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天赋
作者:软心饼干   穿越我在古代打猎养家最新章节     
    李氏要拦,被姜有田一瞪:“你们都在屋里老实待着,哪儿也别去。长顺去请你祖父。”
    李氏早就盼着看姜有芳好戏,哪能不去,叮嘱好陈氏看好几个孩子,自己也颠儿了出去。
    原来贾小郎落榜后,沮丧着脸回家一说,贾家一脸愁容,只贾二郎高兴,男儿都有一颗驰骋疆场的心,以前招兵,贾母根本不放行。今年强制征兵,正好圆了他的梦,家里不缺钱,他不会读书一样也能建功立业。
    姜二郎当即表示他要去。一番商讨,定下来两人个,贾二郎和贾小郎。
    姜有芳不在家,回来听说贾二郎要当兵,气的对家里所有人摆脸色。等回了自己屋就开始指责贾二郎对她们娘俩不管不顾。
    贾二郎对她已经生了嫌隙,没了以前让着的心思两人对骂起来。
    可姜有芳白瞎了刘氏对她的好,没学会刘氏骂人的功夫,学了一手姜老头砸东西的毛病,桌椅茶盏,乱砸一气,俩人你推我搡,等贾家老娘赶过来劝架时,贾二郎已经倒在了碎瓷片上,脸上脖子上挠了好几道不说,脑袋后头还被割开了一条血口子。
    贾家气惨了,当初想让小儿子沾大舅子的光,惹了一身骚,还差点牵扯上了人命,想攀上姜有善才知道姜有芳和姜有善家是仇敌!
    姜有芳还闹,以为她还能像以前那般拿捏贾二郎,两人半夜狠狠抓扯了这一番让贾二郎生出了反骨,老子要去建功,不要这烂婆娘!
    今天贾家来了一大帮子人,也没咋呼,贾二郎他娘直接把休书甩到姜老头身上,揪着姜有芳的脸一顿猛抽。
    “休了你这个害人精!叫你害我儿!”
    贾家大嫂也挺能白话,趁着贾老娘动手的空当,跟旁边看热闹的村民一顿语言输出,把姜有芳嫁过来后的嚣张跋扈添油加醋的一通说。
    村里人本来就看不上姜家,乐意听个热闹,没一个拉架的!
    贾家来的人多,姜老头根本拦不住,眼看着姜有芳的脸被打得跟猪头似的。刚清醒过来的姜老头,被气得一口气没上来,直挺挺就倒了下去。
    贾家老娘吓了一跳,她只为给儿子出气,没想把人整死。姜老头一晕立即收了手,放过了姜有芳:“呸,扫把星!我贾家娶了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骂够了姜有芳,贾家老娘放话:“这害人精不敬公婆,不侍奉丈夫,打伤了丈夫,我贾家没揪着高官抓她已经仁义,现在是把她退回来,这跋扈的儿媳妇不要了,嫁妆呢,一份不少全在这儿,但我家的彩礼,年前挂给那杀人犯的田折成的银子,也得给我一分不少的还回来!”
    说完这些,贾二郎老母缓了一口气:“我贾家也不是刻薄,知道她没钱,愿意两厢折在一起,这扫把星欠我家十八两,这钱我全当看在孙女的面子上不让她还,但以后这扫把星不准出现在我家门口!”
    本来看好戏的李氏听到此,气的脸一黑,蠢货小姑子嫁出去两年被人当破烂扔自己家了。嫁妆银子都抵给那杀人犯欠下的债,没这么算的!
    李氏冲过来,拦住贾家老娘:“债在哪儿,你把人退哪儿去!欺负我家没人......”
    村里人没一个帮着姜家的,贾家老娘丝毫不惧:“我等你报官!”
    哗啦哗啦,贾家人对着李氏一阵推搡,李氏孤掌难鸣,截不住贾家人要走,最后只留下一地鸡毛。
    姜老头在姜有芳呜呜的哭声中悠悠转醒,父母俩搀扶着进了正屋。
    李氏气的嘴上长泡,拍着大腿痛哭,姜有芳退回来她家吃亏啊!
    ......
    姜有善家,一场热闹后已经回归平静,姜有善继续忙活他的粮食,姜明姜雷接着去各自学堂,姜雪跟在阿翠跟前学厨艺。
    对于姜雪,姜月和她深入谈过一次,两年的时间,这个曾经像个炮仗的小姑娘长大许多,不会动不动就跳脚,迷恋上了做菜做糕点,每日跟着阿翠在灶房鼓捣各种吃的。
    等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来,地里活做不了了,武大终于有了机会进了灶房,主家都在种地做饭,他岂能闲着!
    他要烙饼,和面发面,擀成围片,刷上油,撒上盐末葱花,卷好擀圆,上锅烙至金黄。
    “小姐,你尝尝?”
    姜月:葱油饼?没想到你真会做饭,做的挺好吃,再做点你们南方郡的汤喝喝。
    武大憨厚一笑:“仆不敢瞒小姐,仆从小就是农仆,翻地起垄收粮,冬天都在碎土坷垃。不,不太会做饭。”
    姜月点头:“晓得,这身高就是证据,做农活压的嘛。那你怎么会烙葱油饼?”
    “仆也不知道,逃荒路上,有好心人给过一块饼子,仆吃着真好吃啊,吃完就觉得自己也会做......”
    “所以你这次头一回烙饼?”
    姜月撇眼瞧了瞧他,一脸憨厚,莫名想到了武松的哥哥武大郎,烙饼的天赋对于同名的武大郎与生俱来嘛?
    天赋,这就是天赋!
    武大嘿嘿一笑:“仆也觉得......仆想每天早上烙饼给大家吃,成吗?”
    “噗!”姜月忍不住笑,“行行行,我没意见,你跟阿翠讲就好!”
    腊月,有消息传出,四皇子请兵攻打南都郡,国朝应允,这是好事,皇子带兵,士兵士气高涨,收复疆土,利国利民。
    与此同时,百姓之间又流传着一条不好的小道消息,明年田税要加一成。
    又临年关,粮价蹭蹭往上涨。
    姜月赶着车悠悠出门,回来拉了一车粮食。
    姜有善惊:“月儿,咱家粮食够吃。粮价贵了你怎么还买粮食。”
    “嗯,不够,我再去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