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修筑围墙的事宜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宋老头看着拨弄铁丝的里长,“三哥,趁着你在,我要跟你说一件事。”
    “啥事儿?”
    里长没当回事,以为又是一件小事。
    结果宋老头说:“今天我和大江回来的时候,看到很多灾民想要进城,但是被守城军拦在了外面,说是城里灾民已经多到住不下了,所以县令大人不让灾民再往临安县城挤,省得破坏了城里的秩序。”
    大家顿时不说话了。
    过了半晌,老太太又气又紧张地质问他:“刚刚问你,你不是说没事吗?这能叫没事?”
    这不就是小兔儿和她说的情形?
    一家人悬起了心,怕的也正是这种情况!
    宋老头不是不理解老伴的意思,不过他也不想让大家担心,便若无其事地道:“我们又没被灾民咋着,那些灾民是冲着县城去的,看到我俩穿的也很破烂,估计把我们当成城里大户人家的奴仆了,所以没有上前骚扰。”
    “爹,如今临安城外的灾民大约多大的规模?”姜荼严肃地问。
    看样子前世的事情并没有改变,该来的终究要来了。
    宋老头回忆了片刻,“约莫有……一百多人的样子。”
    “他们都被拦在城外了吗?”问完后见爹点了点头,姜荼又补充:“那城里呢,有没有灾民?”
    他们是送方公子去方记当铺,肯定是要进城的,对于城中的形势自然也有所了解。
    “城里的灾民有是有,但我看着不多,感觉城内百姓的生活和往常没啥两样。”这时宋大江回答道。
    当时爹专心驾马车,倒是他,因为好奇而四处打量,因此掌握的情报更加详细。
    听宋大江描述了一下今日在临安城的所见之后,姜荼心中大致有了底。
    当即便转向尚未察觉到形势严峻、一心为灾民感慨的里长。
    “里长伯伯,之前和你提过的那个建议,不知道你和村中大伙儿商议得如何了?”
    起初里长愣了愣,短时间没能想起她指的是哪个提议,直到姜荼提醒道:“就是在村子周围建围墙。”
    里长恍然大悟,“哦……是了,最近太忙了,我把这事儿给搞忘了。”
    倒也不是里长不够重视姜荼的话,而是她说的这事儿……对于宋家庄的村民而言,太难实施了。
    斟酌半晌,里长无奈地道出困难之处:“咱们庄子的情况你也知道,青壮年也就那么些,如今大家又要去鲁教头那儿训练,平日还得顾着地里的活儿,时不时的也要上山砍个柴……”
    “再加上打铁铺那边需要人手,地道又还有一些收尾的活儿要干,所以别说咱们凑不出钱,就算有钱把材料买来了,目前也、实在是抽不出人手了。”
    姜荼颔首,“这些我都明白,暂时还是先以地道的修建为主,等地道挖通了,起码全村村民有了一个保障。当初将我们家建得如此宽敞、高大,其实正是为了给大伙提供退路。”
    “但是,围墙的修筑也是十分必要的,随着流民规模扩大,趁机作乱的人人不会少,我们若不加强防护,危险系数依然很高。”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点头。
    宋老太太焦心地附和:“是啊里长,小兔儿说的在理,咱们村有一个算一个,能动的就都动起来,横竖这天现在也不好种地,地里的活儿先别管了。”
    既然明知道今秋播种的粮食没收获,那何必再折腾?
    保命重要啊!
    若以后当真有贼匪作乱,那就算地里长了粮食,也会被洗劫一空的,与其给他人做嫁衣裳,不如干脆不种了。
    “行,我明白你们的意思,那我明天就召开集议,跟大伙儿都说说。”听到这儿,里长终于能够忍痛放弃了地里的庄稼活,决定先紧着福神安排的事情干。
    而姜荼的想法远不止于此。
    “还有一件事,我想征求大家的意见。”
    姜荼目光扫视一圈,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
    “日后贼匪作乱,整个临河乡都会遭殃,这意味着……大嫂二嫂,你们的娘家一样会被贼匪劫掠。里长,三伯娘家所在的平宁村亦是如此。”
    众人闻言,心头皆是一跳。
    赵氏对于娘家人没有什么感情,但是她娘家那边的村子里,的确还有曾经关照过她,于她有恩情的邻家婶婶。
    是故,赵氏想到了那位婶婶后,也不免动容。
    至于宋老太太,她娘家只有她一个女儿,在她这个年纪,娘家那边的亲人都死光了。
    里长与老丈人家关系倒是很好,不免焦急地开口:“那福神,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
    “没有别的办法,我要说的是,日后抵御贼匪,光靠我们村子的这点人,还是太弱了!若想要形成足够大的势力,吸纳与我们村关系好的别村村民,是一个极为不错的选择。”
    众人闻之大喜。
    周氏也高兴得直抹泪,弟妹这么说她就放心了,到时候让爹娘和兄长他们搬到宋家庄,大家在一块儿也有个照应。
    “可我丑话说在前头,来了我们宋家庄,就要遵守我们的规矩,否则无论是谁家的亲戚,一律都要驱逐出村。”
    姜荼郑重地望着里长,“关于这点,你一定要和村民们说清楚,他们如果有意见,那么里长你知道该怎么做?”
    “赶出村子!”里长毫不犹豫地回答,“给他脸了还,福神的话都敢不听?要不是你替村里的大伙儿交了钱,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被拉去参军了!还能在家保护妻儿老小?”
    对于里长坚定的表态,姜荼颇为满意。
    这就是当福神的好处。
    如果她只是宋家的儿媳妇,那么她在里长面前便是一个晚辈,无论如何都无法让里长如此刻这般,心甘情愿地、毫不动摇地追随她。
    这个宋家庄,不需要太多的脑袋,只要有她姜荼一个首脑就行了。
    如若不然,就算她拥有功德殿,也是无法带领所有人度过接下来,那长达一年的灾荒之年。
    基于此,这个福神,她不得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