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之后,朝中有一奸佞,姓李名仁发,构陷忠良,为了陛下,为了朝廷,为了我大唐的社稷,我不得不站出来上奏,参其一本。”
“幸得陛下......”
程俊正说着,忽然李世民开口打断他道:
“程爱卿,你先等等,朕有一个问题。”
程俊语气一顿,看向李世民严肃的面庞,说道:“陛下请问。”
李世民盯着他问道:“你干嘛来了?”
程俊道:“臣受邀来此讲课。”
李世民板着脸道:“可是,在朕眼里,你不像是在讲课,像是在给你的顶头上司汇报你今年都干了些什么。”
正义堂内的百官纷纷点头。
就是啊,还没到年底,怎么开始做起年末总结了......
程俊指了指站在门口正竖起耳朵听得津津有味的监生们,说道:“陛下,您是不知道,他们就想听这个。”
李世民瞪他道:“朕不想听啊!”
谁让你们来的......程俊心里想着。
他这几天备的课,本就是讲给国子监的监生们听,哪里想得到来的竟然全是家长。
将他的计划全部打乱了。
现在老李开口,程俊沉吟两秒,说道:
“那我现在开始讲今日的主题。”
说完,他手掌放在面前案几上的红布,想了想又收起了手掌,没有将红布打开。
如果听课的只有那些监生,程俊会直接将毛衣毛裤全部拿出来,然后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他为什么要弄出毛衣和毛裤。
然后再引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来震撼他们的心灵。
今天的讲课就可以完美收官。
但是,现在听课的对象有变。
变成家长会了!
家长们可没有那么好糊弄。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程俊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不能直接告诉他们,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跟他们讲。
想到这里,程俊不再犹豫,开口说道: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如何治理突厥。”
治理突厥?......坐在正义堂内的百官纷纷一怔,有人没忍住开口道:
“突厥还没平呢。”
另外一人开口道:“程御史,你讲这个,是不是讲的有点早了?”
程俊摇头道:“平突厥,是早晚的事。”
说着,他看向李世民,问道:“陛下,您说是不是?”
李世民不假思索道:“是!”
又有人开口道:“那程御史你先讲一讲,该怎么平突厥啊。”
坐在他旁边的大臣附和道:“说的对,直接讲治理突厥,步子未免跨的有些太大了。”
程俊瞅了他们二人一眼,正色说道:
“平突厥,是武官的事,我是御史,是言官,所以我讲如何治理,而不是讲怎样开疆。”
听到这话,刚刚开口的两个人立即不再吭声。
程俊见没有人再有异议,便又问道:
“诸位觉得治理突厥的难点是什么?”
没等众人回答,程俊便先自问自答的说道:
“说白了,治理突厥的难点,就是如何对待归附大唐的突厥人。”
“换句话来说,怎么对待这些归附大唐的突厥人,将成为治理突厥的重点。”
文武百官听到这话,顿时正襟危坐,神色肃然起来。
站在门口监生们感觉到堂内的氛围瞬间变了。
刚才还很轻松的百官,在程俊说完这句话以后,一个个变得很是严肃。
被这股气氛感染的监生们,此时不由紧张起来,同时心里有很好奇程俊会给出什么答案。
坐在讲课位置上的程俊,并没有直接给出解决办法,而是扫视了堂内百官一眼,问道:
“诸位觉得,该如何处置归附大唐的突厥人?”
正义堂内,因为众人沉默,而寂静无声。
程俊见他们不搭话,便伸出手指,指了指门口处的监生们,说道:
“你们的儿子......都在门口听着,诸位可都不要在儿子面前丢份啊。”
百官闻言,纷纷浑身一震,彼此对视了一眼。
这时,一名中老年红袍大臣站起身,看了正在思索的李世民一眼,见他没有吭声,俨然是默许了他回答程俊的问题,便开口说道:
“老夫觉得,应该将这些突厥人,迁徙到河南道,散居于郡县之中,实行同化之策。”
程俊闻言露出笑容,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那名中老年大臣眼角余光瞥了一眼门口处,见自家的小儿子正兴奋的望着自己,接着说道:
“在老夫看来,突厥人不够真诚,他日归附我大唐,也只是畏惧我大唐的国威,假心归附而已,早晚会有叛乱,对我大唐构成威胁。”
“因此,想要治理这些归附我大唐的突厥人,只有将他们同化为大唐人,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话音甫落,立即有人站起身道:
“我赞同。”
“我也赞同!”
看着有三分之二的朝臣站了起来表示支持,程俊笑着手掌下按,示意他们坐下。
程俊这时看到温彦博正拧着眉头,便问道:
“温大夫是赞同此言,还是不赞同?”
霎时,朝臣们的目光聚集在了温彦博的身上。
温彦博缓缓起身,沉声说道:
“同化之策,老夫以为不可。”
“强行迁徙突厥人,百害而无一利。”
温彦博淡淡道:“突厥有其自己的风俗,河南道的百姓,亦有当地的风俗,何况,彼此语言不通,亦有心怀家仇国恨者,将突厥人强行迁徙到河南道,河南道恐生大乱。”
话音甫落,刚刚没有表态的大臣当中,有几个人站起来说道:
“温大夫的话,我赞同!”
“我也赞同!”
那名红袍中老年朝臣此时拧起了眉头,望着温彦博,问道:
“不知温大夫有何高见?”
温彦博说道:“老夫觉得,应当效仿汉武帝安置匈奴的做法,将突厥安置在朔方郡,保其部落和风俗。”
“如此,不仅可以万无一失,还可以让归附我大唐的突厥人,成为我大唐北方的一道屏障。”
刚刚对他表示过支持的几名朝臣纷纷应声道:
“我赞同!”
“我也赞同!”
程俊见状,转头望向刚刚没有表态过的几个人,“还有谁赞同,谁反对?”
自始至终没有站起来表态过的魏征,此刻噌的一下站起身,大喝道:
“我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