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没裆袴,有裆裈
作者:孤者自怜   惊?不是讲历史?古人开始输出最新章节     
    “我们只是看这翻译过来的译文,同学们应当也能感受到它那气势磅礴的奇特魅力,那些宛若眼前的描述在文学称得上是不朽创奇。
    联想到司马相如写子虚赋时的背景,很明显啊,他写这样的文章就是想劝谏梁王刘武不要大兴土木、不要寻欢作乐。
    后面乌有先生说的话才是他想表达的主题,而这就是司马相如的文章标准形式,用华丽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劝谏。”
    “说完内容我们接着看子虚赋的结构。
    这篇内容的整体结构跟另一篇叫《七发》的赋几乎一模一样。
    而这个《七发》的作者刚好就是跟司马相如一起待在梁苑的枚乘。”
    七发共有八大段,内容上依次从音乐、饮食、车马、宫苑、田猎、观涛六方面进行描写。
    而子虚赋中的楚王游猎,内容上几乎跟七发的结构一样。
    所以,在文学史上,枚乘跟司马相如两人又被并称为“枚马”。
    两人的作品结构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的体例先驱,后来的赋史中有个格式就叫‘七’,比如《七激》《七辩》等等。
    枚乘比司马相如大,算是司马相如的半个老师。
    而司马相如在梁苑这一待,就待了六年左右,这六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梁王刘武仗着太后的宠爱,仗着七国之乱的功勋隔三差五的就往长安跑,想要落实自己的太子之位。
    窦太后也屡次出面想要让刘启立刘武为太子。
    某次,窦太后再次出面,袁盎等大臣站出来反对此事,搅黄了刘武的美梦。
    刘武便派刺客刺杀袁盎,此事引起满朝哗然,刘启因此愈加不待见刘武。
    刘武明白自己当皇帝已无希望,最后回到梁国郁郁而亡。
    “刘武去世以后,司马相如等这一群门客也只好解散。
    此时已经35岁左右的他没了依靠,也没了再入长安当郎官的条件,只能跟众人惜别以后一人独自回到家乡。”
    20多岁出发的他有多么的意气风发,30多岁回家的他就有多么的落魄凄凉。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司马相如的家中不知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万贯家财都毁于一旦,父母也双双辞世,留给他的只有破落衰败的老宅子。
    事业人生双低谷,就连生计也没了着落,他只能靠自己在梁国攒的积蓄愁苦度日。”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后,司马相如的人生又迎来了新的变化。”
    司马相如有一位叫王吉的朋友。
    此时的王吉正好在临邛当县令。
    “王吉知道司马相如的处境以后,给他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前往临邛。
    谁能想到,就这样普通的一次邀请,又给后来的文人学者们带去了数不清的佳作。”
    “到了临邛以后的司马相如跟王吉的相处模式很奇怪。
    正常情况是司马相如落魄,王吉收留,所以应该是司马相如表达感激,王吉则表示不客气。
    可他们两个的相处恰好相反,司马相如才是那个骄傲的上位者,而王吉反而是恭敬低下的那个。”
    关于这点,有两种猜测。
    一,王吉是真拿司马相如当朋友,想要通过自己的恭敬把司马相如捧起来,让他以及他的才华可以被当地的豪族看中。
    二,司马相如毕竟是去过长安,见过大世面的人,王吉一个小县令对他恭敬也不奇怪,说不定哪天他就再次高飞了。
    “在临邛的时候,司马相如一开始还能谈笑风生,后来就称病不出了。
    史料上记载,他患有消渴疾,也就是糖尿病。”
    “而司马相如称病不出,他越是倨傲,王吉就越是恭敬,时间一长,当地的人看到县令天天往一个陌生男人的家中拜访,豪族们就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打听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许许多多的人开始排队请司马相如赏脸去参加宴会,其中首富卓王孙跟程郑两人就打算一起邀请他,王吉也在受邀范围内。”
    “王吉到时,场上已经有了上百人,而司马相如依旧称病不出,王吉只好亲自去请。
    最后司马相如也只好前往卓王孙的宴席。”
    ——
    {但是感觉本末倒置了,因为全文大篇幅都在描写前面盛大的游猎场景,有种后面找补的感觉。}
    {抄袭?}
    {这还不一定谁抄谁呢,再说了,他们两个待一块儿的,也可能是互相学习。}
    {有可能是同一个命题,所以结构相似。}
    {?这个并称……}
    {有点没礼貌。}
    {啊?不是很友善啊,这名字。}
    {七个小矮人!}
    {七进七出。}
    {他不跟他父母写信吗?居然连父母去世都没有回家,还待在梁苑快活。}
    {就算写了我们也不知道。}
    {糖尿病有的治吗?}
    {没有吧,好像治不好的。}
    {首富哇。}
    {有点耳熟,感觉听过。}
    ……
    众人对于王吉的态度,纷纷猜测他应该是第二种。
    否则的话,他如果真拿司马相如当朋友,怎么会不劝阻司马相如带主人家的女儿私奔。
    这不应该是一位朋友的作为。
    大家对于接下来的故事都略有耳闻。
    不过,也有人猜测,或许司马相如会知道卓文君的情况,就是王吉透露的。
    他们两个就是故意想勾搭上首富家的小姐。
    除此之外,另一部分人则是支持第一种猜测。
    一个已经步入中年的人,去到长安也没有大放光彩,根本就不需要一位县令去拉拢,指望他再次高飞。
    很明显王吉是拿他当朋友才会邀请司马相如去临邛。
    只是这司马相如此事做的实在不光彩。
    他自己把人家女儿带跑了,就没有想过王吉会面对怎样的处境吗。
    ——
    “卓王孙,一听就不是普通家庭。”
    在司马相如列传里,卓家是作为背景板出现的。
    但在另一篇专门描写商业杰出人物的《货殖列传》中,卓家却是响当当的主角。
    卓氏来自赵国,做的是铁矿开采和铁器铸造的生意。
    秦灭赵后,要把赵国的富贵人家迁到秦国的腹地看管。
    很多家族贿赂执行的官吏,希望把自己分到近一点的地方,但卓氏却主动提出要去远一点的地方,最后他们家被迁到了临邛。
    卓氏依靠着自己家族世代积累的采矿技术,配合着临邛丰富的矿产资源,再次崛起,成为了临邛甚至是整个蜀地的首富家族。
    程郑则来自齐国,也是做铁矿生意的。
    “司马相如到的时候,宴席已经开始。
    酒过三巡,县令站出来说,我听闻长卿喜欢弹琴,希望能聆听一曲。
    司马相如推辞一番后,还是弹了一两首曲子。”
    史记中写到这里,突然来了个急转弯。
    没有写宾客们的反应,反而写了卓王孙家中年仅17岁的女儿卓文君。
    卓文君,新寡,丈夫刚死她在家中修养,喜好音律。
    “卓文君透过门缝看到司马相如弹琴时文静典雅、风度翩翩的模样,就对他一见倾心了。
    而司马相如也不知从哪儿得到的消息,也有意撩拨年轻貌美的卓文君。”
    “宴会结束后,司马相如买通了卓文君的侍从,让侍从为他转达爱慕之情。
    而这场宴会最后的结果就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两人一起私奔了。
    司马相如突然浑身轻松,什么病都没了,一溜烟就带着卓文君回到了成都。”
    这场宴会实在有名,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能延伸出数不清的文学内容。
    后来的诗人、词人、歌唱家、作曲家、小说家等等,都会把这个内容拿出来翻来覆去的写,翻来覆去的拍。
    往里面加了许多细节,又编出了许多情节。
    比如,司马相如用的琴,《乐府诗集》里给它取了一个“绿绮”的名字。
    这样就有了古代四大名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蔡邕的“焦尾”,再加上司马相如的“绿绮”。
    比如,司马相如弹的曲子,司马相如列传里面根本没写。
    然后历朝历代的文学家们开始自我发挥,发挥的结果就是一致认定司马相如弹的是千古名曲《凤求凰》。
    这个说法的由来,最开始是南朝徐陵编写的《玉台新咏》,内容是古代名人写的诗歌。
    其中有一个司马相如的板块,里面只有两首歌,没有名字,就叫《琴歌》。
    第一首的开头就是“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到了后来,大家就默认这是司马相如的歌,然后给它取了一个《凤求凰》的名字。
    “跟着司马相如跑回成都的卓文君到了家中才发现,司马相如家徒四壁。
    另一边的卓王孙听说自己的女儿竟然跟人私奔了,气得破口大骂,‘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
    女儿实在太不成器,我虽然不忍心杀她,但也不会给她一分钱。”
    “不管是从父亲的角度还是阶级的角度,卓王孙生气都是很合理的,只是他没有想到,司马相如还挺会整事。
    两人在成都生活了一段时日以后,卓文君开始劝司马相如跟她一起回临邛,就算父亲不接济,她还有兄弟,总能维持生计。
    司马相如同意了,然后两人回到临邛,凑了些钱,在街上开了个酒楼,自己酿酒自己卖。”
    卓文君负责招揽顾客,照看生意。
    司马相如则穿上犊鼻裈,跟酒保、杂役一起在店里干活,一边卖酒一边洗碗。
    犊鼻裈,一说短裤,一说围裙。
    是古代男人穿衣服最少的极限。
    若非贫穷至极,或者是不拘一格的少年,一般都不会穿这样的裤子。
    “以现在的思想观念看待此时,夫妻两人一起开店,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应该是件幸福且温馨的事情。
    但在汉朝,尤其是在豪族家庭眼中,司马相如跟卓文君的所作所为基本相当于行为艺术,他们是用贱民的工作打卓王孙的脸。
    卓王孙知道后,气得躲在家里生闷气,史料上说他‘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眼不见心不烦。”
    ——
    {啊嘞嘞,这不就是汉武帝盐铁专营的主要对象吗?}
    {等汉武帝即位,卓氏就要迎接盐铁专营的到来了。}
    {盐铁专营又不影响他们家,你们别忘了,最开始的一批官员,都是这些铁商、盐商当的,他们直接摇身一变,变成国家公务员。}
    {17岁?守寡?}
    {司马相如这时候起码35,在古代,这年龄都能当卓文君爹了。}
    {这就是热门的二创题材。}
    {没有裆?那就是跟荆轲刺秦穿的那种裤子差不多?}
    {荆轲穿的是里面没裆,膝盖以下有裤管的裤子。}
    ……
    大家听着故事,发现这学生们的讨论话题越来越偏。
    这不是在说司马相如的故事吗?
    你们怎么就说到裤子身上了呢。
    秦汉时期的百姓们,有的反驳,有的没反驳。
    因为早期的人穿的确实是没裆的,后来的人们才开始穿有裆的了。
    但眼看他们说的越来越偏,众人还是不由出声。
    他们穿的裤子有裆啊!
    真有裆!
    没有裆的那是袴。
    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在里面穿裈,然后在外面穿袴。
    最主要是,大家都是要下地干活的,自然也不会穿长袍之类的衣服,下面就穿便于行动的裤子。
    既然如此,当然不能那样露着出门了。
    你们这些学生诶,可不要败坏我们的名声啊。
    哪怕知道学生们听不到他们的话,众人也你一嘴我一嘴的说着。
    开裆裤,古代称之为“袴”,汉朝文集中称“绔”。
    《说文》中说,“绔,胫衣也”。
    胫衣,有说是两个裤筒的套裤,也有说是与腰相连的一体开裆裤。
    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
    合裆裤,古代称之为“裈”,可以理解为是古人的内裤,有长有短。
    起源可以追溯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
    到了汉朝,合裆裤逐渐被众人接受。
    五代十国结束以后,宋朝又发明出了无裆的膝裤。
    一般情况下,没裆的袴都会和有裆的裈一起穿,裈在里,袴在外。
    富贵人家会在袴裈外面再穿上衣裙,普通老百姓就直接穿着袴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