮给坑了,当即就想要骑马往回走,回去教训教训那赵义祯。
    正当陶广义扯了扯马绳准备往回走的时候,地里传来了一阵声音。
    “是陶广义将军吗.?”
    陶广义虽说想要回去,但是习武的人向来是听力过人,连身后的士兵都听见了。
    陶广义自然不会当做没有听见。
    只是这声音十分的难听,就像是嗓子被人掐住了,又吞了颗石子般。
    但是这人确实是喊的陶广义,于是陶广义便转过身来,问道。
    “我是,你有什么事?”
    没想到这人听到陶广义的声音之后眼泪刷刷的就落了下来。
    陶广义大惊,喝道。
    “哭什么?我还没死呢!”
    只见那询问的是一个老汉,头发都开始白了,微微颤抖的手中拿着锄子,眼巴巴的看着他。
    陶广义放缓了语气,但是还是凶巴巴的问道。
    “一大把年纪了,哭什么?”
    “做不完的话我帮你就是了!”
    陶广义随即望向四周喊道。
    “是谁分配的地方?怎么让一个老头一个人负责这里?”
    那老头赶紧擦了擦眼泪,说道。
    “将军!不怪他们,是我自己申请的!”
    管事看见了陶广义来了,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赶紧跑了过来。
    还好听到了老头的声音,管事也松了一口气,道:
    “是啊将军,大家都不愿意到这里来,这老头自己申请的。”
    陶广义像挥苍蝇一样挥了挥手,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管事行了个礼,心里的石头落了下去,道。
    “是!小的退下了。”
    陶广义从马上下来,看了一眼这个老人,问道。
    “既然是你自己申请的,你哭什么?”
    陶广义还以为这老人是受了欺负,没想到不是。
    这老人似乎陷入了什么回忆,眼泪已经干涸了。
    听到陶广义的声音,老人问道。
    “陶将军可是汴州人士?”
    陶广义倒是很少说自己的出处,见这人说到了自己的家乡,还以为这人是无意间听到的。
    或许这人也是汴州的人呢?
    见陶广义点了点头,老人继续说道。
    “汴州浅河县陶家村,门口有两棵桃树。”
    陶广义大惊,这些小事情一直存在他的记忆里面,就算是亲近的人都不知道。
    因为赵义祯不想提起那段伤心事。
    “您是…”
    那年赵义祯还不是个将军,只是个毛头小子,整日游手好闲。
    凭着一把子好力气,上山掏鸟,下河摸鱼,是十分的讨人嫌。
    那日,陶广义犯了错,于是母亲就把他关在地窖里面,让他反省。
    他们那个地窖那个时节没有存放东西,所以有一个暗道出气口。
    于是晚上陶广义就在那里爬过去睡着了。
    农村的地窖怕被人偷东西,出风口一向都很隐蔽,更何况陶广义一个少年,藏在角落里面根本就没人能够发现。
    陶广义在心中记恨着母亲,于是不声不响的在地窖里面睡了一夜。
    没想到第二天醒来之后一切都变了。
    整个村中血流成河,被山上的劫匪给洗劫一空。
    哪怕是几个月大的小孩都被劫匪一刀给砍了。
    小小的少年哭的撕心裂肺,在血堆里面找到了自己已经死去的父亲、母亲和妹妹。
    只是一夜的时间就天人永隔了。
    陶广义伤心欲绝,内心发誓一定要让这些劫匪拿命偿还。
    十几岁的少年一夕长大,与之交换的是死去的父母亲人。
    整个村庄里面,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这一直是陶广义心中的一根刺。
    反应过来后,陶广义震惊的看向眼前的老人,问道。
    “您姓什么?”
    老人的目光悠远,似乎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沙砾般的声音回答道。
    “我姓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