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排队枪毙战术
作者:光头李三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最新章节     
    西苑,操练场。
    三十余人的火枪队整齐列阵,分为两排,他们手持燧发枪,身姿笔挺,如临大敌……
    “砰!”一声枪响,白烟袅袅升起,而后,第一排士兵迅速蹲下,有条不紊地开始装弹,第二排的士兵开始第二轮射击,又是一阵白烟,而第二排的士兵射击完了之后,也是蹲下装弹,虽然这些士兵动作熟练而敏捷,但当第一队站起身继续射击的时候,还是有着很长的时间间隔。
    而在射击的火枪队后面不足百米,有着一个高台,此时的天子朱翊钧正坐在高台的椅子上,他身着罩甲,面容沉静,目光紧紧盯着操练场。
    而在身后,冯保,陈矩两人一左一右。
    在他面前,是昨日刚刚回到京师的戚继光。
    戚继光这次回来,带了一支三十多人的火枪队,这也是朱翊钧下旨特别安排的。
    燧发枪的研发,投产,到装备军队,对于蓟镇的影响是最大的。
    因为戚继光是个善于指挥火器作战的将领,他对于这种战争方式的改变,很是积极。
    朱翊钧今天看了戚继光的火枪队射击,一下子便想到了欧洲的一种火枪战术,有一个很逗比的名字。
    排队枪毙战术……
    名字虽然搞笑,但小英岛就是凭着这个战术,称霸了将近两个世纪,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枪支从火药点燃变成了顶针撞击模式之后,才退出历史舞台。
    看着挺搞笑,实际很强大。
    燧发枪虽比火绳枪进步,但仍存在射速慢、精度低等缺陷,单兵作战效能有限,为发挥火枪最大威力,作战时,士兵通常排成三列横队。
    当指挥官下达射击命令后,第一排士兵先开枪,然后迅速蹲下装填弹药,接着第二排士兵开枪,随后蹲下装填,最后第三排士兵开枪,开完枪后第一排士兵已装填完毕,起立再次射击,如此循环,形成持续的一个火力,尽管燧发枪精度没有那么准,但通过多排士兵齐射,能在短时间内向敌人倾泻大量弹丸,增加击中目标的概率,形成强大火力压制.
    当多轮射击后,士兵可迅速装上刺刀,进行白刃冲锋……
    这种战术,也有一些局限性,第一个就是伤亡风险大,士兵紧密排列,易成为敌方活靶子,一旦遭遇敌方有效火力打击,伤亡会很惨重………对地形要求高,需在开阔平坦地形作战,才能保持队列整齐和有效发挥火力,在复杂地形如山地、丛林等,战术难以实施。
    而最为重要的是,对士兵的要求也高,需要有强大的纪律意识和心理素质,能在炮火和伤亡面前保持冷静,坚决执行命令……能够在这样的轮射中,死伤两成,还不溃败的就是一流强军。
    而戚继光带回来的火枪队,演练的阵型,就与这个排队枪毙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火枪队演示完之后,燧发枪便被第一时间收走……妥妥的安全隐患。
    朱翊钧差人赏赐了每人十两银子,而后看向了戚继光:“靖海侯……”
    戚继光闻言,赶忙面向皇帝,躬身道:“臣在……”
    “朕闻海外有一战术,名线式战术,其法乃以士兵列成三排横队,作战时,首排先击发火枪,而后速蹲下行装填之事;次排继而开枪,亦随之下蹲装填,末排开枪后,首排已装填完毕,便复起而射之,如此循环往复,火力不绝,今日,看着蓟镇的火枪队操练,让朕一下子想到了这个战术,朕想问爱卿,在草原之上,这种战术有用吗?”
    现在朝廷大举开海,朱翊钧知道海外的事情,也很正常。
    而戚继光听完朱翊钧的话后,立即回复道:“陛下,海外诸国所用的这个战术若仅于草原之上单独施展,委实存有诸多险难……草原广袤无垠,几无遮蔽,蒙古骑兵骑射精湛,其战术虽能以火枪齐射形成火力压制,然其装填间隙,极易为敌骑所趁,且一旦被敌迂回包抄,队形松散则危矣……”
    说到这里,戚继光略有停顿,而后话锋一转:“在臣看来,草原之上,此战术并非不可用,只是不可滥用。还是需灵活变动……如可与我方骑兵,方能有更大胜算。骑兵可利用其机动性,或在侧翼游击,扰乱敌军阵脚,或在敌军冲击火枪队时,迅速驰援,攻其不备……”
    “只是此多兵种协同作战之法,尚需多方摸索,方位、节奏等皆需反复演练探究,臣虽有初步设想,然仍需时日实践,方能制定出完善之方略,使此战术于草原之上大放异彩,保我大明边疆无虞。”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靖海侯忠勇可嘉。今日观操已毕,朕亦有所得。卿且退下,回府好生歇息。”
    朱翊钧是皇帝,不是将军,当然也不会做出外行指挥内行的事情……
    戚继光领命:“臣遵旨。”
    在戚继光离开西苑之后,朱翊钧又在万寿宫中休息了片刻,这才返回皇宫,距离赐宴,只有两日的时间了。
    李成梁一路疾驰,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城后,匆匆换了朝服,便直奔皇宫求见皇帝。
    面色带着些许疲惫,却又难掩眼中的急切。
    李成梁整了整衣冠,深吸一口气,在宫门外静静等候。
    片刻后,入宫通报的内监前来传唤,他便随着那内监缓缓步入皇宫。
    一路上,皇宫的石板路仿佛格外漫长,待走到乾清宫前,李成梁远远瞧见那层层台阶之上,皇帝朱翊钧竟站在那里,身后簇拥着一群侍从。
    朱翊钧负手而立,眼神似有深意地望向他。
    李成梁心中猛地一震,以往进宫无数次,从未有过这般场景。
    他脚步不自觉地慢了几分,心中暗自思忖,这难道是礼遇。
    待走到台阶下方,抬头仰望,正看着皇帝陛下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李成梁赶忙双膝跪地,高声喊道:“臣李成梁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高高在上。
    李成梁匍匐在下。
    朱翊钧听到李成梁的话后,停顿了片刻,而后也高声道:“快平身,许久不见,你这一来,朕险些都认不出你的模样了。”
    看似寻常的寒暄,但在李成梁听来,总感觉有些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