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焕然一新
作者:树上有只鱼   开局反杀!穿越大佬名动京城最新章节     
    秦箬一行人,已经回到长合村已经好些天了。
    回村的隔日,就在秦怀生的主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祭祖事宜。
    秦家的祠堂已经盖起来了,从头到尾是秦怀生带着族人主持建起来的。
    祠堂规模不算大,外观古朴庄穆,总体上中规中矩。
    秦氏祖宗的灵位已经全部请了进去,秦箬册封郡主的圣旨,也被郑重其事地供奉在祠堂正中央。
    今日,秦家设了流水宴,宴请鹿鸣书院的夫子及同窗,还有长合村的村民。
    一来是庆贺秦子宴中了院案首,二来也是庆贺秦家新居乔迁。
    秦家的房子已经落成,刚建成那会,前去参观的村民,差点被惊掉了眼球。
    青砖黛瓦的二进宅子,二层还带了露台。
    秦家这新宅子,总共有十多个房间,还有专门的马厩。
    院中处处都是精心打造的景致,这样的房子以前也只有在乡上或者是城里,他们才看到过。
    他们也就是那时才明白,为什么秦家建房子找的是外地的工匠。
    因为这房子搁村里的人,根本建不出来啊。
    特别是秦家宅子里头,还带了秦箬特意让工匠做的,现代最常见不过的蹲厕,着实让村民开足了眼界。
    这也多得吴叔在房屋建造方面,还真有两下子。
    秦箬当初只不过是画了个大致的图样,又讲了蹲便器的原理,吴叔就将其琢磨出来了。
    排水用的是陶瓷土烧制出来管道,直接通至外面的化粪池, 如厕过后直接冲水,干干净净还没有异味。
    周家盖房子之时,也腆着脸央了吴叔过去周家,给帮忙弄了一个。
    村民个个是心动不已,这种蹲厕毕竟要比旱厕,看着要干净卫生方便得多。
    秦箬以前刚来秦家时迫不得已,也只好硬着头皮使用过秦家那旱厕,至今想起仍旧会犯心理不适。
    后来空间的别墅解锁,她才真正算是解决了沐浴和如厕的问题。
    只是家中其他人,依然是照旧。
    秦箬的嗅觉特别灵敏,每次秦老太秦子牧祖孙几个从茅房出来之后,身上那股不可言说的味道,让她一度忍无可忍。
    盖了新房子,蹲便器这样促进人类文明的东西, 自然得安排上。
    太和县和甘州那边的房子,也第一时间安排上了。
    开始之时秦老太还觉得别扭,哪有人家将茅房弄到屋里的?在太和县使用过后就闭了嘴。
    特别是冷天的时候如厕,那简直不要太方便了。
    用秦老太的糙话,那就是活了一把年纪,还不知道拉个屎还能这么讲究。
    司珩盖在秦家边的宅子,比秦家还要早完工一些。
    那个蹲厕自然也是跟着安排上了,考虑到谢老夫人年纪大,腿脚不是那么方便, 秦箬还建议做司珩让工匠做了一个蹲便器坐架。
    昨天谢老夫人来了一趟,对于这个新潮的东西,她是打心里喜欢得很。
    潘大人和姜县令他们坐了一桌,今年院试中院案首落了在太和县,姜县令自然是喜不自胜,早早就来了。
    他感觉自己自从和秦家打交道起来,一路就特别的顺,喜事更是一桩接着一桩。
    秦氏手工作坊制作的砻谷机,太和县邻近的几个县,都已经用上了。
    加上之前的曲辕犁,农具改进革新,太和县一下出了两个。
    朝廷对秦氏作坊的嘉奖也来了,姜县令作为一县之长,自然也是与有荣焉。
    更何况,这可是在自己管辖的县内,都是属于他政绩上的一笔。
    京中姜家来信,告知他皇上在朝堂之上,对于太和县的农具革新大加赞赏。对姜县令本人治理才能,农事推进方面的努力也当着朝臣的面提到了。
    姜县令的上峰甘州知府,更是悄悄知会了姜县令,明年的官员考核提拔的名单上,姜县令的名字已在其中。
    进一步的封赏与提拔,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回京任职指日可待。
    姜县令得此消息,终于是吐气扬眉了一回。
    来到太和县这些年,一直原地踏地,现今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所以今日秦家设宴,姜县令自然是不会缺席。
    秦氏作坊短短的几个月已经扩张了,不但扩大工作场所,人员也增了不少。
    好些手脚勤快的村民,都陆续进了秦氏的作坊干活。粗细的工序做不来,那些杂活还是可以做的。
    就在家门口的活计,且酬劳公道,谁不喜欢啊?
    秦氏作坊做出来的砻谷机,现在名头响得很订单接到手软,听秦里正说单子已经排到明年去了。
    也就是说,短期内这作坊有的是活是干。
    进入秦氏作坊干活的人,家中的孩子还有优先进入秦氏族学的机会。
    秦氏族学上个月已经正式启动,从太和县请了两个学识渊博的夫子,每天光听着秦氏族学学堂那边,传来的郎朗读书声,村民的心头便一片火热。
    以前觉得读书没有用,眼看着秦家的几个孩子,个个出类拔萃,他们真的相信了读书能改变命运。
    像周家的周大柱,听说现在识字不少。
    得了秦家的重用,在太和县那边秦箬的手底下,已经做了小管事了。
    那谈吐举止和以前印象中的木讷憨厚大相径庭,周成和白氏夫妻最近是走路都带风,谈到儿子就笑得合不拢嘴。
    周老爹又进了秦氏作坊做技术管理,周家的房子也盖好了,四合院式的新房宽敞明亮,哪还见往日窘困?
    姜县令和潘大人在饭桌间,已经商量起新作物的采收安排。
    这个月里,潘大人和李署令几个农官,一天往地里跑几趟。
    现在已经进入九月尾, 地里种的首批地瓜新作物,是到时候采收了。
    等这些新作物采收完成,潘大人也该是时候返京安排后续的事情。
    对于这个新作物的成果如何,潘大人一行可是期待满满。
    辛苦了大半年,采收的仪式姜县令是强烈要求安排上。
    届时通知各县的县令,一起过来观礼,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在长合村待了大半年,潘大人是一点一点看着这个村子变化起来的。
    村里修了水渠,村口通往大同乡的那段路也整修理好了,现在的路面又宽敞又平坦。不但是长合村受益,就是邻近的村庄同样也被惠及到了。
    甚至秦氏一族开起了族学,每每听到村里那一阵阵稚嫩的读书声,潘大人心头就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欣慰之余又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