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路权
作者:狂人啊Q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最新章节     
    左宗棠的奏折没有被批,朝廷下旨让他谨守两江。
    左宗棠奉诏,甚至觉得朝廷说的也有道理,俄军四十万,十几万被歼,二十多万被围,全歼俄军之后,直取北京,黄河以北恐怕都没有战事了。伪汉要取天下,下一步是入关中,下江南。关中有四塞之固,无需过于担心,反倒是长江之险,如今似乎没那么险了,他留守两江,也是一场恶战。
    只是左宗棠还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感觉伪汉这次还会退出去,就算他答应了,也不会留守北京。
    “是否太过于在意洋人了?”
    左宗棠偶尔会站在伪汉的角度想一下。
    伪汉这几年不攻打大清,无非是怕洋人干涉。以左宗棠的理解,无非是多给洋人一点好处,他们也就不会多管闲事了。为什么伪汉皇帝想不到?
    ……
    “李鸿章那边怎么说?”
    西京的慈禧已经慌了,二十万俄军被困榆关,大势已去啊。她立刻就开始让李鸿章跟伪汉,不,大汉礼部密商,看看能不能办个和局。焦急的等了一天,小太监终于拿着电报进来了。
    “李中堂说,怕是要赔点银子。”
    慈禧大大松了口气,赔点就赔点吧。
    “让李鸿章好好办差,别怕花银子。我天朝富有四海,区区银子还花得起。”
    慈禧颇有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觉悟。
    “李中堂还说,铁路怕是要保不住了。”
    “铁路?哪条铁路?”
    “他们要修的铁路。”
    “他们要修,就让他们修,只要肯退兵,怎么修都成。”
    ……
    李鸿章派了密使跟王圆接触,不出所料,我大清第一个反水。
    现在也清楚了,大清上下始终都没有达成共识,靠的是清流的支持和慈禧的独断,才敢打这一仗。慈禧得到了法国、俄国和日本三国公使的保证,战后俄军肯定撤军,她这才敢让俄军入关。
    李鸿章和左宗棠始终是反对俄国从伊利铁路进北京的,拿出假途灭虢的典故劝说,但慈禧一意孤行。她觉得这是最好的机会,满清权贵也都支持她,不支持不行啊,收复辽东是政治正确,谁敢说彻底放弃辽东?那可是八旗的龙兴之地,努尔哈赤可在那里埋着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是旗人,汉人的天下要是让汉人又拿回去了,会有什么下场?曾经占有过这大好江山的女真人去了哪里?契丹人去了哪里?更远的鲜卑人?匈奴人?全都没了。下场最好的是蒙古人,那是因为人家守住了祖地。
    可谁能想到,俄国人那么不经打。他们的公使一再表示,只要俄国大军能进来,根本不用担心打不过区区大汉。他们可是连英国都打败了的俄国勇士。法国人也十分傲慢,吹嘘法兰西的勇士战无不胜。
    开战之后,法国人确实打退了伪汉,让慈禧狠狠兴奋了几天,甚至几个月。可山海关一开战,局势就急转直下。
    “太后。恭王爷求见。”
    慈禧刚刚从李鸿章那收到放心的消息,恭王爷求见的报告让她皱眉,她担心恭王爷不愿意求和。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
    “俄国要增兵。”
    “增几多兵?”
    “三十万。”
    俄国增兵三十万,慈禧还是没信心,四十万现在都被人打败了,再来三十万又能如何。
    “能劝他们别来吗?”
    “恐怕不成。有约在先,俄国可以用大清的铁路运兵,直到打完仗。再说了,他们现在有二十万人被围了,增兵也是为了救援,应该没有二心。”
    “那就这么办吧。”
    慈禧突然觉得和谈是不是准备的早了,这俄国人再来三十万人,法国人也有三十万,加上日本那二十万人,现在可有一百万大军了。
    ……
    “陛下。沙皇公开表态,要增兵三十万。”
    刘勇强也收到了沙皇要增兵的消息,俄军山海关大败,在欧洲引起了哗然,沙皇不得不公开表达了强硬态度,要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
    “增兵?给我围点打援?”
    现在这局面,俄国人就是再来四十万人都救不了榆关的俄军。已经被机枪战壕围死的俄军,注定只有一个命运:走进战俘营。
    这次没那么容易走出去了,不给一笔赔偿,沙皇一个人也别想带走。
    “陛下。是不是可以考虑跟列强相商,多要几个省了?”
    “你去谈吧。”
    一统天下是迟早的,外国干涉也是必然的。这场胜利后,法国、俄国就失去了干涉的资格,只有英国需要安抚一下。
    直接打进西安,恐怕会招致英国的反对,而且俄国人恐怕瞬间就能吞并新疆。英俄甚至会因此合作,不,英国肯定不会跟俄国合作,在俄国吞并新疆的情况下。
    但我不能拿新疆做赌注。
    刘勇强暗自分析。
    盘算着该吞并哪里,云南肯定能收入囊中,这是战前英国就支持的。
    英国对云南野心很大,但不是领土野心,主要是利益。几年前,英国人就派遣193名印度殖民地官员走访云南,提前跟清廷沟通好,派翻译马嘉理从上海去云南接应,实际上是让马嘉理从上海一路探到云南。因为第一次有沟通,清政府安排的很好,云贵总督派人带路,马嘉理顺利来到云南,并经云南去了缅甸。
    可返回的时候,他没有通知清政府,带了几个向导到处窜。跟当地人起了冲突,蛮横开枪打伤人,结果被当地民团打死,首级悬于曼允城墙上。得知消息,印度官员迅速逃离。之后英国开始给清政府施压,签订了《烟台条约》。而法国在这件事中也很积极,甚至提议跟英国联合在组建英法联军远征一次。英国这次反而不同意了,自己争取到的利益,不愿意跟法国分享,最终拿了一点好处,散了。
    英国人对修一条通往云南的铁路,比任何人都更急迫。所以可以支持大汉夺取云南,这样他们就能通过云南进入四川等内陆地区,打开一条黄金路。
    这次战后,云南肯定是要收复的,但打了这么大一场仗,只收复一个云南,就太亏了。
    两江肯定不行,英国人视长江为禁脔,解放战争时期,紫石英号为什么要停在长江,不听新中国命令离开,就是试探新政府对长江的态度,同时展示英国在长江的特权。
    北直隶的话?英国应该不会反对,但俄国人肯定会玩命。欧亚大铁路的终端可是天津,俄国人好容易用这条铁路彰显了陆权,将黑海和圣彼得堡打造成了欧洲对东亚贸易的中心,是不可能接受天津被其他势力染指的。
    刘勇强算来算去,发现只有山东比较容易收取,不至于招到列强的激烈对抗。
    当然,在英国支持下,抢夺北直隶也是可以的,俄国人的态度,刘勇强向来不太在意。但惹恼了这头北极熊,他们可能会从别的地方下手,比如加紧入侵新疆。这是刘勇强不想看到的。
    刘勇强的谨慎,让他现在即便包围了二十万俄军,依然不打算彻底惹怒俄国。因为俄国人还有更大的动员能力,三十万绝不是极限,他们的常备军就有78万。他的目的是歼灭二十万俄军,然后迫使对方谈判。
    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彻底打赢这场战争的,能通过谈判结束战争,并收取几个省份,这是最好的结果。逼这几个国家死战到底,那就打成了一战,犯不着。他还打算让欧洲人来一场几百万人的持续流血战争,好从中渔利呢,他可不想亲自下场。
    谈判的提议比刘勇强预想的还要来得快,由德国出面斡旋,法俄都表示愿意和谈。不过开价不低,法国要整个越南,俄国要欧亚铁路。
    俄国可以不要新疆,但想要这条铁路。
    这个要求,别说刘勇强不答应了,英国人都不可能答应。至于法国要的越南,那也是做梦。
    初次接触,连大方向都谈不拢,还是只能打。
    十二月中旬,北直隶飘雪,俄国人等来了他们的盟友,接着开始突围。
    此时俄国人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屠杀!
    机枪堑壕终于露出了残忍的獠牙,吞噬着一个个奋不顾身的俄罗斯勇士的生命,那一声声乌拉在机枪的嘶鸣中是那么的无力。
    刘安还是没有参与这场战斗,他的骑兵一直向前,直奔北京。
    北京还驻扎着几万俄军,这里是俄国人的后勤基地,大量的弹药储存在这里。
    到了北京附近之后,发现沿线的俄军多了起来,从北京到天津,沿途火车站都有俄军把守。
    尝试对北京进行攻击,没有成功,立刻奉命撤退。刘安的部队属于第二骑兵军201师,1个骑兵军3个师,总计4万人。这次一路战斗,就属他们打的辛苦。俄军溃退之后,第二骑兵军就不断奉命迂回拦截,虽然不可能做到,但这一次次迫使俄军冲击他们预设的机枪阵地,所以战果也是他们最辉煌。
    多次打溃哥萨克骑兵已经无法引起他的兴奋了,倒是有一支八旗让他留意到了。最初碰到八旗骑兵的时候,还挺兴奋,冲上去远远放枪,对方就溃逃了。第二次的时候,竟然碰了钉子。追击溃逃八旗的时候,侧翼出现了一支三千人左右的八旗骑兵,大意的冲了过去,结果对方竟然也装备了少量机枪,采用跟汉军骑兵一样的战术,让刘安的部队吃了个闷亏。
    这时候才想起来,有一个叫恒奇的汉军前骑兵军官叛逃到了清狗一边,帮清狗练了一支新军。
    可惜还是太少,这次跟俄军一起战斗的八旗不到两万人,除了这三千新军,其他都不能打。
    从北京撤退后,一路退守开平,在这里就地休整,等待下一步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