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南征?西征!
作者:葛三   争霸水浒这系统功能有限最新章节     
    大宋境内,风雨飘摇。齐国境内~
    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也不是很好就是了。
    只能说,这还是个看天的世界,生产能力越低下,社会组织架构越原始,对天灾的抵抗能力就越弱。
    一县之地,一场大雪,冻死个几百人,实在是正常的很。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从这个排名也能看出来,保暖御寒的重要性。
    王烨不想这个事情在自己的认知中,也变得正常,一直以来,也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棉花。
    产量不高,便一直在扩大种植规模,也在培育高产的种子。
    “咱们治下,山地多,这棉花虽然产量不高,但是对土地要求不高,许多地方,都适宜种植。如今冬衣大体是够的,张家口冻死人之事,是臣失察,非是各处衙门做事不用心,也未有多处冻死人的情况。”赵鼎叉手道。
    “嗯,冻死几个还能理解和接受,只要不是常态便可以。”王烨道。
    哪怕是后世物资基本充足的情况下,每年也会有喝醉酒冻死的情况,再加上小冰河时期,说道这个···
    “国师说,今年大寒,来年应该会好一些。”王烨道。
    实际上罗真人说的比这个更多,结合王烨的认知,小冰河时期实际已经过去了,真正的小冰河应该是唐末五代到宋初,根据《灾异志》记载,长江以南的福建路甚至亚热带的两广地区都能万里飘雪的。
    而如今,长江以南冬季结冰的情况还有,但是没那么严重了。
    因为没有准确的天气变化记载,很多时候,都“天大寒”“岁寒,冰封千里”这种相对描述,也没个准数。
    只据数十年的史料记载,分析现在整体已经处于,天气回暖的过程中了。
    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偶尔还是会有比较冷的年份,对比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还是会冷一些。
    “辽东平原千里,土地肥沃,若是能暖一些,倒是可以开垦更多田亩。”赵鼎道。
    现在的辽东,还是以畜牧业为主的,齐国治下,固然是原本的宋国百姓居多,但是也有不少渤海族、契丹族、高丽族,这些人也不是都会种田的。
    于是便有这么一拨人,在辽东这地方养牛羊和马。
    齐国官办的马场,便在辽东有好几处,这里负责养马的,有齐国官衙一份薪资。
    “能种粮食肯定要种粮食的。”王烨笑道。
    如今的齐国,京东东路有百姓四百六十万;河北两路,有百姓八百一十万;燕云地,有百姓六百万;辽东路,有百姓四百万;高丽半岛,有百姓七百万;日本四岛,有百姓六百万;吕宋岛和琉球岛,有百姓四百七十万;
    合计百姓,已经是四千万了。
    只是齐国统计丁口和历朝历代都不太一样,齐国统计的不是成年男子,也就是丁,而是统计的口,也就是无论男女老幼,都是统计在一起的。
    合计超过四千万的百姓,未成年差不多占了四分之一,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
    只说成年百姓,也有差不多三千万了,这么多人供养着齐国如今差不多四十万精兵,压力不大。
    这也是如今这几年,文官愈发牛逼的一个原因,税收高了,然后还都花在了地方建设上,话语权自然是越来越高的。
    说回这人口分布,也能看出来,这其中辽东是面积最大的,有近百万平方公里(包括了东西伯利亚和内蒙古部分区域),比两河路合在一起(十二万平方公里)大四五倍,而且还多是平原,但是人口是差了太多的。
    这么多百姓,自然需要足够耕种的土地。
    如今各处人口虽然不算饱和,但是也差不太多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想再大规模的增加人口,或者缓和未来的人口矛盾,开发辽东,势在必行。
    “河北两处,因着黄河泛滥,不复当年沃土,若是能整治得宜,河北地安置千万百姓总是无碍的。”赵鼎道。
    这也是为什么河北地和山东进行退耕还林,以及配套的相关的黄河治理、水利建设种种工程,大张旗鼓的推进,一直没有放缓的原因。
    每次黄河改道,都会有良田损毁,如今便是让这些地方重新变成良田。
    “黄河必然是要治理的,不然河北地乃至中原地,都不会安生。”王烨道。
    王烨对历史没那么清楚,但是知道两个名词,一个叫黄泛区,一个叫夺淮入海,曾经的母亲河,因为人类的索求无度,已经开始耍脾气了。
    而现在,大概是治河最后的机会了。
    “黄河之水,携着黄土高原大量泥沙,堆积于下游河床,致使河床上升,早晚成地上悬河,一朝水汛,冲破河堤,便是滔天祸事。”赵鼎皱眉道。
    如今的赵鼎,统领天下政事好几年,对黄河治理,自然也是慢慢的就懂了。
    “黄河治理,非是朝夕可成,我也不是很懂,只是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总是会有点用的。”王烨道。
    有限的知识,只是知道耕地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黄河水中的沙土,大概就是水土流失的最好样板。
    而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我等于黄河模型中做过试验,植树造林,确实能减缓黄河水中泥沙堆积的问题。另外,还需束水,便是让黄河更窄,如此水流更快,便能携带泥沙入海,削低河床,大方向上,便是如此,应该是不错的。”赵鼎解释道。
    实际上的黄河治理,自然不是这么简单的,还有诸多问题,比如下游引黄河水灌溉随意,浪费严重之类的问题。
    还有干旱等导致黄河水少,沙子多,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现在的河北水利建设,便有灌溉的规划,是一整套细细研究过的方案,效果如何不说,最起码是在认真做事的。
    “只是···”赵鼎看着王烨,道:“陛下,光咱们这般,是治理不了黄河的。”
    王烨一愣,明白了。
    黄河上游在西夏,中游在大宋,这在下游使劲,可不是治理不了黄河吗。
    你看,世事便是这么的离奇,本来是来聊治下百姓过冬的问题的,就突然的就转到了一统天下的话题。
    离谱又自然而然。
    “元镇兄,你也觉得,是时候攻宋了?”王烨问道。
    “不觉得,大宋在咱们新任赵官家的带领下,一天一个样,此时攻宋,不妥当。”赵鼎道。
    一天一个样是个神奇的形容词,不考虑引申意的情况下,很贴切。
    当外部有矛盾的时候,内部矛盾会被压下,就新官家这种折腾,谁能保证折腾结果什么样?
    万一真让他借势整治朝纲了呢?
    相反,要是没有外部压力,那估计这赵官家还能玩出更花的操作出来。
    最起码有许贯忠在,这靖康六贼传首四方的时候,总是要出点事的。
    王烨点点头,意思是明白了,可以适当的给咱们这位新官家上上难度,但是不要真的动手。
    适当的压力,可以让新官家保持折腾的状态,又不至于爆种~
    “所以,元镇兄,咱们是要打西夏?”
    “嗯。”赵鼎点点头。
    “师出何名?”王烨问道。
    “理由有三。”赵鼎竖起三根手指头。
    “一是破坏黄河上游水土,以至下游水旱灾频发,这是西夏之过;
    二是当年争大同,西夏害我将士性命,报仇雪恨,乃是正义之师;
    三来,李仁爱和耶律南仙二人死的蹊跷,陛下已立耶律骨欲为妃,代表娘家领兵问问情况,有何不可?”
    耶律南仙是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族女,封成安公主。
    耶律骨欲是天祚帝亲女儿,这要是说代表娘家,那也能强行说的过去。
    “如此甚好。”王烨道。
    这世界到底是讲实力的地方,弱肉强食规则之下,理由只是块遮羞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