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潺潺水声,看着自家小妹行云流水般的泡茶手法,燕昭然急躁的心情也逐渐平稳下来。
燕南笙递了一杯茶递给祖父。
燕老爷子端在嘴边吹了吹,抿了一口。
燕南笙给燕昭然也倒了一杯,“长姐喝茶。”
“长姐认为这件事是好是坏?”燕南笙自己也端起一杯,慢慢的品着。
嗯……还是二锅头好喝。
燕昭然被问的一愣,“我也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就看见他们都在那翻咱家的地,我就急急忙忙跑回来告知祖父了。”
燕南笙不疾不徐又给祖父倒了一杯,“长姐平时经常与村里人接触,觉得清河村的民风怎么样?”
“咱们村里的人虽然彪悍,但也是讲理的……”
燕昭然突然就开窍了,“对呀!平时讲理的人,怎会做出强盗之举!”
“再说了,村长是个最为正直之人,就算有人使坏,村长定不会放任不管,怎会让他们一直在那。”
再想想自家刚把能救命的粮食分给村里人……
“是我误会了……他们,他们定是在向我们家报恩呢。”
\"我再去看看。\"说完就起身要跑。
“慢慢走!”在大伯母王氏一声嚎叫下,燕昭然正准备起飞的步子慢了下来,大步走了出去。
燕南笙起身行了一礼,“祖父,祖母,大伯母,我也去看看。”
“去吧。”
燕南笙脚步一顿,“祖母,麻烦您给熬些梨汤,一会送到田里。”
“行,你去吧,一会就好。”
王氏尽管和燕南笙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心里一直会有感叹。
“我看咱们笙儿真是天生就是当官的料,你看那通身的气派,就不是咱们这穷乡僻壤之地能养出来的。”
燕老爷子端着茶杯的手停在了嘴边,“那是,我们老燕家的女娃,哪个都是人中之凤。”
说完一口饮尽杯中茶。
那架势不像是品茶,倒像是闷酒。
张婆子闻言双眼翻了一个优雅的三百六十度,“是是是,你老燕家都是宝贝疙瘩转世!真是老不羞。”
王氏低头使劲抿着嘴,最后干脆用牙齿咬着上下嘴唇继续摘着菜,怕自己不小心笑出声。
出了家门,燕南笙叫住自家长姐。
两人并肩而行。
一路上还能看见从地里送水回来的妇人。
一个拐着篓子的大娘,见燕家大姑娘领着一个福娃一般的小娃娃很是惊奇。
“想来这就是燕家少爷了吧?”
燕南笙被这声“少爷”叫的一愣。
最近虽是经常被这样称呼,但是燕南笙还是会反应不过来是在叫她。
家里的人都是称呼她笙儿,也都知道她是女孩。
就怕家里的孩子还小,在外会叫漏了嘴,所以家里的伯母一直教姐姐们一定要称呼她为笙儿,不能叫妹妹。
“大娘,叫我笙儿就好。”燕南笙微微行礼。
见燕南笙这般有礼,大娘有些不好意思,伸手挽了一下鬓边的碎发,“笙、笙儿。”
“大娘这是去地里送水了?我正要去我家地里看看呢,听说大家都在帮我家翻地,真是太感谢了。”
大娘大手一挥,“嗨,都是应该的,燕家这么大方,我们也不是那抠抠搜搜的人。”
“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
“都是一个村里的人,别太客气。”
“再说了,燕家可是我们清水村的大恩人,我们做这点事哪够还恩的。”
周围渐渐围了好些人,都在夸燕家。
燕昭然听到大娘婶子们的感恩之语,看着笙儿在人群中始终保持着脸上淡然镇定的笑容,与村里人客气守礼的谈话。
燕昭然忽然就直观的感受到平时母亲在耳边念叨的话。
“笙儿的气质真是与生俱来的,像是官老爷。”
平时不出门不显,这突然在村里走动了,竟是比祖父还稳得住。
妹妹真的是像个大人一般,让自己生出了崇拜之心。
拜别了大娘婶子们,两人一起向着田里走去。
远远地就看见了地里热火朝天的景象,自家的五亩地很快就要被翻完了。
两人停下了脚步,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
“长姐,你看,他们的脸上是笑着的,他们心甘情愿的帮我们燕家翻地劳作。”
“以后,他们甚至会竭尽全力的为我们付出,只因我们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了他们一些粮食。”
“他们虽然不懂得多少大道理,但是知恩图报就是他们心底的那道横梁,支撑着他们活在这片天地。”
“在这贫瘠又危险的环境还能坚定的守住底线。”
“长姐,他们很好。”
燕昭然看着远处不做声。
不知是妹妹的话还是眼前的这番景象感染了她。
感觉自己的心里好像有什么正在破土而出。
燕南笙不知道,她这一番话,在长姐心里种下了种子。
从而造就了大庆朝第一女首辅。
以女子之身立朝堂,为民请命。
村长正在指挥着村民犁地,见燕家少爷来了,赶紧收拾一下自己身上的土,差不多干净了,这才朝着燕南笙走去。
虽然是个五岁的娃娃,村长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觉得自己像是要见县太爷一般庄重。
等着回过神来,就已经走到燕南笙身边站好了。
“燕少爷,您怎么来了。”
还少爷,呦,连尊称都出来了。
燕南笙心里无奈吐槽,脸上还是一本正经的笑着。
朝着村长抬手行礼,“村长,您叫我笙儿就好。”
“我听说村里人天还没亮就来帮我燕家翻地,想过来道声谢。”
“家里祖母熬了些梨汤,待会带来给大伙解解渴。”
村长越发觉得燕家是个可深交的人家,“这点辛苦不足道,本都是靠种地吃饭的。”
“倒是承了燕家这么大的恩,若是不做点什么,大家伙都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大家对燕家的大义之举很是感恩,以后燕家有什么需要的尽管提,只要我们能帮得上的,一定无二话。”
“村长客气了,只是举手之劳。”
“燕家不能眼着村里人受饿,我们发现粮食却私藏不出,燕家从没这样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