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瑾满载而归,到家后兴致匆匆给丰生仔细介绍那些好东西。
晚上,永寿宫里。
泽兰替主子卸掉钗环,发自内心地笑。
“主子慧眼识珠,将戴大人从盛京召回京城,给他治病调理身体,又将他引荐给圣上,戴大人这几年给朝廷改良火器,极受重用,主子的眼光一如既往的精绝。”
“有才能的人不应该被埋没。”舒瑶清淡浅笑。
她刚开始也没想起这个火器研究发明专家。
还是几年前有一天偶然听胤禛提起这个人,才想起来戴梓在研究火器方面的天赋。
戴梓才能出众,但为人刚正不阿,过于耿直,谁犯错了他都会直接提出来,得罪了许多人,后面遭同僚诬陷暗通勾结东洋,被罢官流放辽东。
戴梓精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长诗书绘画,少年时便对机械制造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也有这样的天赋,在朝廷任职是制造的冲天炮在多次战役中发挥巨大作用。
实在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博学多才之士。
朝廷失去这样的人才实在令人痛惜。
好在她知道得不晚,当时就派人去找,索性戴梓还活着,也已经被先帝赦免了罪。只是日子过得贫困潦倒,病痛缠身,没有几年好活了。
这样的人才,对国家和未来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舒瑶不吝惜珍贵药材,治好他的病,给他调理身体。
多的不说,再活个十几二十年没问题。
几日后,押送军需的队伍出了京城。
雍正十一年二月八日。
气温还很低,各宫殿内的炭火依然烧着。
一封紧急军报呈到皇帝面前。
看完奏报,胤禛大喜,“好,好,好……哈哈哈。”
寒冷的天气也冷不了胤禛火热的心,喜得站起身来,大叫三声好,眼睛还盯着奏报上的字看,舍不得挪开眼。
怡亲王与太子都在养心殿,见此都是一脸惊讶。
怡亲王不禁开口:“皇兄,你别顾着一个人高兴啊,也给臣弟说一下何事如此高兴。”
太子没说话,目光却也注视着这边。
“十三弟,太子,你们也来看看,这是博敦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军情,五日前在伊犁大败准噶尔军,活捉了可汗噶尔丹策零,正是上奏来问如何处置噶尔丹策零和准噶尔部民。”
胤禛脸上的笑意挥散不去,他坐回御座,朗声道:“苏培盛,速传鄂尔泰、张廷玉、马尔汉、凌柱、……蒋廷锡到养心殿议事。”
“嗻。”苏培盛也感受到了圣上的情绪,亲自去军机处值房传旨,并派人去六部传皇上口谕。
太子闻言也是大喜,起身走到怡亲王身边,一同去看奏报。
怡亲王看完单膝跪地,朗声道:“皇兄圣明,天佑大清。”
太子也跪下附和道:“皇阿玛圣明,天佑大清。”
“你们快起来。”胤禛胸中豪气万丈,笑着让两人起身,“此战赢得漂亮,博敦指挥有方,丰生和牧瑾活捉噶尔丹策零,功在社稷,都是好样的。”
准噶尔汗国经此一战灭亡,后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西北军占领新疆,国家版图再次扩大。
莫西蒙古最强大的部族被大清所灭,那些还未归顺朝廷的部落也不会独立太久了。
消息传到舒瑶耳中,她询问二哥和弟弟们的安危,得知他们一切都好,没有受重伤,她才放心来。
冬青喜道:“主子,这次二少爷、三少爷和四少爷立下战功,等他们回京,皇上又要给他们加官进爵了。”
“这是一定的。”舒瑶眉头微蹙,希望胤禛不要过河拆桥吧。
六月,定西大将军率领西北军部分军士回朝接受朝廷封赏。
朝中许多人以为博敦在西北经营多年,大权独揽,这次又立下赫赫战功回京,皇上会调他回京或者换防别地。
毕竟君王的疑心,不少老臣都领教过。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皇上不仅对钮祜禄氏几兄弟大肆封赏,还让博敦继续驻防西北三省。
并将在青海设立军事重镇、修筑防御城池要塞的重任交到他手上,皇上还命他在青海建造官马场,培植马匹。
博敦本是定西大将军,已经是正一品封疆大吏,品级上无法再升。
胤禛授封他为一等诚嘉忠勇公,其妻兆佳氏封一品诰命夫人,特旨其长子可不降等袭爵。
御赐国公府一座,赏银万两,良田千亩,奴才百名,还有珠宝布匹等其他赏赐。
论功行赏,牧瑾由御前侍卫晋封为二品正黄旗副都统并赏赐若干。
丰生本在火器营任翼长,这次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的火炮,戴梓居功至伟,丰生协助监造火器,功劳也不小,加上活捉策零有功,皇上提他为火器营总统大臣。
胤禛重新启用戴梓时,戴梓以年老为由拒绝入朝当值,为了让他便于行事,让他官复原职,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就是挂一个闲职,无需点卯。
这次发明出威力巨大的火器,胤禛晋封他为内阁学士,赏赐金银珠宝若干,还有一座宅子。
戴梓也没想到他七十八岁的高龄还能为朝廷做贡献,他知道自己的命是谁救的,是谁给他一副康健的身躯,因此对朝廷忠心耿耿,对丰生倾囊相授一身本事。
关于治理西北的章程,胤禛这些年有过多番思量,这次西北一统,他便将这套反复修改过的章程拿出来。
六月底,皇帝下旨,废除西北各地蒙古族原有的藩属世袭制度,派遣朝廷大员将领前往边境驻防。
七月。
固伦福玉公主与车凌在京城公主府大婚,婚仪比之太子大婚也不逊色多少,朝野便知道福玉公主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是如何。
福玉成婚一个月后,提出要去青海土尔扈特部落看看,胤禛不放心,除了公主的护卫队,另外还派了一队禁卫军随行护送。
九月,福玉公主一封密函送入紫禁城。
九月中旬,皇帝下旨,让人在拉萨修建固伦公主府。
虽然铲除了准噶尔这个心腹大患,但胤禛并没有因此松懈,反而加强了对八旗军兵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