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师父叮嘱
作者:左右颠倒   科举,寒门读书郎最新章节     
    崔提学行程实在太满,他很想与李承平多交流,但条件不允许。
    “陕西院试尚未完成,宴席暂且压后,诸君皆是英才,如今科甲未定,仍需披荆斩棘,埋头苦干。”
    崔博声音很稳,眼神在李承平身上停留许久,最后迈着步子出了府衙。
    “多谢大宗师教诲。”道试前十学子齐声道。
    这番话主要是说与李承平听的,崔博从李承平盘桓数年读书未考,就看出来这小子是个心思坚韧的。
    可环顾一圈堂前的新晋秀才公,基本都已弱冠,少年能否抵制住诱惑,厄待观察考验。
    李承平进门时,就见门口车架已经备好,看来崔提学是想在十月前结束今年的陕西院试。
    陕西是个大省,不似江南各府考生可以汇聚在南京参考。
    一来西安的贡院装不下那么多童生,二来陕西南北逾千里,路途委实有点远,只能苦一苦提学道衙门。
    从府衙出来,李承平拉过柳安大步流星地往茶楼走,不能一声不吭就独自回去。
    柳安回头瞧着红榜笑出了声,扯着李承平袖子,差点没他把领口拽下来。
    “差不多就行了,还嫌咱们先前去洛南山被嘲讽的不够惨啊!”李承平将柳安手打掉,整理起衣衫来。
    “好赖咱现在是公众人物,衣衫不整成什么样。”
    柳安没回话,笑着冲周围前来恭贺的士子招手,人群越聚越多,李承平没在与柳安掰扯,快步走着。
    “秦兄呢?”李承平一回茶楼就见包间少个人,疑惑问道。
    黄立笑僵了的脸顿时拉了下来,说道:“落第了,回去暗自神伤呢!”
    见黄立语气随意,李承平就没太担心,又不是第一次落第,想来秦其远还能够承受。
    只是此次有些不同,李承平成了院试案首,得了小三元的美誉,柳安位列第十,官学基本稳进。
    李承平后来听黄立讲,考的也不错,四十几名,还挺悬的,差点名落孙山。
    四人来考,三人在榜,一人落第,心情低落是可以预见的。
    李承平觉得回去后,有必要与秦其远好好谈谈,他学识是有的,心态却差很多,应试考试最怕这样的。
    等到几人要回去时,茶楼掌柜笑吟吟地走了过来,李承平一愣,钱不是预定时就给他了吗!
    “李公子得中院试案首实乃本店幸事,茶楼今有新晋秀才公十三位,小店可谓蓬荜生辉,茶楼今日消费全部免单,求个喜气。”
    掌柜的朝李承平和在场秀才,一一拱手示意。
    “多谢掌柜。”李承平回了一礼。
    “掌柜的大气。”
    “祝掌柜生意兴隆。”
    柳安已经可以预想往后士子雅谈,必然首选此地,这掌柜可真会做生意。
    掌柜上前求李承平留下一副墨宝,李承平有点不好意思,他的字不能说不好,只是相较于此道高手稍有欠缺。
    可气氛已经烘托到这,他不好推辞,当即大笔一挥,写下几个大字。
    “福运临门。”掌柜大声念出,笑道:“好字呀!”
    在场众人纷纷叫好,不好那也是好的。
    一众新晋秀才即便是觉得李承平的字不如自己,此时也不会当面点破。
    毕竟一个单靠学识就艳压群雄的少年郎,从字上找优越感可就有点掉分了。
    回到柳府,李承平洗了把脸才晃过神来,今天实在是太惊喜了,他需要冷静冷静。
    他竟然真的考中秀才了,还是小三元。
    这是他童生试结束后,得到陆知府来信下定的目标,如今真的实现。
    没有张罗办什么庆功宴,李承平和老爹想要赶紧回家报喜。
    李振良迫不及待地将马车都赶了出来,劝慰一番秦其远,见他神色好转,李承平就与柳安他们告辞,准备回家。
    出得府门碰见书院同窗都过来找他们四个,想着去办庆功宴。
    关中书院今科院试数十学子参考,得中秀才的学子不下八人,大大地为书院增光添彩。
    没心思在庆功宴上耽误时间,李承平委婉的推掉。
    看见几个同窗,李承平才想起没给师父说这个好消息,让老爹调转马车,先往书院走一趟。
    刚刚临近书院,这才发现门前锣鼓喧天,鞭炮声一直没停歇。
    李承平冲管事笑了笑,温声道:“我师父?”
    管事喜形于色,正低头撒着喜钱,见问他话,紧忙回身道:“山长约莫还在后院,近些时日没见他访友。”
    李承平应了一声,让老爹在这等一会,径直往后院去。
    赵琳行踪不定,待在书院的时间很少,尤其是他觉得李承平学有所成后,越发嫌弃这个弟子随侍左右,嫌他烦。
    “师父。”
    赵琳回头看他,愣了一阵,这才应了句,“哦。”语气很随意。
    李承平向前走了几步,见赵琳穿着单衣,皱眉道:“你都一大把年纪,身上还有风湿,就算是三伏天,都要套两件衣服。”
    赵琳手掌拍拍李承平肩膀,“以前咋没发现,你比我这个老头还啰嗦。”
    没理会赵琳的话,李承平去里屋拿了件衣服披在老头身上。
    近几年,赵琳老得很快,骨架子的缩水了一样,佝偻的吓人。
    赵琳不大愿意再穿一件,可拧不过李承平,领着人来到院里亭子凳旁坐下。
    “院试成绩出来了。”李承平笑着说,他高兴分享道:“小三元,我小三元。”
    “哦,听到了,外面声音砰砰响,吵得我脑袋生疼。”赵琳点头,接着道:“不错。”
    李承平撇着嘴,这可是小三元啊!师父一个不错就把自己给打发。
    只听赵琳悠悠传来一句话,“古人都说大器晚成,这是为中材的说法罢了,你不是中材,陆聃的一封信,你就自我沉淀了数年,这是你聪明的地方。正因如此,我觉得你是有着远大抱负的。”
    “天下事在百官,在皇上,你如今只是个不能瞪眼的秀才,要珍惜光阴,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不要只做一个年少成名的秀才。”
    李承平从凳子上起身,面朝赵琳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弟子礼。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对你好,家人和师父除外。
    赵琳是希望李承平去官学进学的,不是因为在他这里把知识学尽了。
    而是接下来的乡试考的不只是学识,是为官之道,是天下大事。
    官学是近距离接触官府和各府县要闻的风口,远比在书院闭门造车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