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她男人宋大金,又名潜逸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晚上,五娃睡在爷奶中间,小小的鼻子使劲嗅了嗅。
    然后四岁的奶娃奶声奶气地说:“奶,奶~有香味儿~”
    老俩口当即“噗”地笑了。
    五娃没想过爷奶和娘亲,会背着自己吃好吃的,他只当自己是饿了。
    便嘬着手指,把咸咸的味道想象成食物,黑暗里顿时响起“滋滋滋”的口水声。
    宋老太太不用看都知道这奶娃子在干啥,嘴里骂了句“馋猫儿”,从床头翻出那个藏起来的肉包子,掰了一半拿到五娃嘴边。
    从未吃过肉包子的五娃,在吃了第一口时便瞪大眼睛,开心地在床上扭来扭去,“好次~好次!”
    “今晚别嘬手指了,嘬这个,你要还嘬手指,我就不给你吃了。”宋老太太威胁奶娃子道。
    这五娃有个怪毛病,那就是嘬手指。
    虽然庄稼人也没啥埋汰不埋汰的,但是老太太清楚这不是啥好习惯,早就想治治五娃了。
    她专门留下个包子,也是出于这点考虑。
    只是没想到五娃鼻子那么灵,才躺下就闻到包子味儿了。
    五娃捧着半个肉包一连啃了好几口,他人小牙口也不大,几口下去半个肉包还剩一半。
    五娃不啃了,摸摸索索地到了老太太嘴边,将肉包往她嘴里塞。
    “奶次~”
    老太太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馋猫儿,奶吃饱了,不和你抢。”
    真要论起来,五娃和爹娘的感情,还不如和爷奶感情深厚。
    因为姜荼生的娃太多,而且每隔两年就生一个,相当于前一个娃才一岁过,她又怀上了。
    这种情况下,姜荼是分不出精力照顾孩子的。
    所以五娃两岁起,就跟着爷奶睡了,平日也是爷奶照顾他最多,有时候看五娃夜里肚子饿得咕咕叫,老太太也会偷偷摸点吃的给他。
    久而久之,五娃心里最亲近的就是老太太。
    而老太太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加上能感受到五娃对她的亲近,自然也是很疼五娃。
    ——当然,她对几个孙子孙女并不偏心,唯一偏爱的只有三儿媳。
    姜荼这边呢,领着小六小七,却是没有给两个孩子开小灶。
    毕竟今晚因那袋子细面粉,大家吃的已经比往日多了些,小六小七年纪小,也习惯了半饥半饱的日子,并没有闹肚饿。
    姜荼侧身躺在床的外侧,一手撑着脑袋,一手拍着两个娃,心里则挂念着战场上的男人。
    她嫁给宋大金时十六岁,因爹娘只有她一个独女,故家境虽贫寒,但也是被爹娘宠爱着长大的。
    爹爹把一身学识传授给她,娘亲整日操劳家事,她若要帮忙,娘亲还会阻止——只因娘一心想着,要为她寻个富裕点的夫家。
    并不是爹娘势利,而是在大家的认知中,唯有嫁的夫家富裕,女儿才能享福,过上好日子。
    娘亲也是希望她日后不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烦忧。
    可是,在她十岁那年,娘亲病死了。
    也是那一年,她从爹爹的众多学子中,注意到了宋大金。
    她娘家在桃子坳,算是个山沟里,只因山上野桃树遍地,才取了这个名字。
    宋家庄与桃子坳隔了一座山。
    就因村子偏僻,爹爹的束修收得颇低,宋家庄好些个想让儿子出人头地的人家,便把儿子送到爹爹这儿念书。
    宋大金便是其中一个。
    平日里大家都会给爹爹送吃食,宋大金家也不例外。
    但她娘死的那阵子,宋大金偷偷拿了一百文钱过来,说是父母的一点心意。
    他自己则留在桃子坳,帮爹爹操劳娘亲的后事。
    那时他才十二岁,自己也是个半大小子,却像有了大人的稳重,将爹爹安排给他的事情办得井井有条。
    从那以后,宋大金还主动帮她家干活,挑水、砍柴……
    娘亲在时没舍得让她学做饭,娘一走她只能自己摸索,初时弄得手忙脚乱。
    宋大金见了,默默地接过烧火的活儿,还教她如何揉面和炒菜……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个月,这个少年在她心里就与旁人不一样了。
    她并不懂何为男女之情,只是自然地亲近大金。
    爹爹不知出于何考虑,竟也不阻止她二人相处。
    直到十四那年,宋大金带媒婆上门提亲,爹爹才笑着告诉她,他等的就是这一日。
    姜荼这才知道,自娘亲离世,爹爹就有了追随娘亲而去的想法……
    只是放不下她,才一直强撑着。
    他考察过大金,对大金也有很高的评价,所以还特地为大金想了一个名字:宋潜逸。
    潜,是潜龙在渊的意思。
    爹爹希望女婿行事要谨慎,善于保存自己,不可冲动丧了性命。
    逸,则是爹爹对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若女婿的日子过得不好,女儿的生活一定会更难熬。
    但因为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他相信女婿的品性,也不求女儿多么富贵,于是唯取“逸”字,希望女婿一生闲适安乐。
    这名字很得老宋家喜爱,如今宋氏族谱上,宋大金的名字也改为了“宋潜逸”。
    只因大家都习惯了喊大金,故才没有改口,当做是小名那样叫着。
    原本定了亲,她十五及了笈就该出嫁的。
    但那年,她爹就不好了。
    为了给爹看病,家里花光了银钱,老宋家也是掏了家底相助。
    若非如此,她与夫君成婚后,家里也不至于如此贫困,连一个像样的房子都起不了。
    爹爹艰难地活到了次年,非逼着她出嫁。
    结果她刚拜了堂,桃子坳的人就来传消息,说姜夫子死了……
    忆及往年,姜荼不免有些伤怀,也更思念自己的夫君。
    也不知夫君在北境如何了……这一世,希望一家人还有团聚之日。
    若夫君战死沙场,待几个孩子成婚,她也完成了功德殿托付的重任,便去寻夫君。
    死过一回的人,还怕什么死吗……
    咦?
    姜荼忽地一怔。
    这功德殿既是神物,夫君和孩子们也能为她挣取功德点,那有没有办法,让她知晓夫君那边的情况呢?
    想到这里,姜荼心底微微激动。
    她连忙躺好,心中想着“进入功德殿”……
    待她睁眼,便站在大殿门口了。
    姜荼急忙走进去,来到里面寻找更多和功德殿有关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