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别人喝稀饿肚子,老宋家吃干炖肉汤
作者:靖然长轩   重生灾年挺孕肚,不慌!娘有神器最新章节     
    “锵——锵——”
    僻静的小山村里,传出了一阵有节奏的打铁声。
    宋家庄举全村之力修建的打铁铺,终于开始发挥作用了。
    里长定下了第一阶段的目标:制作出二十把铁刀!
    鉴于全村只有他是专业打铁匠,所以即日起,里长要全身心投入打铁的任务之中,管理村子的重任就交给宋老七了。
    里长的三个儿子也没空去训练了,他们要帮着爹一起制作兵器。
    而因为前几日里长召集了全村村民集议,将那晚姜荼所说的内容转述了出去,是故近来村里的妇人们频频往外走。
    她们忙着将娘家人拉来宋家庄共同求生,以致家中无人做饭,汉子们只好学着下厨,总不能把自己和孩子饿死。
    家里有老人的倒还好一些,像宋老太太这种身强体壮的婆母,就算儿媳妇不在家,也能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娘,你说我们定的法子有没有用啊?”
    灶屋里,赵氏一边烧火,一边和老太太商量。
    关于她娘家那边,她是不打算费那个劲把人喊过来了,根据她对自家人的了解,这个时候把他们叫来,那只会让他们以为是自己求他们来的,到时候会摆高架子。
    若是赵氏一个人还好,看在血脉同亲的份儿上,她要是能拉一把赵家人也不会真那么绝情。
    可如今家里有个福神,若被赵家人知道,指定要像个吸血虫一样黏上来,不知道要给老宋家带来多少麻烦。
    万一赵家的人丧了天良,跑去给山贼告密,那岂不是害了全村人?
    这样她怎么对得起大家!
    所以赵氏已经下定决心不管赵家的人,但在她小时候,对她有过恩情的邻家婶婶,她还是想帮一把。
    这让赵氏十分烦恼,若是自己回去找邻家婶婶,赵家人定会收到风声,到时候一个不孝的罪名扣下来,也是桩麻烦事。
    ——可就在前天,三弟妹给她出了一个主意,只要通过其他村子的人,给邻家婶婶递口信,她所担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附近的几个村子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于是姜荼就让周氏回自己娘家后,找一个与赵氏娘家同村的人,去替赵氏联系上那位邻家婶婶。
    如此一来,赵家人自然发现不了什么。
    外人也不能把这事儿和赵氏扯上关系,谁也不能说赵氏半点不是。
    “不是都想好了吗,能有啥问题?”宋老太太不能理解二儿媳在担心啥,“主意是小兔儿出的,事儿是你大嫂办的,你才操心那么多,不是闲着没事干?她俩哪个办事不比你靠谱?”
    听见老太太这么说,赵氏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还松开了眉心,眉开眼笑地道:“娘说的对!”
    “你看看锅里贴的饼够不够?”宋老太太掂量着剩下的面团,嘴里嘟囔,“自从那帮崽子开始跟着鲁教头学武,是一天比一天能吃,昨天晚上回来居然跟我说晌午没吃饱!”
    养娃费粮啊!
    尤其是大娃、二娃和三娃这三个半大小子,在知道他们的娘是神仙下凡以后,吃起饭来是一点没有顾忌了,往常是有多少吃多少,就算吃不饱也不吭声。
    可如今,每顿吃饭都不亏待自己的肚子,吃完了不够,私下找小兔儿要馒头要包子。
    没法,老太太只好多做一些了。
    “娘,我觉得还得再贴一锅饼子才够。”检查完锅里饼子的数量,赵氏十分直白地道。
    宋老太太听得心肝乱颤,一脸的肉痛,“我的粮啊!再这么下去,这个家早晚得被吃垮!”
    “娘,孩儿们这两日瞧着长高长壮了,二妮的衣服都紧了呢,可见这段时间长肉了,这样一来,等以后山贼来了,他们才有力气打山贼啊。”
    赵氏倒是不心疼粮食,她觉得人活在世,能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如果一个劲地省,也不知道哪天就短命,去见了阎王爷,那真是亏大了呢。
    最重要的是这些粮食喂了自家孩子,所以在赵氏看来,这非常值得,起码能让孩子们健健康康地活下来。
    ——当然,这么豪迈养娃的前提是家里有个福神,能确保自家不断炊!
    锅里炖着冬瓜排骨汤,锅边贴了一圈的饼子,这就是一家人今天的午饭了。
    那冬瓜和排骨都是姜荼从功德殿兑换的,随着功德殿升级,一级和二级三级的物资都“贬值”了,比如以前一个功德点能兑换四个包子,现在却能兑换十个包子。
    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功德点,姜荼可以兑换更多的粮食。
    但是四级的医药用品,却是价格昂贵,四个功德点只能兑换一卷绷带、两个小瓶装的药水……
    基于此,姜荼如今在伙食上面十分大方,这些功德点必须要转化成物资,于她而言才有作用。
    吃饱喝足能让人长身体,变得强壮,这是灾年生存最大的底气。
    晌午姜荼去给孩子们送饭时,周围的人看到她带来的饭菜,全都暗暗咽口水。
    可惜,老宋家的饭菜只有宋明戬哥几个,还有四个妮,外加鲁教头能吃。
    鲁教头啃着香喷喷的烙饼,吃着排骨上的肉,时不时喝口汤,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姜娘子,跟着你们来这里,某真是来对了,这个光景下还能每日吃干粮喝肉汤的人家,少说都是一方大户了,你们家实在是深藏不露啊!”
    鲁教头的话让姜荼觉得好笑,“莫非鲁教头不知,江小姐把她家中产业都赠给了我这个救命恩人?只是我们都不愿意离开这里,才会一直在宋家庄生活,但若是依家产而论,我家如今也算是一方大户了啊。”
    这话直接把家里的好条件,说成是拜江静秋所赐了。
    幸好当初在江静秋报恩之后,姜荼并没有任何隐瞒。
    “某倒是听村民们说,姜娘子是个福神,才能在这番艰难的年头里带着大伙儿过好日子。”鲁教头素来豪爽,在此事上亦是直言不讳。
    “娘。”
    二娃忽然出声,姜荼看向他,“怎么了二娃?”
    二娃警惕地看着鲁教头,特意高声道:“小八和九儿妹妹还在家等娘呢,娘你快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