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送荼姐姐两个粮铺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花了盏茶功夫,将此事的来龙去脉说清了。
    宋老太太也是被黄员外气着,嘴里骂骂咧咧,将黄员外的祖宗十八代都咒了一遍。
    对于黄静秋,老太太自然也是怜惜的。
    虽然她觉得自家穷唧唧,好像没啥资格去可怜一个富家小姐,但小兔儿花费心思把人救回来了,总不能又眼瞧着对方掉入火坑。
    “成,我去找里长商量下,里长年轻时去过府城,兴许他知道些门道。”
    宋老太太又风风火火出了门。
    里长正为地里的庄稼发愁,老七家的来找他说了这么一桩事,他略作思索就做出了决定。
    “老七家的,带我上你家见见那位姑娘,我有话跟她说。”
    这没啥好拒绝的,宋老太太领着里长回了家。
    “里长,您来了。”姜荼连忙上前问候。
    从辈分上,她该喊里长一声三伯,不过整个宋家庄都是宋氏宗族的后代,也不能都按辈分说事,否则容易乱套。
    “大金媳妇儿做了件好事啊。”里长赞许地看着她。
    “三爷爷,水!”
    大娃端着一碗清水过来。
    里长接过碗,摸了摸他的脑袋:“好小子,跟你爹一样机灵。”
    大娃挠着头不好意思地笑了。
    “大娃,去看着弟弟妹妹,等会儿娘给你们做面条吃。”姜荼柔声道。
    大娃咧开嘴,“知道啦娘!你们忙吧!”
    “好耶!好耶!晌午有面条吃咯!”
    旁边的二娃高兴得蹦了起来,被他这么一喊,孩子们都知道这个好消息了,全都高兴得欢呼。
    宋老太太嘴里叨咕着“一帮好(四声)吃儿”,却还是认命地回屋拿了面粉出去。
    她咋可能让小兔儿揉面做饭哩!
    既然这会儿小兔儿要和里长商量大事,她个老婆子就赶紧去把面揉一揉,做好了还能留里长吃一碗。
    大妮儿大娃见奶要做饭,纷纷主动地帮忙。
    大娃还不忘记给弟弟安排活儿。
    “二娃三娃,你们把弟弟们看好,不然晌午没面条吃。”
    大双胞胎赶紧点头如捣蒜:“嗯嗯嗯!”
    “二妮,咱俩一块儿去给奶搭把手吧?”大妮儿则是招呼妹妹道。
    二妮儿点点头,“好的姐。”
    “我也要搭手~”五岁的四妮对灶房的活儿跃跃欲试。
    三妮拉了她一把,“你就不要去啦,你刚刚蹲完茅坑出来,手上脏死啦!咱俩玩翻花绳吧!”
    “粮斤~~~”
    不知是小六还是小七,想朝姜荼走来。
    “六儿别去,娘忙着呀!”四娃抱住了弟弟,“四哥带你去捉泥鳅……”
    只是话没说完,灶屋就响起了老太太凶巴巴的声音:“不许去!这都做饭了还跑河边干啥!”
    “下午娘陪你们去河边洗发,这会儿都乖乖在家待着。”姜荼也说道。
    四娃只好放弃出去玩的打算。
    五娃默默地进了灶屋,成了老太太的跟屁虫。
    两个小儿子非要粘着姜荼,没法儿,她只好领着小双胞胎一同进屋。
    此时屋里,黄静秋和里长已经聊了一会儿了。
    姜荼牵着小六小七进来时,两人都抬头看向她。
    注意到两人的表情,姜荼似乎猜到他们方才谈了什么。
    她温声开口:“静秋妹妹,我三伯是个很好的里长,他若提了什么让你为难的请求,也请你看在他没有私心,只是想为咱们宋家庄的村民谋条活路的份儿上,别放在心上好吗?”
    听到这话,里长目露惊讶,“大金媳妇儿,你咋知道我跟黄小姐提了条件?”
    姜荼见黄静秋的神色还算平静,并没有气恼,或者不悦的迹象,便揽着小六小七在她身旁坐下。
    黄静秋赶忙挪了挪位置,让姜荼坐的空间宽敞些。
    “三伯想来也意识到今年的旱情比较严重,在为秋收担心了吧?”姜荼望着里长,和婉地问道。
    说起这个,里长面上便是掩饰不住的愁容。
    “唉,这老天迟迟不下雨,眼看河里的水位一天比一天低,我揪心呐!”
    里长干瘦的脸上皱纹密布,皮肤黑黄,眉间紧锁且神态哀愁,显得苍老又沧桑。
    姜荼想到上辈子里长是如何死的,心中便是一阵难受,她深吸一口气道:“三伯的担忧不无道理。”
    她转向黄静秋,后者接收到她的视线,当即表态:“方才里长问我,若是将我安全送到府城,日后一旦闹粮荒,黄家粮铺可否优先供应宋家庄村民一些粮食,我拒绝了。”
    里长叹气:“也罢,你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这些事找你又有啥用,就当我没说过吧……”
    “里长,您误会了,我不是不想帮忙,我只是想说,那些粮铺表面上写着黄家的招牌,其实都是我外祖一家留给我的产业。”
    黄静秋连忙补充解释,方才她话还没说完呢,荼姐姐就进来了。
    里长眼里猛然浮现出一丝希望,目光灼灼地望着她:“黄小姐的意思是?”
    黄静秋认真地说:“荼姐姐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若是能够解决此事,从黄员外手中拿回属于我外祖一家的产业,那静秋可以做主,将两个粮铺送给姐姐。”
    姜荼惊了,她可没想过要收对方那么大礼呀!
    她最初也只是想和黄家打好关系,日后灾荒来临,一来可以借助这层关系掩人耳目,从功德殿兑换粮食也不必害怕惹人怀疑;
    二来则是想改变前世的轨迹,只要黄员外不故意刁难,那村民多少能买到些粮食,不至于那么快就饿死。
    “静秋妹妹,我救你真不是为了这些……”她讷讷地说。
    黄静秋目光诚挚地看着姜荼,轻声道:“我自然知道荼姐姐不是,姐姐与我素未谋面,又怎会知我的身份?可我认为,这都是姐姐该得的。”
    “唯一的问题是……”黄静秋苦笑,“我目前还没有把握能够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里长猛地一拍大腿:“成了!黄小姐你就放心,咱们一定会想尽办法送你去府城!”
    庄户家的银钱来之不易,因此没有百分百保证的事,他也不能叫大家现在就拿钱出来囤粮。
    可真等到灾荒露头,那粮食就得靠抢了,光靠临河乡那个小粮铺,肯定供应不了方圆十亭的村子。
    最稳妥的办法,便是和县城的大粮铺事先通个气儿。
    真闹灾了,叫上村里的汉子们带上全村的银钱,去大粮铺拉个一车粮食回来,全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保证大伙都能熬过去。
    这就是里长心里的盘算。
    若大金媳妇儿真白得两个粮铺,根据他对这个侄媳妇的了解,想找她买些粮食给村里,肯定是妥的。
    是故,为了大金媳妇儿的两个粮铺,也为了村里大伙有条后路,这事儿必须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