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货币改革之前,国家的铸币权下放到民间,百姓们都可以自己铸币。
贾谊就这个问题跟刘恒上书过很多次,阐述了铸币权下放的三种危害跟七种好处。
危害一,铜币内掺的假就是铸币者赚的利润,这相当于鼓励造假,最后一定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危害二,没有权威的货币,大家谁也不信谁,会导致市场交易缺失信任,民间做生意失去根基。
危害三,种地没有铸币挣钱快,允许百姓铸币,就没人种地了。
但如果收回铸币权,好处一,百姓掺不了假,自然就不会犯罪。
好处二,百姓之间也不会互相猜疑。
好处三,百姓会好好种地,保住了国家根基。
好处四,统一的货币标准,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好处五,以铜为兵器,区分等级,制定礼仪。
好处六,增加国库收入,避免商人、中间商在中间两头骗。
好处七,国家有钱可以防止外族入侵。
“贾谊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刘恒并没有完全听,到了刘彻时期,他刚登基没多久(140),就下过诏书,要求把文帝时期的四铢钱改为三铢钱。”
秦朝规定的秦半两重12铢。
汉初,因为秦半两太重,朝廷放任百姓铸币,虽然名字还叫半两——榆荚半两,也叫荚钱,但重量已经不再是12铢,而是3铢,甚至更轻。
后来因为荚钱泛滥,吕后时期又改为了八铢钱。
但民间私铸的问题一直存在。
到了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他下令铸造四铢钱。
但新铸的四铢钱跟以往的钱全部都叫半两,同时在市场上流通。
再加上诸王、富豪贵族大量私铸,铜币的大小、轻重、优劣等不统一,更加导致了币制的混乱,也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刘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改革币制成了他率先做出的决定。
他还规定‘民有盗铸三铢钱者死罪’,但这个诏令发出之后,民间根本就不在意。”
“因为刘彻规定三铢钱跟四铢钱的价值相等。
实际上,就是要把四铢钱回收,然后重新铸成三铢钱,这样每枚铜币就能省下一铢的材料。
这省出来的一株就是国家的利润。”
“可对百姓而言,朝廷就是想用三铢钱换他们手里的四铢钱。
既然如此,那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直接把四铢钱溶了,铸成三铢钱呢?”
这样3枚四铢钱就可以变成4枚三铢钱了。
利润简直太大了。
所以,不过四年的时间(136),满大街就都是私铸的三铢钱了。
“刘彻没有办法,只好废除自己颁发的铸造三铢钱的诏令,重新使用四铢钱。”
“前127年,因为土地兼并、地方豪强影响到国家统治等,刘彻对这部分人下手了。
他颁布了迁茂陵令,要求家产在300万钱以上的豪门迁到离京城更近的茂陵。
奉旨迁徙的富豪只能贱卖自己的土地房产,然后到茂陵那里重新消费买地买房。”
至于他们卖的土地,由地方官府出面低价收购,然后分给那些流离失所的无地农民。
朝廷只收十分之一的税。
“再来到119年,这个时间,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那一年。”
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漠北之战,榨干了汉朝的最后一分钱。
“刘彻为了钱,再次废除四铢钱,改用三铢钱。
同时推出了白鹿币跟白金币。”
白鹿币又叫白鹿皮币,白鹿是上林苑中的独有动物。
白金币就是西汉“白金三品”,以龙、马、龟为纹样。
“刘彻下令要求诸侯每年给朝廷进献的礼物需用白鹿皮包裹,诸侯没有,只能跟朝廷购买。
白鹿皮定价40万,也就是刘彻开始从诸侯身上挣钱了。
至于白金三品,价值分别是三千、五百跟三百,规定的价值远超它的实际价值,本质上就是用数字掠夺民间的财富。”
这些货币进入市场后,只赚了一轮钱,就泛滥了。
因为到处都是假币。
“所以一年后(118),刘彻再次下令铸造五铢钱。”
这一次的诏令跟以前的不太一样。
它规定了五铢钱的重量跟价值相等,重量五铢,价格也是五铢。
还在外围设置了外郭防止盗削,也就是增加了防伪功能。
盗削,跟这个相关的还有一个词,叫摩钱取鋊(yu)。
意思是百姓们对着铜币周边咔咔咔一顿磨。
然后把磨下来的铜屑重新拿去铸币。
“有郭半两的铸造技术民间短时间内无法掌握,且刘彻设置的这个外郭,是世界上最早的钱币防伪技术。”
还有一点,这次的诏令只允许中央跟地方郡国铸造五铢钱。
中央的叫元狩五铢,地方的叫郡国五铢。
“中央跟地方的五铢钱价值相等,形制相同,民间都可以流通。
但各地的技术水平不同,铜矿的成分也存在差别,官员执行命令跟奉行的态度很难一致。
导致最后铸造出来的钱币区别很大,而且多数存在偷工减料、重量不足五铢的现象。
所以百姓们照样把郡国铸造的五铢钱带回家盗削盗铸。”
——
{百姓也不傻,反正价值一样,那就干脆自己铸呗。}
{哈哈哈,古代人也很聪明的。}
{笑死,明明可以直接抢,武帝还给他们送了张皮。}
{哪有送,皮最后不也跟礼物一起上贡啦。}
{这么折腾恰好说明文帝没听贾谊的话是正确的。}
{对啊,私铸的那可都是吴王刘濞那样的人,要是撕破脸了,可就不是七王之乱,而是n王之乱了。}
{汉武帝这时候改币制正合适,反正诸侯们已经废了。}
{这可太有耐心了,这要咔咔咔磨多少个铜币,才能铸出一个新币啊!}
{朝廷跟民间的斗智斗勇(??w??)栓q。}
……
什么叫古代人也很聪明的……
他们一直都很聪明好吧!
倒是那个咔咔咔磨铜币的形容,让多数人笑出了声。
武帝之后,私自铸币的人就不多了。
他们一想到那时候的人们会拿着一把小锉刀扭着身子,对着铜币一顿锉,就莫名想笑。
真是不道德,说不定他们笑的就有他们的老祖宗。
可就算这样想,他们也憋不住笑。
……
汉(127)。
天嘞!
这个经济改革,他是搞出了多少次哦。
刘彻不得不怀疑,这样做真的不会导致国内币制更加混乱吗?
本来私铸的情况就多,这一下三铢钱,一下四铢钱的,现在还来个五铢钱。
难不成那时候的国库已经空虚到了如此地步,必须要先捞到钱再考虑其他问题了吗?
呸……什么捞钱,他那是合理改革币制,改变国内混乱的市场情况!
不过,投影也给了他新思路,铸币权也许该一次收回国有。
依那位学生的话,反正诸侯们已经废了不是。
就让他看看接下来的改革会如何发展吧!
听完他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