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防治蝗虫
作者:孤者自怜   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最新章节     
    不止李世民眼睛亮了,百姓们的眼睛也一闪一闪的。
    只靠他们人工扑杀蝗虫,实在是太艰难了。
    特别是蝗虫一旦泛滥,他们几乎只能崩溃地看着蝗虫吃掉粮食。
    早期的人们,连蝗虫是怎么出现的都不知道。
    甚至还有“涝生鱼,旱生蝗”的俗语。
    也就是人们认为发大水时,鱼把鱼子甩在草丛中,如果一直都有水,鱼子就会变成鱼。
    如果没水,也就是发生旱灾了,鱼子就会变成蝗虫。
    这种认知简直错的离谱。
    一直到宋代,他们对蝗虫的认知才逐渐清晰。
    防治方法也逐渐变多了。
    ……
    「防治指预防跟治理。
    预防蝗虫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蝗虫。
    蝗虫有散居跟群居两种类型。
    散居的蝗虫颜色为绿色或者棕色,群居的蝗虫颜色为黄色或者黑色。
    群居型蝗虫可以分为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卵是蝗虫的越冬形态,埋在地里。
    若虫是蝗虫的幼虫形态,还不会飞,只会跳。
    成虫是蝗虫的成熟形态,能飞能产卵。
    它们的寿命一般是几个月,但它们产卵速度非常快,一个母蝗虫可以产卵好几百个。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母蝗虫可以做到孤雌生殖,也就是说她不需要交配,可以直接产卵,产出来的还是母蝗虫,所以蝗虫的数量可以说是呈指数上升。
    这一特点,是蝗虫泛滥、蝗灾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百姓们听的目瞪口呆。
    埋土里?
    难怪他们不知道蝗虫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最让他们震惊的还是母蝗虫的产卵能力。
    这可真是,比猪还能生啊。
    一只母蝗虫,居然想什么时候产卵就什么时候产卵。
    而且,它产出来的还是母蝗虫。
    他们杀的速度根本就没有虫子产的速度快。
    一眼看过去,三个阶段。
    想要处理蝗虫,就要在它还不会飞的时候把它弄死!
    唐朝之后的百姓们咬了咬牙。
    不就是生的快嘛,他们吃的速度也快!
    蝗虫敢吃他们的粮食,他们就敢吃蝗虫。
    自从唐太宗李世民吃过蝗虫后,闹饥荒的时候,他们也会捕蝗充饥。
    ……
    「从防治方面出发,有3种方法,分别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跟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蝗虫的天敌,让它们对蝗虫进行捕食、寄生等,减少蝗虫数量或减弱蝗虫的繁殖能力。
    蝗虫天敌有:鸡鸭鹅等家禽、蛙类、鸟类等。
    化学防治,指用化学农药让蝗虫中毒死亡或失去活动能力。
    物理防治,通过声音、光等物理因素,驱赶、捕捉或者消灭蝗虫。
    从蝗虫阶段来看,最好是直接消灭虫卵以及杀死幼虫,以此来减少成虫的数量。
    危害中国的蝗虫主要是东亚飞蝗跟中华稻蝗。
    蝗区主要是滨湖、沿海、内涝、河泛。
    滨湖蝗区指洪泽湖、微山湖、高邮湖以及北方的七里海、白洋淀等。
    沿海蝗区主要指渤海、黄海沿岸的荒地。
    内涝蝗区指农耕区内杂草丛生的湿地。
    河泛蝗区就是黄河两岸的滩地和抛荒地。
    东亚飞蝗产卵,喜欢在地势低洼、易涝易旱或水位不稳定的海滩、湖滩、河滩等地,这些地方会滋生大量蝗虫嗜食的植物。
    中华稻蝗也是如此,喜欢待在低洼潮湿或离水近的地方。
    所以我们有了第一个方法,那就是兴修水利,防止枯水期的时候,水位下降,直接让它失去产卵的好地方。
    除此之外,还要开垦杂草丛生的荒地,海边的荒地也不能空着,可以作盐场,在密植翻耕的土地上以及盐度很高的地方,虫卵都是无法生存的。」
    他们懂了,要多养鸡鸭鹅,还要多翻耕,不能让虫卵好过。
    至于兴修水利,就不是他们需要做的事了。
    那是要朝廷安排的。
    不过,他们很好奇,声音、光什么的,只是驱赶蝗虫的话,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蝗灾发生时,他们大喊大叫,用火把驱赶,也没把它们赶走。
    ……
    秦(220),嬴政面露难色,需要做的事太多,但能做事的人就那么多,这让他的心情有些不畅。
    李斯见状,离嬴政远了一点。
    他还不想掉脑袋。
    扶苏偶尔虽然有点莽,但他跟了李斯一段时间,好歹长了些心眼。
    这种时候,哪怕兴修水利是件利民的好事,也不该直接冲到大人面前提。
    唐,李世民思考着在四个蝗区兴修水利需要花多少钱,又有谁适合办这件事。
    最主要是,听投影的话,好像蝗灾发生之后,他们没有化学农药,也不懂到底要用什么声音跟什么光驱赶蝗虫,大概率还是要靠人力消灭。
    除了养鸡鸭鹅。
    ……
    「这是1954年确立的治蝗方案,各地照做,开垦出来的荒地跟整理的杂草丛生地试种水稻,水位稳定后,还可以养鱼。
    就这样,洪泽湖区慢慢变成了鱼米之乡。
    到了1960年,蝗灾几乎没有了,就这么一句话,在现实中需要耗费无数人的辛勤汗水跟青春。
    第二阶段,也就是蝗虫的幼虫时期,它叫蝗蝻。
    这就要各户家里多养鸡鸭鹅等家禽,保护鸟类、蛙类等蝗虫天敌。
    还可以组织队伍,前去寻找蝗蝻,只要它们一冒头,就立马消灭。
    但这样非常耗费人力,所以到了后期,防治蝗虫是以人力为辅,农药为主。
    没有化学农药,就只能大家多多出力了。
    还有一点,那就是蝗虫喜欢吃小麦、高粱、水稻、谷子等,但它不吃大豆、苜蓿、果树等。
    所以,大家可以在蝗灾多发地多种大豆、苜蓿、果树和其它林木,在蝗灾不怎么发生的地区种这些蝗虫会吃的作物。」
    说到底,还是要有那个化学农药才行。
    也不知道投影说的条件好了,到底指的是什么条件。
    它不说,他们怎么知道该先往哪个方向走。
    虽然每个方向他们都想走吧,嘻嘻。
    众人挠挠头,心情轻松了不少,治蝗虫总归是比以前更有头绪了。
    他们很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