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这荒,逃还是不逃?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大家分了银子,就各自回房睡去。
    姜荼倒是还留在两老这屋,得再说点悄悄话呐。
    “小兔儿,这些银子你给收好,你那不是能放肉?放银子应该也没问题啵?”
    “可以的娘。”
    姜荼也知道自家这屋子,真要放巨款的话,估计谁都不安心。
    虽说村里没有偷鸡摸狗的混不吝,但人的心还是一样会悬着。
    收进功德殿后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小兔儿啊,你买了二十匹布,是咋盘算的啊?”老太太又关切地问着布匹的安排,一匹布在富贵老爷家,可能只做三五套衣裳,更有奢侈的一匹布只裁一套衫裙。
    但在乡下地方,省一省能做十套夏季衣裳!
    做孩子们的小衣裳,更是能做十几套。
    所以在一家子看来,这二十匹布都够全家穿到十年以后了。
    “娘,我有个想法,您和爹听听看成不成?”姜荼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先与二老说起自己的心事,“今日去过县城一趟,我更加觉得卤菜生意可以长久做下去,一直到大灾真正来临。”
    “所以我想着,要不趁着手头有点余钱,直接在镇上盘一家小铺子,这样就不用哥哥嫂嫂们每日辛苦地来回跑两趟。”
    “且我之前用神力弄来卤菜的那些材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家里没有本钱。”
    “可如今既然已有了本钱,我就想着可以省点力气,把神力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以后每日由大哥二哥去购置卤菜所需材料,爹娘认为如何呢?”
    二老听得哪有意见。
    宋老头满脸愧疚地道:“都是爹没用,没给咱家攒下家底。”
    “爹,您怎么能说这种话呢?”姜荼神色忽地黯然,“我爹爹生病,全靠宋家接济照顾,若真论起来,这个家都是被我拖累的。”
    宋老太太“啪”地一掌拍在老头儿腿上,怒道:“你不会说话就闭上嘴,扯那没用的干啥?小兔儿哪是这意思?”
    宋老头顿时惭愧又无措地看着三儿媳,讷讷地说:“爹,爹嘴笨,小兔儿你别多想,咱都听你的!”
    “是啊小兔儿,这神力当然是要用在关键的地方上面,眼下多亏了你弄来的瓶子,给咱家弄来一笔巨大的意外之财,咱们已经心满意足了!今后咱们就靠着这笔钱,好好把日子经营起来吧!”
    宋老太太将神仙儿媳的手抓在掌心轻轻地拍了又拍,满脸的怜惜,这孩子肯定是被自家老头子的话,给勾起了对她爹娘的思念之情。
    察觉到二老的眼神,姜荼顿时露出浅浅的笑,“爹,娘,我如今很幸福,大家都对我很好,很疼我!我爹娘在天之灵,也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收拾好心情,她便认真地说出自己的第二个想法。
    “先前我已经和爹娘说过,不久后将有大灾来临,到时候会有大批流民从北边涌来,按照现任县令的秉性,届时临安县城官府定会不作为,导致流民在我们临安县聚集的越来越多,以致形成好几拨流匪山贼势力。”
    “在那样的处境下,我们想要生存是很艰难的,何况两个月后虽然会下雨,但水量不大,勉强够人们维持生活,却无法滋润土地,以致今年的秋收依旧惨淡。”
    “而到了冬季,天气会异常寒冷,直接大雪封山,没有囤粮和足够保暖的措施,很多人会饿死,冻死。”
    “即便我们好不容易熬过了寒冬腊月,开年后辛辛苦苦耕作,但是官府加重赋税,周边又有流匪山贼不断威胁骚扰,导致我们的粮食一样不够吃,被贼匪盯上的村子还会有女人孩子被掳走。”
    姜荼竭力用平静的语气,叙说着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
    两老听着听着,这大热天的,后背竟渐渐冒起阵阵寒气。
    “发展到后面,我们去向官府求助,可官府不但没有按照征税时承诺的那样发救济粮,而且还紧闭城门不让我们进城,以致我们不得不拖家带口,全村一起南下逃荒。”
    听到这里,宋老太太终于忍不住开口:“小兔儿,你说的咋好像亲身经历了似的?”
    姜荼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娘,我在……梦里,就是亲身经历过了啊。”
    宋老太太本来想问问,在她那个梦里,自家人咋样了。
    但是,看到小兔儿的表情,老太太忽然问不出口了。
    她莫名的一阵心酸,心疼,直接张开手臂搂住小兔儿。
    老太太拍着姜荼后背,“不怕不怕啊,娘在哩!”
    姜荼把头埋在娘的肩上,娘的身上一直有一股独属于她的味道,是泥土的清新混合着灶间的烟火,所构建而成的家的气息。
    “娘,今天出去一天,我想您了。”姜荼不害臊地撒起了娇。
    老太太听得她撒娇,一张脸顿时笑成了果皮,“呵呵呵……娘也想咱小兔儿,你这样儿啊,就跟白天六儿七儿那俩崽子一模一样。”
    宋老头在旁边看着,这婆媳俩腻歪的,老头子我活像是个多余的,那我走?
    要不说姜荼能当老太太的心头宝呢!
    她自己都生了一堆娃,还能撂下脸皮跟个孩子似的撒娇,这厚脸皮谁也学不来。
    也只有被宠坏的人,才能永远像一个孩子一般随意撒娇吧!
    不过姜荼毕竟是经历过一世凄苦的。
    很快,她就拾整好心情,继续说正事。
    “刚刚和爹娘说了那么多,主要我是想征求爹娘的意见,既然已知未来要闹灾,那么我们要不要逃荒?如果要逃荒,我建议宜早不宜晚,本来家里一穷二白,我是想着做两手准备的。”
    “但等明日方家小公子收了货,我们家就又有五千两进账,有这么多的银子,应该够我们去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逃荒的记忆是姜荼心中的痛,她不希望再次经历,所以要么不走,要么就早早走。
    千万不要等到大灾已成,所有人都开始逃荒了再动身。
    宋老头的神色一下子沉重了。
    因为谁也不想背井离乡。
    但是老太太很果断:“老婆子我就一个心愿,一家人能够齐齐整整地活下来,其它的都不重要!如果只有逃荒才能活命,那就走!”
    宋老头却是注意到了三儿媳话里的漏洞。
    他纳闷地说:“小兔儿既然支持逃荒,那为啥还要提议买铺子做卤菜生意啊?”
    老太太听得愣了愣,“是哩……咱人都要提前走了,还费那个功夫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