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大鱼大肉都可以,你们可以去国营饭店吃去。只是我们可没有时间等你们,你们吃完饭,包个牛车,告诉牛车主人,你们是去向阳生产大队下乡的知青,人家会送你们回来的。
你们要搞清楚。我们这次来接你们,是希望你们能尽快适应农村的生活,而不是继续过你们那种娇生惯养的日子。”
张会计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严厉与不容置疑。
刘学军见状,连忙站出来打圆场。“张会计,您别生气。我们明白您的意思,也愿意和大家一起回村。
这窝窝头其实挺好的,又香又甜。再说了,您和牛大爷专程来接我们,我们怎么能自己个儿回去呢?那样好说不好听啊!”
刘大也在一旁附和道:“对嘛!大家都赶紧吃吧!吃完了好赶紧回村里去。村里还等着咱们呢!”
他边说边拿起一个窝窝头大口吃了起来,仿佛是在给其他人做示范。
在刘学军和刘大的带动下,其他知青也纷纷拿起窝窝头吃了起来。
虽然这窝窝头远不及他们平日里吃的馒头、包子那般松软可口,但在这一刻,它却成了他们心中最珍贵的食物。
宋允兵,一个身材瘦削、面容清秀的青年,手里拿着一个干硬的窝窝头,咬了一口后,眉头紧锁,低声抱怨道:“这窝窝头,真喇嗓子……我们什么时候,吃过这种苦啊!”
他的声音虽轻,但在这宁静的午后却显得格外刺耳。坐在他身旁的沈氏,宋允兵的母亲,连忙用眼神示意他小心。
轻声细语地说:“允兵,你小声些,别让别人听见了笑话。咱们现在是在农村,条件艰苦点也是正常的,要慢慢适应。”
张会计,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对大家说:“刚开始是这样的,大家别灰心。以后日子长了,慢慢就会习惯的。好了,既然都已经吃完了,我们就赶紧上路吧,天黑之前得赶到村里。”
宋娇娇听着要走回去的消息,脸上写满了不情愿。她拉着江氏的袖子,焦急地问道:“真的要让我们走回去啊?从这里回村里有多远啊?我……我走不动怎么办?”
闻言,李月月缓缓开口:“不远,走快一点,一个小时也就到了。我们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走的,别怕哈!”
然而,宋娇娇似乎并不领情,她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我要坐牛车……”
这时,牛大爷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老人,慢悠悠地走过来。他看了看宋娇娇,又看了看大家。
语重心长地说:“小姑娘,以前没有走过,现在就可以开始习惯了。农村的生活就是这样,需要你们自己去适应,去克服。
以后下地挣工分,这点路都嫌远,那怎么行呢?要知道,只有经过锻炼,你们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啊!”
李月月听了牛大爷的话,也忍不住催促道:“是啊!你们还走不走了?毛病那么多,再磨蹭下去天都要黑了。”
宋允兵见状,连忙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对大家说:“走……这就走……咱们别耽误了时间。”
于是,一行人便踏上了回村的路途。沿途的风景虽然简陋,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他们边走边聊,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梦想,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困难和苦楚都被抛诸脑后。
一个小时后,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时,他们终于来到了向阳生产大队的村口。
村口立着一块简陋的木牌,上面刻着“向阳生产大队”几个大字,虽然字迹已有些模糊,但依旧能感受到一股,质朴而坚韧的气息。
张会计停下脚步,转身对大家说:“这就是我们向阳生产大队了,以后你们啊!就都生活在这里了。来,再往前走一些,那前面就是知青点,是你们未来的家。”
宋娇娇闻言,眼睛一亮,连忙问道:“知青点?是专门给我们知青住的房子吗?”她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张会计笑着点头:“是啊!有两处房子可供你们居住。一处是村里村民帮忙修建的,是茅草房,大通铺一间住女知青,可住五人,一间大通铺住男知青,可住五人。
还有堂屋,共用灶房、柴房,至于别的家具啥的,可以在村里的木匠那里购买,他家都有,对了还有两间独立共用的茅房,分男女……条件虽然简陋些,但胜在免费。
另一处则是队里,出钱修建的青砖瓦房,单人单间的,条件稍好一些,但需要支付每月1元的租金。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说到这里,张会计又顿了顿,目光温和地扫过每一个人:“不过我要提醒你们的是,无论选择哪处房子居住,都要珍惜这段时光。
这里将是你们成长的舞台,也是你们实现梦想的地方。只要你们用心去感受,去努力付出就一定能够在这里,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