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关宁铁骑
作者:楚南风   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最新章节     
    收服党崇雅,李自成如获至宝。
    直接把党崇雅拉到身边落座,又是敬酒,又是夹肉,喜欢得不得了。
    确认过眼神,遇上对的人!
    满座文武,都不及党崇雅一人。
    党崇雅写完一信,也彻底放开了,彻底把李自成当作一代明主。
    又饮下一杯酒,站起身,拱手再拜李自成,激动道:“大王,臣还想再修书一封,劝降天津!”
    “真的?”
    李自成再次感受党崇雅晋党领袖的力量。
    “大王,天津巡抚冯元飚因病告老还乡,已从海路、乘海船下江南。”
    “现如今,天津防务,全由负责督察军务的骆养性说了算。”
    “臣愿修书一封,晓以厉害,劝其归降,免除天津生灵涂炭!”
    李自成大喜,却又顾虑道:“先生,额听说,骆家几代世受皇恩,骆养性又是崇祯宠臣,核心死硬派,他也会投降咧?”
    “大王,骆养性做过锦衣卫指挥使,是个绝顶聪明之人。臣以为,他定能看清天下大势,懂得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呵呵......他只不过是想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罢了。臣修书一封,就是给他搭这么个台阶。”
    李自成大喜!
    天津要是归降,那崇祯帝的两路兵马攻通州,就是个笑话。
    “先生,你告诉骆养性,他若归降,天津巡抚之位,以及天津防务,本王当全权委托于他。”
    李自成也需要一个人,来稳定局势,为他刺探情报。
    投降的前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就是最好的人选。
    党崇雅很兴奋:“如此,骆养性想不降都难。”
    立马修书一封:“致骆大指挥使,闯王爱才,天下雄主,不世英雄。悉闻君国之栋梁,愿以天津巡抚大位委于君,留君大顺朝一席之地。”
    落款为:大顺户政府左侍郎党崇雅。
    李自成接过信,甚喜!
    “刘希尧。”
    “末将在。”
    “拿上党侍郎的书信,兵围天津,劝降骆养性!”
    “末将遵命!”
    刘希尧接过劝降信,如获至宝。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对攻下天津,信心十足。
    “李过。”
    “末将在。”
    “留果毅将军张能守通州,迅速率领威武将军马重僖,以及唐通将军所部,围攻遵化。”
    “末将遵命!”
    一只虎李过,根本就不把小小遵化城放在眼里。
    再说,有唐通这匹老马在,也可以先礼后兵,先劝降再攻城。
    “汝侯。”
    “本侯在。”
    “立即统领中军,带上通州所有攻城器械,所有火炮,所有投石车,猛攻东便门。”
    “咱们文的、武的,双管齐下,也给崇祯一点颜色瞧瞧。”
    “呵呵......让他也知道什么是风雨飘摇,什么是内忧外患!”
    “本侯遵令!”
    当天下午午,李自成大军兵出通州,带着高大的云梯,十二门红衣大炮,无数的炮弹,牛拉马驮,浩浩荡荡,杀向北京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正午时分。
    山海关。
    四员顶盔贯甲的大将,正站在城楼上,看百余艘海船,浩浩荡荡驾进山海关。
    海船上,官兵臣民、男女老少、牛马牲畜、粮食布帛、锄头犁耙......应有尽有。
    这不像是行军,这是一次大搬家,也是一次大迁徙,把一城百姓全带走的那种迁徙。
    正中一员大将,看着白茫茫一片船帆,夸奖道:“恭喜平西伯,贺喜平西伯,短短旬月,就把关外50万百姓全部撤入关内,一人不损,不世之功啊。”
    被称平西伯的,就是受封伯爵之位、佩戴尚方宝剑的辽东团练总兵吴三桂。
    50万百姓,不投降建奴,一声令下,全部背井离乡、撤回关内,确实是不世之功。
    吴三桂抱拳道:“这都是督师大人督导有方,巡抚大人日夜操劳,高总兵坐镇山海关警戒,才得以将关外百姓全部撤入关内,一粒粮食不留给建奴。”
    “50万百姓,也已陆续妥善安置在滦州、昌黎、乐亭、开平卫等地,若单凭末将一人,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被吴三桂称为督师大人的,正是挂兵部侍郎衔的蓟辽督师王永吉。
    被吴三桂称为巡抚大人的,则是右都御史兼辽东巡抚黎玉田。
    被吴三桂称为总兵大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海关总兵高第。
    这四位,可是大明在辽东的大人物。
    辽东官兵、百姓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四人手中。
    甚至,整个大明的命运,也都掌握在他们四人手中。
    细细想来,其实,只是掌握在吴三桂一个人手中。
    蓟辽督师王永吉,官职虽高,但无兵无将。
    辽东巡抚黎玉田,手底下只有3000人马,还要仰仗吴三桂,才能自保。
    山海关总兵高第,一直唯吴三桂马首是瞻,没有吴三桂支援牵制,他也守不住山海关。
    辽东巡抚黎玉田看着熙熙攘攘的队伍,忧虑道:“平西伯,陛下让咱率兵勤王,至今已过旬月。朝中那些个大臣、御史、给事中,会不会不高兴,瞎上奏章,胡乱弹劾?”
    蓟辽督师王永吉呵呵一笑:“黎大人过虑了,这么多百姓撤回关内,史所未有。”
    “如果只是关宁军,咱们两日就能入京勤王。可关宁军走了,这50万百姓,就是待宰的羔羊,建奴一定不会放过。”
    “哨骑回报,多尔衮的八旗军,可是从锦州、松山堡、锦西、宁远、绥中……一路跟到山海关的。”
    “要不是有关宁军监视保护,他们早就动手了。”
    吴三桂愤愤道:“督师大人说得对,即使御史弹劾,我吴三桂也根本不惧。”
    “陛下要关宁军全体入关,末将若不带走官兵眷属,就对不起关宁军兄弟。”
    “关外无兵,建奴袭来,官兵眷属就将沦为奴隶,死无葬身之地。”
    “到时候,勤王之军军心不稳,打了败仗,更对不起皇帝陛下。”
    高第点头称赞:“平西伯说得对,有了这50万百姓,也将源源不断为关宁军提供充足兵源,关宁军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山海关总兵高第和吴三桂,一向惺惺相惜、情同手足、密切配合。
    二人联手打造了牢不可破的山海关----宁远防线,是一对生死与共的好兄弟。
    “哎......平西伯,你看,那是什么?”高第突然指着远处一骑快马,问道。
    “哎......好像是明军哨骑!”
    “哎……好像是六百里加急!”
    待那骑快马赶到城下,蓟辽督师王永吉算是认出来了。
    王永吉急忙带着吴三桂、黎玉田、高第冲下城楼。
    那名哨骑猛勒缰绳,滚鞍下马。
    似乎认识王永吉,连滚带爬扑过来:“督师大人......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啥事?”王永吉大惊!
    “蓟州失守......”
    “通州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