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汇聚在自由法国军旗下的战士,又有几个人贪生怕死呢?
有总指挥身先士卒做榜样,志愿者轻而易举地就招满了,来自本土的法国士官尤其多,甚至有的士官为了自己加入突击队,直接命令部下不得参加。但是德内尔不可能抽调太多士官进入这支名为突击队、实为敢死队的队伍,所以他还是将一个军士长和四个士官赶回了原部队。
即使这样,突击队还超额了。
“按照年龄排吧,先退回那些年龄不到二十岁的,不够再继续往上遣返。”
如此一来,被勒令退出突击队的士兵也无话可说了。而大部分士兵都出于18岁到23岁之间。20岁以下的士兵退出之后,突击队一下子就剩了37人,正好是一个排的兵力。
…………
“米勒,咱们从战争爆发一来就一直在一块打仗,我对你很放心,你要随时做好接替我指挥的准备。”
“明白,上校。”
换上钢盔的德内尔点点头,翻过身来对同样趴在他四周的士官们说,“你们也要注意,一会烟雾弹打响之后,我们就要冲锋了,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停下来。因为有烟雾弹嘛,子弹找上谁完全随缘,米勒军士长和我都被放倒也不是不可能,你们到了那边如果没有人第一时间指挥,就要负起领导责任来。”
“明白,上校。”“明白。”
“宁可多个指挥,强过没有指挥。”德内尔和善地看了看这些年轻的士官,像一个基层军官,甚至一个长辈,而非一个上校一样祝愿道,“祝你们好运!”
“您也是!”“祝好运,上校!”
时间已经接近九点二十,气温再次上升到接近40摄氏度。虽然德内尔戴着船形帽,他的头皮依然能感受到从被烈日晒得滚烫的钢盔上传来的温度。在如此高温下,受罪的又岂止是头皮一个部位?不过这样的痛苦很快就要结束了。
“还有两分钟。”
德内尔说完,便像上次大战的军官一样,从领口处捡起铜哨放到嘴上叼着。谁知哨子嘴才刚碰到嘴唇,他就像吐痰一样把哨子吐出来了:“他妈的,烫死了!”
这个小插曲立刻让士兵们发出一阵哄笑。
德内尔也不打算吹冲锋哨了,等到第一发迫击炮炮弹穿膛而出、在那二百米空地上爆出第一团烟雾的时候,他便从身边抓起步枪一跃而起,同时下达了养子罗贝尔的生父李凡特·克吕尔少校在1916年那个早晨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
“战士们,高卢的孩子们!为了法兰西!进攻!”
其余三十七名官兵立刻起身跟随——尽管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并不是“高卢的孩子”。
他们身姿矫健、刺刀闪亮,无畏无惧地冲进了漫天的烟雾和黄沙中。意大利人的机枪发出嘶吼,迫击炮弹也纷纷落下,虽然因为烟雾弹的因素,这些枪炮都没个准头,但还是有人被流弹命中,倒在了冲锋的路上。随着意大利人反应过来,机枪的子弹和迫击炮弹也越来越密集,就像是要将这支突击队完全吞没一般。
不过所有的战士们斗志依然坚定,因为在爆炸声的间隙,他们还能听到戴泽南上校发疯一般的呐喊:“为国罹难!!”
谁也想不到,往常随和冷静的戴泽南上校居然会发出这种狂热如圣战者的声音。但是德内尔自己知道,这样的怒吼何尝不是二十年所有折磨和自我拷问最彻底的爆发呢?
就让一切都在今日做个了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