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仁义感召
作者:深夜于灯下   三国东汉末年风云之蜀汉崛起最新章节     
    正当山阳郡郡守袁遗秣马厉兵、积极备战之时,刘备却并未被战争的紧张气氛所影响,反而展现出了他超乎常人的战略眼光以及广阔的胸襟。他深知,如果选择强行进攻,虽然能够取得胜利,但也必定会给当地无辜百姓带来无尽的苦难。面对这种情况,刘备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用仁义之举去感化百姓,寻求和平的方式来化解这场即将爆发的纷争。
    刘备在军中营帐内召集了众将,商议应对之策。营帐内气氛严肃,众将目光齐聚刘备。
    刘备坐在主位上,神色庄重,缓缓说道:“吾等兴兵,乃是为拯救苍生,让这乱世重归太平,而非徒增杀戮,让无辜百姓遭受战火之苦。山阳郡的百姓们本本分分,安居乐业,他们何罪之有?不可因这场战事而让他们受苦受难,流离失所。”
    关羽手抚长须,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敬佩,说道:“主公宅心仁厚,心怀天下苍生。以仁义服人,方能得民心,此乃长治久安之上策。”
    张飞一听,瞪大了眼睛,急得满脸通红,大声嚷道:“大哥,那袁遗冥顽不灵,负隅顽抗,对我们的劝降置若罔闻。我们何必对他们这般仁慈?直接挥军攻进去,俺老张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刘备眉头紧皱,目光中带着一丝责备,说道:“三弟,你这性子总是如此鲁莽冲动。战争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破坏和伤痛,多少家庭会因此支离破碎,多少百姓会因此失去生命。若能以和平之法解决这场争端,让百姓免受战火之苦,岂不是更好?我们行事当以仁义为先,不可只凭武力蛮干。”
    林帅彪沉思片刻,上前一步说道:“主公,末将以为可先派遣使者向城中百姓宣示我军之仁义,表明我们无意伤害无辜。让百姓们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或许能动摇袁遗的抵抗决心。”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赞同道:“此计甚好,速去安排。一定要挑选能言善辩、深知我军宗旨之人担当此任。”
    很快,使者肩负着重要使命进入了山阳郡城。城中集市依旧熙熙攘攘,但人们的脸上都带着忧虑和不安。使者站在集市中央的高台上,高声说道:“诸位山阳郡的父老乡亲们,刘备军到此,只为平定这乱世的战乱,让百姓们能够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我们绝不会侵扰百姓一丝一毫,更不会抢夺百姓的财物。我们的主公刘备心怀仁德,立志拯救天下苍生,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百姓们起初半信半疑,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说道:“这刘备军真能如他们所说?这年头,兵荒马乱的,见过太多烧杀抢掠的军队,真希望这次他们说的是真话。”
    旁边的年轻人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回道:“爷爷,且看看再说,若真是如此,那可真是我们山阳郡百姓的福气啊。”
    这时,袁遗的一名手下将领在巡逻时听到了使者的这番话,心中不禁开始动摇。
    他匆匆回到郡守府,见到袁遗,急切地说道:“郡守大人,刘备军宣称他们是仁义之师,末将听其所言,似乎情真意切,此事未必有假。我们这般坚决抵抗,若真惹恼了他们,一旦城破,受苦的终究还是百姓啊。”
    袁遗怒目圆睁,猛地一拍桌子,呵斥道:“休要听他们胡言乱语!刘备不过是想以此动摇我们的军心,切莫上当!”
    将领一脸焦急,说道:“大人,可如今城中粮草日益减少,百姓们也人心惶惶。若继续这样僵持下去,恐怕不等刘备军攻城,我们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袁遗听了,脸色阴沉,沉思片刻,说道:“容我再想想,此事需从长计议。”
    与此同时,刘备亲自带着满满几车的粮食和崭新的衣物来到城门前。他勒住缰绳,抬头对城上的守军喊道:“吾乃刘备,今日带来这些物资,是为了城中的百姓。他们都是无辜之人,不应受饥饿和寒冷之苦。望你们能打开城门,让我将这些东西送进去,以解百姓的燃眉之急。”
    守军将领望着城下刘备真诚的面容,心中犹豫不已,赶忙去向袁遗禀报。
    袁遗听闻,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中更加纠结。
    而在城中,百姓们得知刘备的举动之后,他们像是炸了锅一样,纷纷聚集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着。
    “我看呐,这刘备还真是个仁义之人啊!咱们的郡守大人要不就跟他和谈算了,免得咱们老百姓受苦受难呀!”一个中年男子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是啊,刘备这么仁义,也许咱们不应该再抵抗下去了。”另一个老者附和道。
    “说不准跟着刘备,咱们还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呢!”又有一个年轻人满怀期待地说。
    这些声音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曲充满希望与担忧的交响乐。百姓们的脸上写满了迷茫和困惑,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然而,在这一片嘈杂声中,有一种情绪却越来越清晰——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