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婚约作废
作者:蜜橘飞飞   归凰最新章节     
    时至望安,见字如晤。
    阿城,半年以来,你音讯全无,可是北境有异动,边防吃紧?
    若如此,你忙于保境安民,我不恼。
    今夏,太液池内开出一朵双色莲花,一半鹅黄,一半柔粉,可惜你不在晟京,不能亲眼赏看。
    “殿下,殿下,大事不好,威北侯反了!”
    东宫曦迎殿,李嬅屏退侍从,坐在书案后写信,一等宫女浅黛疾步进殿,她跑了一路,气喘吁吁。
    “你从何处听来的?”
    李嬅将毛笔搁置在笔山上,她看向因浅黛掀动而晃荡的珠帘,从所未有地害怕。
    “殿下,陛下的秘使从北境归来,陛下雷霆大怒。婢子私下与服侍陛下的白公公打听,白公公说,威北侯私造龙袍,意欲谋反。”
    说着说着,浅黛结巴起来,“陛下,陛下要发兵北境,征讨,征讨威北侯。”
    听完浅黛之言,李嬅的双腿像是没了气力,她扶着书案起身,手也颤抖得厉害,平整信纸被她揉皱。
    李嬅险些就要跌倒在地,浅黛眼疾手快上前搀扶,“殿下,你要保重身子。”
    “浅黛,本宫要去甘露殿,本宫要见父皇。”浅黛在旁搀扶,李嬅面色煞白,神色迷惘,仿若失了六神。
    方才,她还在给秦子城写信,浅黛居然告诉她威北侯反了?
    秦子城是威北侯次子,若威北侯谋逆,那秦子城呢?
    “殿下,此时陛下正在气头上。”
    浅黛出言劝阻,李嬅甩开浅黛的手,失魂落魄地往大殿门口走去,浅黛赶紧唤来甘棠等宫女,“快,摆驾甘露殿!”
    李嬅去往甘露殿,晟文宗却并不愿见她,她跪在甘露殿外的青石砖上,从午后跪到月明星稀。
    晟文宗终是心软,命白公公请皇太女进殿。
    甘露殿内辉煌庄肃、熏香袅袅,李嬅行过礼,坐在御案后的晟文宗沉声道:“朕深知你与秦子城有婚约,更知你与秦子城的情谊,若你是来求情,不必开口。”
    李嬅直身跪在甘露殿内,一双美目泛出晶莹之物,“父皇,威北侯一生忠烈,屡立战功,秦家不会反,其中定有内情,求您宽限些时日,儿臣定会查明原委。”
    晟文宗一手扶额,按揉颞颥,“嬅儿,你迟早是大晟之主,怎可为感情失了理智?”
    “父皇,您相信儿臣。”
    李嬅许多年不曾在晟文宗面前落泪,晟文宗焉能不为所动,然而,他不得不为女儿的终身考虑,他道:“你与秦子城的婚约,作废。”
    李嬅始终相信威北侯的为人,她绝美的面容之上雨泣云愁,“父皇,求您允准儿臣查一回,莫使忠臣蒙冤。”
    “来人呐,送皇太女回东宫。”晟文宗扬扬手,白公公上前,恭敬道:“殿下,夜深了,您还是回吧。”
    “父皇,你不答应,儿臣便不走。”
    白公公搀扶,李嬅并不起身,晟文宗道:“太傅的尸身已寻回,为你授业解惑的师长,死在你要保的秦家人手中!”
    ……
    已是李嬅于甘露殿面见晟文宗后的第三日,出兵圣令公之天下,大军紧锣密鼓筹备,眼看就要出征。
    那夜后,李嬅又去往甘露殿数次,她的父皇却不再见她,她日夜忧心忡忡,熬得眼周乌黑。
    实在没法子,将手头政务交代给亲信官员后,李嬅做下一个大胆决定:她要亲自去北境,即便秦家果真谋反,她也要亲眼看见。
    她了解威北侯的为人,她与秦家三兄弟打过交道,她无法说服自己相信父皇的密探。
    倘若秦家果然有谋逆之心,她要秦子城亲口告诉她:她与他之间的回忆,于他而言什么也不是。
    左右母后高龄得子,她还有个年幼的胞弟,她若出事,父皇也不愁无人承继大统。
    “给老子上!”
    李嬅深夜微服出行,只带两个护卫同往,给北城门守门士兵看过令牌,她正要策马出城,城门却并未打开。
    忽地,她惊觉城楼上出现一排弓箭手,周遭士兵亦变换阵形将她一行三人包围。
    “宋鳌!你这是何意?”城楼上走出一个魁梧汉子,李嬅仰头质问。
    “殿下,得罪了。”
    回味宋鳌的话语,李嬅满目疑云。
    宋鳌往昔最是听命于她,否则她也断不会走北门出晟京。
    “宋鳌!殿下对你有提携之恩?你敢恩将仇报!”羽箭纷纷朝三人射来,罗笙拔剑护驾,愤愤难平,他一面以剑挡箭,一面仰头怒骂。
    罗笙在左,齐明在右,城门处的三十几个士兵也举着盾牌跃跃欲试。齐明灵活格挡,猛地一脚踢开一个士兵后,他亦朝城楼上骂道:“宋鳌!你简直疯了!”
    宋鳌命手下射出一批羽箭,竟只射死一匹马,宋鳌骂了一句“废物”。
    弓箭手再次拉弓准备,李嬅打伤一个士兵,用士兵的盾牌挡箭,朝城楼射出袖箭。
    袖箭直冲宋鳌脑门而去,宋鳌急忙蹲下,袖箭深入墙砖,宋鳌堪堪躲过一死。
    宋鳌的士兵分明是要对李嬅下杀手,李嬅呵斥道:“宋鳌,你绝非听命于父皇,说!何人派你来的!”
    “殿下不必知晓。”
    随宋鳌的声音一道而来的,是一批接一批的羽箭,头顶箭如雨下,周遭还有举着盾牌的士兵不断攻来,入耳的皆是尖锐铁器相接之声,可谓是一场殊死搏斗。
    纵使有宝剑护体,以少对多,李嬅的手臂还是被射伤,罗笙与齐明也各有伤口,空气中充斥着血腥味。
    三人的马匹先行一步后,齐明也终于被射中心口,倒在血泊中,“殿下,属下不能再保护您。”
    “齐明!”
    听见齐明最后的道别,李嬅打退拦路士兵奔向齐明,士兵们的血溅在她脸上,她还未来得及为齐明好好哭一场,一支羽箭已瞄准盾牌未护住她的方向而来,罗笙只顾护主,忽略朝他自己射来的羽箭。
    三支羽箭射中罗笙后背,罗笙吐出一口血,也支撑不住了。
    这是黑夜,即使城楼上映下灯火,血液也看不出白日那般的鲜红颜色,但,李嬅可以想像出倒在地上的齐明与罗笙是何等凄惨。
    李嬅哭红了眼,孤立无援地奋力挣扎,城楼上的宋鳌幸灾乐祸道:“殿下,你还是束手就擒吧!”
    ……
    暗牢内透不进半点光线,若非有铁架上的火盆,简直要伸手不见五指。
    暗牢说大不大,说小亦不小,鞭、刀、杖、铁制的笼、带刺的凳等刑具一应俱全。此时暗牢略显寂寞空旷,唯余东南角的水池内有一人影。
    水池长宽皆是五十步,正中有一刑架,刑架上用麻绳绑着一位姑娘,姑娘年芳十九,姓李,单名一个‘嬅’字。
    她,终究未能走出北城门,未能去往北境。
    他们变着法折磨她,如幽冥世界般阴森的牢房,她也进过数间,这回,轮到水牢了。
    昏昏沉沉浸泡在池水中,辨不清白日,辨不清黑夜,全然与外界断了联系。李嬅仅能得知的,也是他们希望她知晓的消息。
    比如,约莫是昨日,有个狱卒对她说:“年号早就不是嘉和了,如今是庆隆元年,先帝驾崩,留遗诏曰:废皇太女李嬅,传位于雍王李嵩。”
    “殿下,可想明白了?”
    牢门从外开启,那人又来了。
    他是先雍王,即当今晟帝的亲信,官拜左金吾卫大将军,他正处而立之年,名唤江振。
    “怕殿下嫌弃,水牢内的水,臣可是特意命人换了干净的来。”江振闲庭信步地往前走着,嘴角含笑。
    李嬅缓缓抬眼,看见江振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只觉晦气,她讽刺地一笑:“你这拥立新帝的大功臣,可是越发神气了。”
    “多谢殿下夸赞。”江振眉梢微挑,笑道:“莫不如,殿下说出传国玉玺的下落,算作给微臣的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