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先生一直把夏声声母女送出了门,看着马车的身影消失在了眼前,才进了院子。
“夏一,你吃饭了吗?”
夏声声坐在马车上后,就赶紧问夏一有没有吃午饭?
“吃过了,夫人,于先生家的妈妈让我进院子里跟着他们一起吃的,我怕夫人和小姐突然出来见不到我人,就没进去,后来那个妈妈给我端出来吃的,吃完我就一直守在马车里了!!”
于先生家的下人做的也很周到,于先生治家真是有一手!
从于先生那离开之后,依依伤心了好一阵子,不过很快又释然了。
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但这场宴席以后还有聚首的时候。
毕竟她不会一辈子不回宁安府,只要以后有机会回来,她也一定会去拜访于先生。
依依虽然跟杨先生相处的时间更长,但因为于先生是她的启蒙老师,所以感情自然是不一样的。
再加上杨先生是一直住在她们家中,以后只要依依回家就能见到杨先生,所以离开杨先生,依依倒是没有那么伤感。
夏声声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但是看依依自己已经消化好了情绪,也是松了一口气。
安慰人的事,她还真做不来,还好她的女儿比较坚强。
“依依,我们去布庄吧!咱们去临沂府的话,可能还要准备些时日,趁这个时间给你多做了几套衣服,咱们也有两三年没做新衣服了,以前的衣服都要洗的发白了,就这么去临沂府可就太失礼了!”
依依看了看身上的衣物,其实她并不在乎这些,但又不想扫了她娘的兴致,于是乖巧的同意了。
夏声声和依依选了一间很大的布庄,这家布庄不止卖布,还做成衣。
想到临沂府有那么远的路程,肯定不能像在宁安府这里读书那样,每半个月就能回家一次了。
估计最少也要三四个月才能回家探一次亲。
那给依依准备的衣物,肯定要多一些。
不止现在穿的,一年四季穿的都提前准备好,这样可以避免要穿的时候没有备用!!
夏声声带着依依选了几款颜色,量好了尺寸之后,春秋各做了两套,冬夏各做了四套衣服。
依依已经15了,现在已经长到了一米六,就算再长的话,也不会差太多,做好的这几套衣服,差不多都是能穿的。
若是稍微小一点的话,到时候也可以改改尺寸,所以多准备一些没有问题。
家里的几个孩子夏声声也有他们的尺码,这是出来的时候特意量的。
所以给几个孩子一人做了两套,反正他们时常在家,不用提前准备的那么多,而且他们的年纪小,长得快,准备的太多的话,到时候改尺寸都不好改。
夏声声自己也做了两套新衣服。
这些衣服特意让商家帮忙加了急,三天后来取。
至于家里的其他人,则是买布不回去。
金玲母女,李师傅和杨先生都是会做衣服的,到时候不忙的时候,让她们帮忙做家里其他人的衣服就可以了。
最后,离开布庄之前,又买了两匹上好的布料。
一匹是淡红色的,一匹是玫红色的。
布料摸着手感特别好,当然价钱也挺好的。
“娘,您是给瑶瑶姨母买的吗?”依依看着这布料的颜色,就大概可以确定夏声声是要送给谁的了,所以才这么问的。
夏声声刮了刮依依的鼻子说“真聪明,你瑶瑶姨母不是定亲了吗?娘总要送些礼的,这两匹布我看着就挺好,红色的那个适合你瑶瑶姨母绣嫁衣,玫红色的适合她做新妇装,这两个都挺好看的,我们回去之前先把这两匹布给你瑶瑶姨母送过去!”
依依点了点头,跟着夏声声的身后,等着夏声声结了账,抱着布还未走出门口,夏一就已经上前把布料接过,放到了马车上。
夏声声领着依依出来后,并没有直接上马车,而是在附近逛了逛。
给依依和珊珊都选了一些女孩子家喜欢的首饰。
依依还用她自己的零用钱,给李师傅,杨先生还有王阳都买了礼物。
然后又选了一些其他的礼物一起拿上了马车。
这个时候时间就已经不早了,为了不耽误赶路。
夏声声让夏一在路边买了一些包子,拿上马车在路上吃!
几个人这才出了宁安府。
等一路赶回去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这么晚再去打扰陈家怕是不好,所以夏声声直接让夏一把马车赶回了村子。
想等着第二天再去牛头镇找陈工匠父女的。
靠山村的大门现在已经不再上锁了。
在新任县令的管辖下,这边早就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所以村子的大门时常敞开,村里也没有再安排人巡逻。
毕竟大家白天都要做工,晚上再巡逻的话,恐怕也会熬不住。
一到天黑了之后,靠山村就安静了起来,大家还是像从前一样,舍不得点灯,所以,有的在天黑之后没什么事,直接入睡了。
有的精神的,坐在外面,借着月光在院子里聊天。
等夏声声她们回来的时候,有一些人听到了马车的动静,特意从院子里跑了出来,本想追赶上夏声声的马车的,但是看见有人上前,则又退了回去,没在出院子。
夏声声听见外面有人叫她,让夏一停了车,看见是刘三婶,于是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让夏一带着依依先回去,把带回来的东西收拾一下,她则留下来陪刘三婶。
“三婶,怎么了?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夏声声问。
刘三婶笑得大牙都呲花了眼,看了看四周无人才说“小夏啊!听我家娟娟说,你还要招工?”
夏声声点了点头,这个消息她确实早就放了出来,也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准备的时间,若是谁家有亲眷想来做工,合适的人她一定会留下。
若是没有合适的,也可以告诉其他的村里人来应征。
等到工厂建好了以后,正式来上工。
“我娘家弟妹的外甥女想来做工,那孩子心眼好,手脚也麻利,除了长的瘦点,没别的毛病,不知道可不可以过来?”刘三婶些忐忑的问。
其实她弟妹家那个外甥女,干活确实挺麻利的,只不过这两年饿的瘦的跟皮包骨一样,虽然朝廷发了赈灾粮。
但是那户人家重男轻女,给女孩子家吃的很少,把粮食省下来都给家里的男丁了。
在这种身体状况下,就算干活再麻利的话,估计也没有力气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