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教了大半月,才教会七个字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半头猪大概是七十斤,二十文钱一斤,一共一千四百文钱。
    剩下的两个猪头,两颗猪心、两个猪肚和两条猪尾巴,只有那俩猪头是花了七百文钱买的,一个是十二斤左右,本来一斤要三十文钱,但是猪肉李直接抹去了零头。
    那半头猪里,有六斤的猪蹄,十五斤排骨,二十五斤五花肉,剩下的二十四斤就属于“寻常猪肉”。
    虽然肉卤过之后会缩水减重,但宋大山卤肉很有一套,他能很好地把控卤制时间,基本一斤肉卤熟后,只有一至二两,最多三两的损耗。
    加上卤肉是需要长时间在卤水浸泡的,所以损耗比炒肉、烧肉更少了。
    此外,开店后,卤肉的价格也上升了。
    如此下来,今日店铺盈利数额便颇为可观。
    将店铺收拾好,四人便带上卤汤和今日的收获,开开心心地回家。
    “爹,娘,小兔儿,我们回来了!”
    刚走到院门口,赵氏便高声喊道。
    宋老太太听到声音,赶紧从灶屋走出来,一边擦手一边问:“咋样啊?”
    镇上那商铺可是投入不小,老太太也记挂着哩!
    只是家里也实在离不得人,她可不放心让小兔儿一个在家带娃。
    “娘,今日我们新店开张,我们想出的那法子吸引了很多人来看,看着看着就没忍住掏钱买了,哈哈哈!”
    提到这个赵氏还是很得意的,毕竟这里面有她想的点子啊!
    “不错不错,那我老太婆就能放心了。”宋老太太顿时眉开眼笑,“我今日在家还想着,若是这卤味卖不出去,你们四个肯定会蔫了吧唧的,到时候我是该骂你们,还是要哄你们?”
    这是老太太的心里话,她今儿个最纠结的就是这事儿了。
    其次,自然是若生意不好,该想什么法子改善。
    “娘,你这是对我们四个没信心,还是对三弟妹祖传的卤料方子没信心啊?”宋大山一边挑着卤汤进灶屋,一边憨憨地问。
    老太太都不带犹豫的:“肯定是对你们没信心,小兔儿家的祖传卤料绝对能俘获客人的胃啊!”
    “娘说的可对。”宋大江嘿嘿笑着掏出了卖剩下的猪蹄,“别看咱们是新开张,但就咱家卤味这香气,勾得大伙儿争先恐后地掏钱,一扇猪加一堆猪内脏,卖得只剩一个蹄了!”
    “正好拿来晚上加菜。”宋老太太一高兴,就非常阔绰地宣布。
    “娘,三弟妹呢?”周氏找了一圈没看到姜荼,还有家里的孩儿们,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不过还是嘴快地问了出来。
    宋老太太指了指村西口的山坡,“在那边教书哩!我是看时间不早了,刚从那边回家准备做饭的。”
    “娘,爹和里长今日上山了吗?”宋大山关切地问。
    老太太点了点头,拿着卤猪蹄转身进了灶屋,声音传出。
    “去了,他们几个根据小兔儿给的那本书上边法子,想到了该咋样找水源,上晌就带了很多人进山去,下晌又有人回来喊帮手,可能这事有眉目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宋大山几个也很欣喜。
    周氏和赵氏进灶屋帮婆母做饭,老太太道:“今晚简单吃点,用不着那么多人挤在灶屋,留一个替我烧火就成。”
    赵氏坐到了灶前,摆摆手道:“大嫂你去歇着吧,今儿你在店里没少忙活。”
    周氏一开始是负责发放卤菜的,后来就帮着兄弟俩递油纸,还得收钱找钱,搞得她头晕脑胀的。
    毕竟算账是个脑力活。
    要不是周氏的爹以前也是卖猪肉的,她在家跟着爹娘做过一阵子买卖,会简单的算数,恐怕家里这收账的活儿,还要姜荼亲自出马才能胜任得了。
    从灶屋出来,周氏回房待了一会儿便坐不住。
    算了,连三弟妹都在劳心劳力,她怎么好意思躺着。
    周氏便往西坡去了。
    山坡上,姜荼今日教孩子们写的是一行字:坡上的花儿很美。
    就这简单的七个字,已是姜荼教了大半月的成果。
    毕竟让一些毫无认字基础的孩子,弄懂“字”的构成,以及有哪些笔画,便是一件艰巨的任务。
    也只有将笔画的知识传授给了孩子们,才能着手教他们写字。
    “娘,我手好酸……”
    写了一下晌,四娃手酸了,于是在娘亲宣布今日课程结束后,他嘟着嘴偷偷跟娘撒娇。
    姜荼拿过他的木板,指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字,“四娃你连七个字都没写完,每次写字都是偷工减料,还好意思喊手酸吗?”
    她又指了指五娃的木板,只见上面不多不少,正好是七个字,“你看连弟弟都认认真真写完了。”
    虽然五娃写的七个字里,六个都是错的……
    但起码这孩子态度很端正嘛!
    放眼看去,将近二十个孩子,能够正确写完七个字的,只有五个。
    大娃、二娃、三娃、大妮、兰花儿。
    孩子们能学到这份儿上,姜荼内心其实很惊喜,也很满足。
    就算是喜欢偷懒的四娃,每个字虽然歪歪扭扭,但是都写对了。
    因此姜荼打完棒子,又给了四娃一个甜枣。
    她抓起四娃的小手揉了揉,语气一转:“不过你的字都没写错,说明四娃还是很有天赋的,只要以后更加认真地学,肯定能学得和哥哥们一样快。”
    本来有小情绪的四娃,听到这句话,脸上立时有了笑容。
    “娘!”
    正在收拾木板和炭笔的大妮儿,忽然看见了自己娘亲,登时高兴地一蹦而起。
    三妮也扭头看去,见到娘后,连木板都不要了,拔腿就冲向周氏。
    大妮儿只好帮妹妹捡起她的写字工具。
    周氏接住了小女儿,便朝三弟妹走去。
    姜荼也领着孩儿们准备回家了,见到大嫂笑着问:“大嫂怎么来了?今日开张生意如何?”
    “二弟妹在家帮娘做饭,没我什么事,我就想来接你们。”
    周氏含笑道了来意,才回答她的问题。
    “托你家祖传秘方的福,卤味基本都卖完了!可惜你不方便去,你是不知道今日咱们家店铺门口,有多热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