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江东不能乱
作者:吃不胖的老张   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最新章节     
    孙权独自一人来到别院,小心翼翼地推开院门,然后对着院子里的小屋恭声道:“弟子叩见张公。”
    片刻之后,屋里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进来吧。”
    孙权深吸口气,缓缓推开门走进去。屋内,张昭正坐在一张几案前,手中拿着一卷竹简正在阅读。听到孙权进门的声音,他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只是继续专心致志地看书。
    孙权走到张昭面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然后轻声说道:“张公,弟子惭愧,未能截住陈武,如今伯符亲自领兵来讨伐我,现已到达城外。”
    张昭终于放下了手中的书卷,抬起头看了一眼孙权,然后淡淡地问道:“他见了你怎么说?”
    孙权低头说道:“伯符不肯背叛吴侯,让我明天上午必须给他答复,否则他就会攻城。”
    张昭轻轻叹了一口气,语气平静地又问:“夏口那边是什么情况?”
    孙权连忙答道:“弟子已让人代信给徐矫,想必此刻已依计行事。”
    说完这句话,孙权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在他看来,如果能将郑伦干掉,那么兄长也就别无选择,只能被迫谋反了。
    张昭冷哼一声,“郑伦要是那么容易就被打败,那江东之主早就换人了。你还是太年轻,没见识过郑伦的厉害。”
    孙权听后却是一脸不以为意地反驳道:“哼!郑伦再厉害也不过就是两千来人而已,而且他们当中的大部分还都是投降过来的将领。我们在夏口可是有着八千多的士兵,而那文聘更是手握一万多人马,难道这么多人都拿郑伦没有办法么?”
    听到孙权如此自负的话语,张昭不禁冷笑一声,然后对着孙权反问道:“那郑伦在当小吏的时候,可是仅仅只靠着自己一人之力便击溃了吕范的五百名骑兵。而且后来又凭借着个人的武力击退了吕蒙和黄盖所率领的五百名精兵。你觉得你说的那些士兵能够经得起郑伦折腾吗?”
    孙权一听,心中顿时一惊,但还是故作镇定地皱起眉头向张昭问道:“郑伦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然而,张昭却并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头来直视着孙权的双眼,语气严肃地对他说道:“你可知道当年你兄长失利的那场曲阿之战吗?当时郑伦仅凭两千名万胜军,便将你兄长的精锐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要知道,那还是他矮子里拔高子,临时从刘繇军中选拔出来的士兵,仅训练了一个多月而已,其战斗力跟现在的万胜军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
    听罢张昭这一番话,孙权半天没有说话,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真的小看了郑伦。
    他不禁焦急地问道:“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张昭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劝你不要对夏口那边抱有幻想,你现在唯一的机会就在你兄长孙策孙伯符那里。他如果坚决不反,你绝对没机会。”
    孙权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心里明白,张昭说得没错。自己这次行动的确过于草率了。
    张昭暗自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曝光得太快了,他们根本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孙权就已经动手了。
    其实也不能说孙权做得不对,毕竟那时候的郑伦孤立无援,身边仅五十来人,加上荆州军还在追击郑伦,这的确是一个极好的刺杀郑伦的机会。
    孙策与太史慈携手回到中军大帐,两人坐定后,孙策也没有藏着掖着的,直接开口问道:“子义是如何知道仲谋干下了这大逆不道之事?”
    太史慈没有直接回答,反倒问了一句,“子烈现在怎么样?”
    “子烈受伤不轻,但不致命,他主要是体力消耗过大,所以身体很虚弱,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听到这句话,太史慈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长长地舒了口气。
    陈武身份特殊,他不仅是郑伦的贴身护卫副统领,更是郑伦的心腹爱将,如果他真有个三长两短,郑伦必定不会善罢甘休,甚至有可能举兵为其报仇。到那时,事情恐怕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太史慈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子烈是一位难得的人才啊!他在进入江夏之前,便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安排两名陷阵营的兄弟,一个潜伏于客栈之外,另一个则埋伏在城门处。
    只要他不能按时出现,那两位兄弟便会分别前往夏口和吴郡报信。如此一来,消息必然能够传递出去。而我正是收到其中一位兄弟的报信后,才匆忙赶来的。”
    孙策听完,心中暗自感叹陈武的机智,不愧是久经沙场、心思缜密之人。
    同时,他也意识到,郑伦此时恐怕已经得知了孙权叛乱之事。原本,他还计划劝说孙权主动向郑伦认错,以避免一场大战。但如今,一切似乎都已经太迟了。
    孙策又问太史慈道:“子义本来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我的想法跟你差不多,江东不能乱。”太史慈的声音坚定而低沉,他眼神锐利如鹰,扫过孙策那紧锁的眉头,“所以我本着先与孙权沟通,试图说服他认清形势,向吴侯请罪,让这场风波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孙策紧紧握住太史慈的手,语气低沉地叹了口气:“子烈啊,你的好意和关心我心领了。”
    他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哽咽,“舍弟孙权,他年纪尚轻,意气风发,难免会犯错。可他终究是我的亲兄弟,我不能因为亲情而偏袒他,但也不忍心看着他一错再错,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太史慈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松开了孙策的手,神情严肃地回答道:“伯符,这并非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江东的稳定和未来发展。你我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
    说完,他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望着孙策,郑重其事地说道:“这件事最终还得由你来解决,我觉得吴侯现在最需要的是你的态度,只要你表明立场,其他的问题都可以协商解决。不过,要说服孙权投降,这只是迈出的第一步,更关键的是要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
    孙策听后,沉默不语,心中暗自思忖。刚才与孙权的对话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对方的态度,他是绝对不会轻易投降的。难道兄弟之间真的只能通过战争来解决矛盾吗?他不禁陷入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