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们的封地很大,百姓也很多就是,在封地之内,韩玉就是主人。
韩玉不想这样,嫌麻烦。
这次连徐常都不答应了。
“那怎么行?你是陛下亲口封的王,岂能儿戏?
既如此的话,老臣建议不如就以小河村为中心,画下一块地方给你当封地就是,陛下以为如何?”
李存世笑着点头。
“徐爱卿此言也是朕之所想,两全其美,就这么定了,具体的由礼部去办。”
韩玉对此无可奈何,只好谢恩。
到了此时,正事也差不多聊完了。
“元正,去看看景润?”
“臣正有此意,有些日子没见他了,还有些想念。”
对此韩玉没有任何意见。
太子东宫,李景润早已让人收拾了一番,他已经得知自己恩师班师回朝的事情了。
对于韩玉的钦佩更是无以言表。
虽然他当韩玉弟子的时间不长,不过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母后,夫子什么时候过来?孩儿等不及了。”
不仅李景润,他的母亲吴皇后也在,对于韩玉,吴皇后也是好奇的紧。
她宠溺的摸了摸李景润脑袋。
“韩夫子正在和你父皇,阁老商议事情,等等,应该快了。”
又过了半刻钟左右,王忠的嗓门在外面响起。
“陛下驾到!”
“终于来了!”
李景润兴奋的叫了一声,连忙拉着吴皇后往东宫外而去。
太监宫女们齐齐跪下。
“孩儿见过父皇,阁老,夫子。”
看到他们三人联袂而来,李景润兴奋的小脸通红,过去依次行礼。
“太子殿下,这万万不可,您身份尊贵。”
以前不知道李景润的身份,现在知道了,韩玉是不太敢受他大礼的。
“元正,景润是太子不假,但更是你的弟子,喝过茶磕过头的。
尊师重道乃圣人之言,你如何受不起?”
吴皇后也走了过来,打量了一番韩玉后,同样笑脸盈盈。
“陛下说的不错,景润能拜入韩大人门下,是他的荣幸。
若是他有何不对之处,韩夫子只管教训就行。”
“哈哈,皇后快来,你不是早就想认识元正了吗?”
“臣韩玉,参见皇后娘娘。”
韩玉得知对方身份,立刻跪下来行了一个大礼。
关于这位贤后的情况,韩玉也听过一些。
“韩大人快快请起,您是朝廷的功臣,又是景润的老师,而今更是陛下亲封的一字平天王。
那就是自家兄弟,若是韩大人愿意,今后叫一声嫂子就行,千万别再行此大礼了。”
吴皇后亲自将韩玉扶了起来,脸上的笑容很真诚。
让韩玉产生了一股巨大的亲和感。
什么叫“母仪天下”,此前韩玉不了解,今日见到吴皇后,算是有了个初步认识。
“皇后说的对,你是一字平天王就是朕兄弟,今后叫嫂子就行。”
一旁的李存世也马上跟了一句。
韩玉摸了摸鼻子,感觉十分有趣。
此前,自己可是称呼他李叔的,现在却成了大哥,辈分彻底乱套了。
不过还是客客气气得劲叫了声“嫂子。”
“哎,真好,那我也叫你元正,快进去吧。”
韩玉的到来,最兴奋的莫过于李景润,一方面是思念。
还有就是,以后终于不用再瞒着自己身份了。
李景润身为皇子,李存世对他寄予了厚望,自小到大给他找过不少老师。
但老师归老师,太子少师归太子少师,这是完全两码事。
后者可是正一品官职,而且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将来太子登基,太子少师都会位极人臣。
甚至有不少都成为了宰相,在武朝便是首辅。
当然,韩玉现在的权力,就已经和首辅差不多。
非要形容的话,倒有些像昭烈帝在世时,诸葛亮,阿斗他们之间的关系。
李存世特意说了下,韩玉准备在今年元夕,举办万狮大会还有元夕文会的事情。
吴皇后和太子一听都非常高兴,也极为感兴趣。
直夸韩玉这个提议很好,到时上京一定会非常热闹。
国家大事,当然不会拿到这里来说。
李存世特意带韩玉来东宫,除了看一下李景润之外。
当然还有别的意思。
除了韩玉之外,太子还有两位老师,二位皆是名动天下的大儒。
其名气比起瞿风也是丝毫不弱。
这一次自己给韩玉封了太子少师,这二位心中十分不悦,而且的确有些突然。
所以,李存世准备让他们三个见上一见,比上一番。
就此也好试试韩玉的实力,如果赢了他们心服口服。
不敌也没关系,他看情况不对立刻出手制止就是。
“陛下,能不比吗?”
听到这一建议,韩玉顿时感到头疼。
他是不在意太子少师这个头衔的,若是可以,直接让给他们都可以。
这些大儒哪个不是才学渊博,贯通经史子集,就算韩玉继承了原着记忆。
十个他估计也不是对手的。
“怎么,元正你未战先怯?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啊。”
李存世还是第一次看到韩玉如此,感到好笑的同时,还非常困惑。
在他心里,韩玉的才学经天纬地,区区两个老儒又何惧哉?
“陛下,您应当知道,臣只是个秀才。”
“不错,我记得元正你说过,不继续往后是因为不想当官。”
韩玉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狗屁,明明是考不上,古代考取举人,比高考考清华北大,还要难上不少。
当然,这话他不能说,否则就是欺君。
便解释道。
“陛下有所不知,不想当官是一方面,另外一个原因是,臣觉的经史子集。
只要了解一些就行,不用下苦功去研读,没什么用。
所以和这些大儒比起来,臣这方面是肯定不及的。”
“元正,此话怎没听你说过?经史子集皆是古来圣贤思想,乃无上瑰宝,怎会无用呢?”
徐常有些不解 的问道。
“阁老误会了,我不是说它们没有用,只是觉的没必要来来回回反复研读,此乃过犹不及。
相较于书上的这些,臣认为能将知识应用到现实中,解决问题才是最应该学的。
书上的圣人思想,用来指导便可以,臣称此为《应用》学。”
“应用?元正, 如此说来,你是要开宗立派的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