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出生地
张希院士,1965年12月出生于辽宁省本溪市本溪县,籍贯湖南长沙。
本溪县,全称为本溪满族自治县,它地处辽宁东部山区,太子河上游,东与桓仁满族自治县、宽甸县相邻,西与本溪市明山区、溪湖区、南芬区及辽阳市接壤,南与丹东市毗邻,北接沈阳市、抚顺市。
本溪县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周朝时本溪县境内属幽州。
战国时期,燕国置辽东等5郡,本溪县境内属燕辽东郡。
秦统一中国后,境内属辽东郡襄平县。
此后汉、三国、西晋等朝代,境内一直属辽东郡或其下属的行政区划管辖。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清朝廷正式批准设置本溪县。
本溪县设置后,始属东边道尹公署管辖,后直属于奉天府,1907年直属于奉天省。
民国时期,本溪县先后经历了奉天省、辽宁省、伪满洲国等不同的政权统治。
1952年,本溪县建制撤销,其所辖的9区1镇并入本溪市,作为市郊区。
1956年,国务院批准恢复本溪县建制,后本溪县一直隶属于本溪市管辖。
1989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本溪县,设立本溪满族自治县,延用至今。
本溪县是满族聚居地之一,满族文化底蕴深厚。
满族的传统习俗、语言、服饰、建筑等文化元素在本溪县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满族的传统节日、婚礼、祭祀等活动,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此外,本溪县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如朝鲜族、蒙古族等,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景观。
出生地解码
张希院士出生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出生地对他后来成为院士可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本溪是一个工业城市,矿产资源丰富,化工产业发达。
张希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可能耳濡目染,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产业环境让他更容易接触到与化学相关的产业和知识,为他日后选择化学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
本溪县可能拥有一定的教育资源,为张希早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有网友提到张希毕业于本溪市一中。
重点中学往往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他张希在学术道路上的早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辽宁省拥有多所优秀的高等院校,整体的学术氛围和教育资源,可能对张希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影响。
东北地区人民具有坚韧、刻苦的精神特质,这种文化传统可能对张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他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使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基础化学的研究中,不断取得学术成果。
辽宁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氛围可能培养了张希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使他在科学研究中能够不断突破传统思维,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院士求学之路
1982年9月,张希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本科,1986年7月毕业并获得吉林大学分析化学理学学士学位。
1986年9月,张希考入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硕士研究生,1989年7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同年9月,张希作为吉林大学化学系—德国mainz大学有机化学所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师从沈家骢院士、h. ringsdorf教授。
1991年8月—1992年11月,张希在德国mainz大学有机化学所学习。
1992年12月,张希获得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张希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张希在吉林大学化学系的本科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化学专业基础。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本科阶段的系统学习使他对化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有了全面的掌握,为后续的深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吉林大学作为一所优秀的高等院校,拥有严谨的教学体系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这样的环境中,张希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这对于他日后在科研道路上的不断前进至关重要。
张希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理学硕士研究生阶段,使他在化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等方面。
这一阶段的学习让张希对化学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为他日后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
研究生阶段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强调科研能力的培养。
在导师的指导下,张希参与了科研项目的研究,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
这一系列的科研训练使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他日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希作为吉林大学化学系—德国 mainz 大学有机化学所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这一经历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化视野。
在德国的学习和交流,使张希能够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科研理念、先进的实验技术和优秀的科研团队,了解到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这种国际化的视野对于张希日后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使他能够在国际化学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
张希在德国的学习期间,他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进行了交流和合作。
这不仅提高了张希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更让他学会了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开展科研合作。
这种合作精神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于他日后参与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组织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帮助。
张希获得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标志着他在化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博士阶段的学习和研究中,张希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为他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希师从沈家骢院士、h. ringsdorf 教授,使他得到了优秀的学术传承。沈家骢院士是我国着名的高分子化学家,在高分子化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学术思想和科研精神对张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h. ringsdorf 教授也是国际知名的化学家,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他的指导和帮助使张希能够在国际化学领域中迅速成长。
院士从业之路
1992年12月,张希获得吉林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
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3年1月—1994年12月,张希在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跟随邹广田院士进行博士后工作。
1997年,张希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张希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张希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隶属于化学部。
2008年—2014年,张希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
2013年—2014年,张希担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
2018年12月13日,张希被任命为吉林大学校长。
从业之路解码
张希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张希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从讲师逐步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一过程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也为他的科研工作培养了后备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张希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思考,教学相长,促进了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
张希在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跟随邹广田院士进行博士后工作。
重点实验室拥有先进的设备和良好的研究环境,为他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这期间,张希能够深入研究超分子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他在学术界赢得了声誉和影响力,也为他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希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这是对他在学术上取得的成绩的认可,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科研资源和资金支持,使他能够更加专注地开展研究工作。
同年张希担任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成为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进一步提升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张希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工作,清华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高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机会。
在这样的平台上,张希院士能够与国内外的优秀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接触到了最前沿的研究课题和方法。
在清华工作期间,他提出了超两亲分子新概念,建立了四种可控超分子聚合的新方法,以超分子策略实现了自由基活性的调控等。
这些创新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高分子领域的研究进程,使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张希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这些学术管理工作,让他不仅在科研上取得成就,还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管理经验,提升了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使他能够更好地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团队的建设。
张希担任吉林大学校长,回到自己的母校任职,使他有机会将自己在学术上的成就和管理经验回馈给母校。
他能够以更高的视角和更广阔的视野来规划学校的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学校的人才发展体制改革,为吉林大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院士科研之路
张希院士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超分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交叉领域。
张希院士提出超两亲分子新概念,这一创新概念在超分子化学与胶体界面化学之间建立了新的桥梁,实现了可控的分子自组装与解组装,为制备新型功能超分子材料和器件提供了新的基元及途径。
张希院士建立多种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包括基于主体增强非共价作用的超分子聚合;自分类识别驱动的超分子聚合;超分子单体的共价聚合;
超分子界面聚合等。
这些方法丰富了超分子聚合的理论体系,还可用于制备可降解和自修复材料,推动了超分子聚合物领域的发展。
张希院士制备出含硒两亲性嵌段高分子,并且他所制备的这一系列高分子具有灵敏的氧化、还原和射线响应等特点,为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提供了新的选择。
张希院士发展了基于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界面分子组装方法,并用以制备有机薄膜材料和功能表面,为构筑有序分子薄膜和实现多种构筑基元的有序组装提供了有力工具。
张希院士基于单分子力谱技术,深入研究了超分子体系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相互作用,为从单分子水平认识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及组装驱动力提供了实验依据,有助于揭示超分子组装的深层次机理。
科研之路解码
张希院士在超分子化学与高分子化学交叉领域的众多研究成果,对他当选院士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首先,张希院士提出的超两亲分子新概念是开创性的成果。
这一概念架起了不同化学领域间的新桥梁,展现出他卓越的创新思维,在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奠定了他在学术前沿的地位。
其次,张希院士建立了多种可控超分子聚合新方法,它不仅深化了超分子聚合理论,还在材料制备方面展现出巨大应用价值。
这些成果让张希在化学领域的影响力显着提升。
最后,张希院士制备含硒两亲性嵌段高分子,为生物医用材料开拓了新思路,体现了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应用价值。
张希在界面分子组装方法的发展和单分子力谱技术研究方面,展现出他对实验技术和基础理论的深入探索。
这些成果共同表明张希在化学研究中的深度和广度,使他在学术界脱颖而出,赢得同行认可,最终助力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后记
张希院士出生于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当地浓厚的工业氛围及文化传统,或许种下了他对科研探索的种子。
求学之路中,从吉林大学本科到硕士、博士阶段,一路扎实积累专业知识和联合培养经历,更是拓宽了张希的国际视野,培养了他的科研能力,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
从业后,张希先后在吉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从讲师成长为教授,参与重点实验室工作、获得基金资助等,不断提升他的学术影响力。
科研上,张希取得的诸多创新性成果,如他提出超两亲分子概念等,让他在学界声名渐起。
以上这些因素共同助力他一步步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且在化学领域绽放光彩。
温馨提示:下一位院士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