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南北停战,曹操唯才是举的压迫感
作者:世家千年   三国:我,孙仲谋,奸雄瞒不住了最新章节     
    曹操经历河东惨败,持续地休养生息数月,渐渐恢复些许元气。
    以北方的底蕴,他迟早能重返巅峰。
    只是连年的兵灾,中原都没能休养生息。
    上到文臣武将,下到士卒百姓,都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中。
    自曹操夺取北方四州开始,中原长期处于战争的状态。
    潼关、南阳、河东之败,让紧绷的神经更加紧绷。
    “江东屯兵南阳,又没有对颖川采取攻势,这是何缘故?”曹操警惕道。
    “孙权连年用兵将士疲惫,他没有把握一鼓作气拿下颖川。”贾诩判断道。
    “打了这么久,他也应该支撑不住了。”曹操感慨道。
    孙权出兵攻占汉中,以及凉州四郡,而后兵出南阳。
    一鼓作气开疆拓土。
    张鲁积攒的汉中底蕴,早就被江东败光了。
    曹操正思忖着,忽然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一名信使匆匆走进来,抱拳汇报道:
    “启禀丞相,江东出兵夺取了河西。”
    曹操脑袋“嗡”地一下,根本没想过江东会采取这样的军事行动。
    看罢战报,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道:
    “哈哈哈,真是天道好轮回啊。刘备厉兵秣马,与我在河东大战。”
    “他好不容易侥幸胜了一回,没想到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失去了河西,刘备就是俎上鱼肉。孙权想什么时候进攻长安,就什么时候进攻。”
    本来曹操的日子,已经过得够惨了。
    现在看到有人比他还惨,心情自然而然地舒畅。
    联军在河东,同样损失惨重。
    江东不管进攻颖川还是江淮,都没有把握。
    这时候的河西,直接成为香饽饽。
    孙权随便派遣几万人马,就成功拿下了。
    刘备势单力薄,敢怒不敢言,只能吃下闷亏。
    他没有江东支持的话,曹操出兵便能拿下。
    “如今江东得河西,若是再得关中,那就是秦汉立国之势了。”贾诩警惕道。
    秦朝留下来三大奇观,分别是灵渠、都江堰、郑国渠。
    孙权已经占据灵渠、都江堰两地,要是连郑国渠都成为他的治下。
    那么天命加于一身,将对中原形成致命的威胁。
    曹操目光微寒,霸气道:
    “呵呵,孙权想要成功,怎么也得问问曹某答不答应。”
    汉建安十五年,曹操和孙权结束对峙,各自罢兵休战。
    他们各自在边境,留下少许兵马驻防。
    百万劳役再也不用连轴运转,获得喘息的机会。
    也就是在今年,曹操大兴文治,颁布着名的“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哪个不是得到贤德的能人和他一起治理国家的呢?”
    “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上之人不求之耳。”
    “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
    ……
    “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破天荒地提出“唯才是举”的概念,这无疑冲击到了传统士大夫的利益。
    以前出身能决定一切,现在改成“唯才”了。
    这意味着大量的寒门子弟,有机会上升到不属于他们的层次。
    南北对峙的格局,将会持续很久很久。
    或许是三五年,或许是十年,甚至更久。
    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前所未有地大。
    他以最迫切的心情,写下唯才是举的“求贤令”。
    曹操殷切地希望,更多的“贤人君子”能够站出来,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像是这样的政令文章,在两汉四百年间,都不曾有过。
    汉室更多地是举“孝廉”,考察德行,先德而后才。
    这套规则渐渐被士大夫玩坏了,他们刻意隐逸、养望,士风虚矫。
    读书人空谈道德,但事功全无,缺乏实事求是之精神。
    曹操就是要打破这样的规矩,建立起新的秩序。
    孙权虽得凉州刺史韦康、荆州刺史胡修投奔,但掩盖不了其薄弱之处。
    荆州士族、汉中的士族,大都选择投奔曹操。
    巴蜀的部分士族,则投向刘备。
    孙权麾下,大抵是以淮泗士族、江东士族为统治根基。
    还有以蒋琬、庞统、潘濬为首的荆州士族,正茁壮地成长。
    江东在文治方面,整体上是落后于北方的。
    曹操是要从军事、文治两方面,双方打压孙权。
    待到下一次大战,局势很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孙权在得知“求贤令”后,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
    难怪历史上诸葛亮一直北伐,在持续发展方面,谁都比不上曹氏。
    拖延下去,南北差距会越来越大。
    孙权唯一的破解办法,就是让南土变得“野蛮”。
    复客制,压榨的油水明显还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