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侯公说服项羽释放人质
作者:马踏飞花   汉朝兴衰史最新章节     
    书接上回,韩信消极怠工,装聋作哑不去成皋救驾,目的就是索要更多的封赏。
    刘邦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韩信兵强马壮人又有智慧,刘邦这个空架子只能选择隐忍。
    有枪方为“草头王”,韩信几乎掌握着刘邦所有军队,五个国家投降的士兵,都为韩信补充了兵源。
    刘邦后悔“修武夺兵权”后没进一步削弱韩信的实力,指望韩信灭齐后回军共击项羽,结果不如人所愿。
    刘邦终于悟出,君王失去军权不如一只狗的道理。
    韩信做大做强,反过来我这个君王要小心侍奉他,还有没有王法?刘邦陷入了苦闷。
    此时张良一个劲劝刘邦忍耐,先冷处理韩信,随后献计加封英布。
    张良意思是让英布在项羽后方开展袭扰战,借此分散项羽的精力。
    刘邦依计而行,封英布为淮南王,实际上和项羽最初封英布为九江王是一个意思。“还是这个人,还是那片辖区,只不过换了个名称。”
    英布自然高兴,为人打江山不就是图个“裂土为王”吗?
    英布屁颠屁颠带领人马去淮南地区开展斗争,这等于刘邦在项羽背后插了一把刀子。
    一日,张良拜见刘邦,话题扯到了彭越。
    张良道:“听说彭越收留了田荣。”
    “我也听说了,韩信灭齐时打败了田荣,田荣就投奔了彭越,我一直感觉彭越摇摆不定。”刘邦道。
    “汉王,彭越在观察时局,他现在两头下注,一会帮着咱们袭击项羽粮道,一会侵占咱们的地盘,他想火中取栗扩大势力范围。”
    “子房,我已封彭越为魏国丞相,难道他还不满意?”
    “汉王,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彭越盯上魏王这个位置了。”张良道。
    “你的意思是让我加封彭越为魏王?”
    “不不不,现在为时尚早,现在分封彭越会引起其他诸侯的不满,反而削弱汉军实力。不过赏银必不可少,赏赐影响力要小的多。”
    刘邦明白了,张良让他重赏彭越,先稳住彭越,让他实施袭扰项羽的粮道。
    讲真张良这条计策并没有新鲜之处,还是以往的英布加彭越骚扰项羽模式。
    虽没有新意,但很管用,屡试不爽。
    得到彭越英布在后方搞破坏,项羽异常恼怒,不得不再次带兵去维护粮道。
    至此刘邦可以稍稍喘口气了。
    ……
    项羽平定后方,转头又回到了楚汉对峙的成皋。不过项羽暂时平定不代表长期稳定,彭越随时能找项羽的麻烦。
    经过一番折腾,项羽军中粮食更加捉襟见肘,心中不免紧张起来。
    项羽的情况都在张良、陈平掌控之中。
    一日张良拜见刘邦,当时刘邦正让两个女仆给他洗脚。
    我估计刘邦有脚气,多数人见他都会碰到这种场景。
    “大王,想没想念父母妻子?”张良道。
    “子房,你出来时没喝酒吧?怎么会说这种话?谁能不顾念亲情!”刘邦嗔怪道。
    张良没有喝酒,况且他喝酒也不会喝多。张良说这样的话,是为了引出话题。
    张良的意思是,为了防止项羽再次用太公太婆吕雉当筹码要挟,建议刘邦派人说服项羽释放人质。
    刘邦听罢张良的话,并没有感到多么惊喜,因为这个问题他已经考虑了许久。
    关键是谁敢去说服项羽释放人质?就项羽这种暴脾气,去一个还不死一个?
    张良看出了刘邦的心事,急忙推荐一个人,他说此人能够胜任。
    刘邦问“谁?”
    张良道:“陆贾是也。”
    刘邦恍然大悟,拍拍自己的脑袋道:“我咋把他忘了!”
    刘邦一直在想这任务除了郦食其能胜任,其他人免谈。但是郦食其这个大忽悠被齐王炸了油条,刘邦就忽略了陆贾的存在。
    陆贾是郦食其一样的辩士,口吐莲花的大忽悠,本领不在郦食其之下,人称“陆铁嘴”。
    陆贾,楚国人,楚汉战争时做了刘邦的幕僚,太史公把他和郦食其放在一起作传。
    陆贾对汉朝的贡献主要在刘邦称帝后,比如刘邦得天下后,陆贾曾向刘邦谏言:“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
    这就是那句着名的“马上得天下,岂能马上治天下?”的出处。
    还有刘邦称帝后,让陆贾整理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陆贾经过搜集资料,进献了《新语》这本书。
    该书为刘邦提供了许多治国之策,刘邦爱不释手,常夸奖陆贾是他的老师。
    张良让陆贾去说服项羽,可能考虑到陆贾和项羽是同乡这层关系。老乡见老乡,有些话便于沟通。
    另外即便陆贾不能说服项羽释放人质,也不至于被项羽杀掉,毕竟项羽最重乡谊。
    书说简短,陆贾只身去楚营说服项羽,很遗憾他没有完成任务,具体原因太史公没有记载。
    我估计是陆贾没提前做好功课,只是从常规办法入手让项羽放人。
    这肯定不行,如果是这么简单,刘邦也就不用发愁了。
    项羽残暴如以色列,你看以色列到现在连老美话都不听。
    对于像项羽以及以色列这样的人或国家,必须剑走偏锋,用非常手段才能取得胜利。
    这可不是我在此胡咧咧,有一个人就在陆贾的基础上,改变了招式,最终说服项羽释放了人质。
    此人没留下名字,太史公称之为侯公。
    ……
    陆贾没有完成刘邦交给的任务,觉得没脸见人,闷在家里不肯出门。
    刘邦并没有埋怨陆贾,他知道这事也不好办,虽然如此,刘邦也是闷闷不乐。
    刘邦猜测项羽从心里并不想杀他的父母妻子,如果真要下毒手,项羽不会等到现在。
    但是,刘邦的家人在项羽的手里,必定有剩余价值,假如不能打动项羽改变主意,释放人质将无从谈起。
    有一日,刘邦正在让女仆给他洗脚,卫兵传话:“大王,一位自称侯公的儒生求见。”
    刘邦平时对儒生很反感,道:“又是酸儒,不见。”
    刘邦话音刚落,侯公一步抢了进来。
    “大王,难道要拒绝接见一位让你和你父母妻儿团圆的能人吗?”
    刘邦一愣,侯公边说边深施一礼,道:“大王,我听说君王受辱是臣子无能,君王忧虑臣子当死!如今太公未回,小的愿意前往说服项羽。”
    刘邦继续洗脚,头也没抬,口里说道:“又来酸儒这一套,先声夺人,你有什么能耐说服项羽?
    难道你比陆贾还牛x?陆贾都没能说服项羽释放人质,你上来就敢说让我们一家人安享天伦之乐。真乃一派胡言!”
    旁边的卫兵捂着嘴想笑,心说不让你进来,你非要进来,这不是找抽吗?
    看你长得五短身材其貌不扬,放到人群里都找不到你,竟敢吹这样的大话!
    侯公不管别人用何种眼光看自己,面对刘邦不慌不忙答道:“莫非陆贾办不成的事,就再没人能办成吗?不知大王听说过毛遂自荐这个故事吗?”
    我这里介绍一下,毛遂自荐的故事是这样的:战国时期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要到楚国去搬救兵,从幕僚中挑选20名文武全才的谋士一同前往。
    挑来挑去,只选出19人,还差一人。这时有个叫毛遂的小伙子说我去。
    平原君说,怎么我不认识你,你来我这里多长时间了?
    毛遂说:来三年了。
    平原君说:“我听说有才能的人就像口袋里的锥子,很快就会冒尖展露出才能。
    你来了三年我都没发现,说明你的资质很平庸,应该不符合我选拔人才的标准。
    毛遂不慌不忙道:我没有冒尖儿,是因为你没有把我放进口袋,如果你现在把我放到口袋,那么我的才能很快就会展现出来。
    平原君本着试看的目的带上了毛遂。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被平原君看好的19人都没能说动楚王出兵。
    最后是毛遂成功劝说楚王出兵,赵国才得救了,自此毛遂青史留名。
    成语“毛遂自荐”就来自这个故事。
    如今侯公向刘邦提起“毛遂自荐”这件事,就是把自己比喻成毛遂这样的人。
    “我一直默默无闻,是没有受到重用,只有用过才能知道有没有才能。”侯公道。
    侯公接着道:在反秦斗争中,赵国大将陈余和丞相张耳,二人都是有才能的人,他们无法救出被燕国扣押下的赵王武臣。
    但是赵国的一个饲养卒,也就是养马童,毛遂自荐前往燕国救回了赵王。
    当时也是都不看好养马童,说一个下人能比得过陈馀和张耳吗?
    言外之意,陈馀张耳办不成的事儿,一个养马童更没门!
    就在人们议论纷纷持怀疑态度时,也就半天的功夫,养马童救回了赵王武臣,二人坐车一起回到了赵国。
    最后侯公说:“大王请给我十辆车,百名随员,两日内我把太公太婆吕后送到这里来。
    如果办不到,任凭大王惩罚。
    在旁边的张良听了侯公这些话,不住地点头,觉得侯公辩才不在陆贾之下。
    就在侯公和刘邦辩论时候,张良脑海里为侯生设计了一条新的计策。
    张良让刘邦屏退左右,只留下侯生、刘邦、张良三人。
    张良对侯公道:至于说你如何说服项羽释放人质,那是你自己的才能,我现在能做的就是配合你的才能。
    张良的意思是说,“假如项羽答应释放人质,肯定要提条件,到时你就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侯生点头称是。
    ……
    项羽大帐:项羽持剑正站在屋中发愁,发愁军粮问题!眼看存粮就要现仓底了。
    “报大王,刘邦派来的谋士侯公请求拜见。”
    “侯公,我咋没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刘邦派他来作甚?下战书还是议和?管他干什么?一会不就知道了。”
    项羽打定主意,传侯公进见。
    就在侯公进屋的那一瞬间,项羽突然想到前几天陆贾被他轰走的场景。
    当时项羽说,如果不是看在同乡面上,你不但救不了太公,你的小命也会留在这里。
    在我没改变主意之前,你马上给我滚蛋!陆贾狼狈而逃。
    “莫非侯生是接着这件事往下进行?”项羽满怀狐疑。
    “我说侯生啊,你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可没工夫和你闲嗑牙”项羽直来直去道。
    “项王,我就喜欢你这种爽快脾气,痛快!够爷们!大家有话摆在桌面上说。”
    侯公拍项羽的马屁。
    “猴崽子,你是不是像上一回那个人一样来当说客,让我释放刘邦的老爹老娘和媳妇儿?”项羽进一步逼问。
    侯公道:“我是为大王排忧解难来了,都说项王遇到了困难,能说服楚汉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是为项王解除忧愁吗?”
    项羽“仓啷啷”抽出宝剑,恶狠狠对侯公道:你要为刘邦做说客,我一剑把你砍为两段!
    这等于项羽封住了侯公的嘴,不让他提起释放人质这件事。
    侯公眼珠一转,道:“如果霸王有议和的念头,我坐下来咱就谈一谈,如果大王想继续打下去,那你把我砍为两段也可,把我放回通报刘邦一声也可,随霸王之意”
    其实项羽很想与刘邦议和,因为他的军队吃的粮食已经见底。项羽把剑还于剑鞘,脸色缓和了下来,示意侯生落座。
    侯公道:“楚汉战争打了将近三年,打来打去百姓生灵涂炭,如今汉王刘邦占据了半壁江山,依我看,并非出于他的本意。
    当初汉王东进,只是为了和他的家人团聚,但是他的家人却被霸王您扣做了人质。
    我来的时候汉王告诉我,如果他的父母妻子能够带回来,他将与项王平分天下,汉王退回关中,永不东出。
    张良在侯公来之前,交代的就是这件事,让侯公向霸王表示刘邦想和霸王平分天下,条件是释放其父母妻子。
    对于中分天下,项羽乐于接受,因为当时刘邦占据了2\/3的天下。
    如果释放人质能换来一半的江山,免去战争之苦,项羽还是能接受的,因为项羽现在的处境。并不占优势。
    不说别的,仅一个韩信就够他胆战心惊的,当然项羽尚不知道韩信目前和刘邦的微妙关系。
    侯公见项羽有所行动,继续加大力度。他说:如果项王非要置刘邦父母妻子于死地,对于刘邦来说几乎没有损失,但是对于霸王的名声却有损。
    广武山上对话不就是明证吗?项王杀了刘邦的父母,刘邦还要分一杯羹。
    也就是说刘邦父母妻子在项王手上变成了累赘,而不能成为要挟刘邦的砝码。
    如今项王没有杀刘邦之父母,这是明孝,理论上你们还是结拜兄弟。
    项王没有污人妻子,这是明义。
    如果关押后再释放,这是明仁,项王,三德具备,项王何乐不为?项王难道不想让自己好的名声传扬吗?
    侯公开始狂拍项羽的马屁,给项羽猛灌迷魂汤。
    项羽扛不住侯公糖衣炮弹的进攻,答应释放太公太婆和吕雉,侯公趁热打铁,代表刘邦和项羽签定了停战协议。
    双方商议以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归项羽,鸿沟以西归刘邦。
    侯公成了楚汉平分天下的主持者,同时也是划定中国象棋“楚河汉界”之人。
    协议签订完毕,双方击掌为约,侯公代表刘邦发誓永不东进,项羽发誓永不西侵。
    之后侯公用带过来的车子,载着太公太婆吕雉,高高兴兴回了成皋。
    谁说陆贾做不成的事别人就做不成,侯公打破了“名声论。
    刘邦依照约定回军关中,项羽依约回彭城,双方争斗平息了下来。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