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京城这个念头,她其实也曾动过,但仔细想想,现在确实不是个好时机。特别是买了那块荒地后,对京城的向往反而越来越淡了。也许一直待在那里,过那种宁静舒适的生活也挺不错的,那里的景色美不胜收,地势宽广辽阔,真是个好地方。
京城里的世家大族众多,做事总是没那么随心所欲。不过,家里是不是要搬过来跟是不是打算到京城做生意是两码事。
如果时机成熟的话,在京城开一家一品斋倒也未尝不可,毕竟这里有钱人多如牛毛,赚钱应该不会太困难。
而且,要是颂轩和颂瑾将来想从政,还是得来京城发展。这件事目前还不能操之过急,只能先搁置一下。等到机会合适的时候再说吧!
\"那我们可就在这儿恭候小姐您啦。\" 徐菲菲坐在边上淡淡地笑道。
\"菲菲姐姐,你啥时候才能再来我家玩呢?\" 颂瑶拖着徐菲菲的手,明显有点依依不舍。她心里清楚明天就要出发离开了,更明白这次回来后恐怕再也见不到徐菲菲他们了。
\"看情况吧!不过,就算我没法去看你们,你们也可以来找我呀!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徐菲菲轻轻抱住颂瑶。
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气氛中难免带着一丝离别的忧伤。尽管知道以后还会再见,但心中的惆怅依然挥之不去。相见并非易事,并不是住在对门,喊一嗓子就能听见。而是相隔千里,分开后,想要听听对方的声音都变得如此艰难。
要是亲朋好友们能够永远住在一起,那该有多好啊!然而,这终究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现实却是无法实现的。
即使是亲人,是朋友,也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总不能整天无所事事地聚在一起。
大年初十九这一天,李颂筠一家人吃完早餐后,她就带着弟弟妹妹去了爷爷奶奶住的松鹤堂。
彩云和彩霞都没跟去,她们俩忙得焦头烂额地指挥大家把收拾好的行李装上车。早早就收到消息的君流尘这次打算和李颂筠一起去南白县,康王府还特意安排了一辆马车送东西过去。所以一早晨,彩云和彩霞就在忙着搬运各种物品。
由于这次李颂筠一家人将与君流尘同行,徐家也就没必要再派人送他们回家了。毕竟康王府的世子出门在外,肯定会有很多侍卫保护,安全问题应该不用担心。
当李颂筠一家人到达松鹤堂时,屋子里已经坐满了人,两家两边的亲戚都聚齐了。平时很难见到整整齐齐的两家人,但今天都来到这儿,当然是为了送别李颂筠一家人。
李颂筠一家人向徐家的长辈们问好行礼,然后才坐下休息。
大家只是简单地聊聊天,表示不舍之情。还没过多久,外面就传来消息,说康王世子已经在门口等候了。大家觉得不能让李颂筠一家人和君流尘在外面等太久,于是纷纷起身,送他们出门。
“以后见面的机会可能不多了,你们要好好照顾自己哦。”走在路上,徐子晔认真地对李颂筠说。
“你也要注意身体,虽然事情多,但是不要太辛苦了,要好好照顾自己。”李颂筠微笑着看着徐子晔。从过年开始,他就忙得不可开交,眼睛里都布满了血丝,虽然精神状态还不错,但明显看得出来是过度操劳了。
徐家的生意全都落在了他身上,家中又无其他兄弟姐妹能帮把手,怎能不劳累呢?家里的生意压力沉重,每日的疲惫感可想而知。
大房那头只有个徐子华稍微大了点,可是胆子也不大,没什么出息。再说大伯父还期望他日后能够当官,一直让老师严格教育,只专注于学业,对生意方面的事一概不过问。
至于三公子,年纪还太小了,就算想要帮忙,恐怕也要等到二十年后才能有所作为,现在自然是指望不上的。
二房那边,二伯父是个官员,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走上仕途,对于家族生意则是一窍不通。尽管徐家的其他人对生意一无所知,但每年还是能拿到丰厚的分红,唯独徐子晔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责任。
“其实我只是最近比较忙而已,看起来有点憔悴吧!”徐子晔苦笑着说。
“还不错啦,我这位表哥不论是变身为啥样,也都绝对称不上落魄。只不过他应该多多休息,把身体给折腾垮了,终归有人会心疼的。”
“那你会疼吗?”徐子晔笑嘻嘻地瞅向李颂筠。
“心疼咱表哥的人海了去了!哪儿轮得到我呀!你可是我亲表哥,如果你不好好保养自己的话,我会心疼的哦!相见不如怀念,我们就互相珍惜相处的时光吧!”
“好嘞。互相珍重,愿我们都能一直保持健康。”
大家一起往前走,没过多久,就抵达了角门那儿。门外的车马早已准备妥当,彩云和彩霞也已经指挥着仆人们搬运行李,等待在此。此外,彩霞的哥哥丁荣也在场。彩霞原本姓丁,但自从来到徐家做丫鬟之后,她的姓氏逐渐被淡忘,甚至连彩霞这个名字也不再是她在家中的原名,而是主人家赐予的新名字。
而君流尘则骑在马上,看见徐家人走出大门,他才翻身下马。徐家人赶紧上前行礼。尽管已是春天,早晨仍然有些寒冷,君流尘身上还穿着厚重的大衣。他身材高大挺拔,英俊潇洒,依旧帅气逼人。也许是因为年纪增长,他的外貌更加精致,也更引人注目。
李颂筠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的情景,那时他虽然已经长得相当帅气,但毕竟还是个少年。可现在他已经成长为男子汉了,少了两年前的青涩,更多了几分成熟男人的韵味。
时间飞逝,人们总是在不断变化,其实别人在改变,她自己又何尝不是也在改变呢!
“筠瑶和颂轩他们几个,这次旅途上就请你好好照应咯。”徐子晔走到君流尘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
“放心吧!不管是否得到特别叮嘱,我都会尽职尽责地照顾他们的。如今你再次交代,我岂敢不尽力!”君流尘嘴角微扬,“保证一路顺风,你无需过多担忧。怎么一脸疲惫不堪,眼睛布满红血丝?若是让毓翎看到,只怕又免不了一顿唠叨。”
“原来如此明显啊!怪不得筠瑶也提醒我要注意身体呢!刚刚过完新年,事务确实繁琐。”徐子晔笑着回应,“你倒是比我幸运得多,此次离京游玩,定能尽情享受。有皇上的圣旨在手,就算是你父亲也无法反对。”
“恐怕也不会轻松太久,但能有片刻悠闲时光总是好的。有时我也会想,乡村生活其实也挺好,比待在京城自由多了。外出一趟,真不想再回到这儿。还是筠瑶姑娘过得惬意,实在令人羡慕不已。”
“或许那正是她一直坚守的信念吧!总有人称赞徐家,连祖母也常说住在徐家比在外舒适,劝说筠瑶前来徐家居住。她那种随性的性格,终究不愿受到束缚。顺着她的心意吧!若乡村生活果真如此美好,就让她再多享受几年。”
众人又聊了几句离别的感言,李颂筠等人纷纷登上马车,君流尘与侍从们也跨上骏马,一行人开始踏上征程。由于有君流尘等人相伴,徐家这边的人几乎都已离去。
队伍继续前行,到达城门口之际,君流尘却示意停下。李颂筠掀起车帘朝外望去,只见康王府的马车停靠在一旁,显然是君毓翎亲自驾临。
李颂筠就领着颂轩等人步行出了马车,而康王府的车厢里也下来了一道身影,竟然是君毓翎亲自前来相送。他礼貌地道:“真是辛苦您如此早就要赶过来为我送行了呢。可惜啊,像这样的分离事件已经发生得够多啦,有时候真觉得没必要每次都陪在我身边。毕竟咱们之前不是刚见过面嘛!”
君毓翎听后,也赶忙为自己辩解道:“虽然这样的分别确实令人难过,而且下一次见面也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呢!所以我当然希望能多看你一眼就多看一眼。而且大哥的离去显然影响到了整个王府,大家一大清早就闹哄哄的,我实在是难以安寝。既然已经起床了,那么就顺路过来陪陪筠瑶姐姐吧!只要筠瑶姐姐再次来到京城,务必记得来看看我哦!”
李颂筠也满怀感激地回应道:“好的,我答应你,下次再来京城的话,一定会抽空去看望你的。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放心吧,我会的。同样的,筠瑶姐姐也要注意身体健康。对了,上次筠瑶姐姐送给我的那份腌制小菜味道非常棒,下次如果再来京城的话,请务必再多带一些过来哦!我家里的人都特别喜欢吃这个。”
李颂筠笑着回答道:“那些都是些普通的食物罢了,如果你喜欢的话,我一定会尽量多带一些给你的。”
君毓翎和李颂筠以及她的弟弟们聊了一会儿天,然后又赠送了一些礼物,其中包括几个装满各式各样点心的食盒,以及一些京城本地的有趣小玩具,专门给颂轩他们玩耍用的。至于李颂筠本人,则依旧收到的是她平时常用的几样针线工具。
当看到李颂筠和她的弟弟们已经登上马车之后,君毓翎便转过头来与君流尘交谈。他微笑着对君流尘说:“大哥,你也要保重身体,事情办完之后尽早回家。”说完,他又从袖口掏出一块手帕,轻轻地在君流尘面前摇晃着。
君流尘一把夺过手帕,迅速地将其塞进自己的怀里。然而就在这时,手帕的一角微微抖动了一下,原来上面绣着一个“筠”字。他有些生气地质问道:“你怎么可以随意乱翻我的东西呢?”
君毓翎却调皮地笑了笑,反驳道:“这可不是我故意找出来的哦!只是大哥不小心弄掉了而已。我正好捡到而已。大哥向来不太喜欢接受女性的这些物品,那么这块手帕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难道是在大街上买的吗?我看它的做工似乎跟某个人的手法很相似呢!”他一边开玩笑似的说着,眼神却有意无意地瞟向李颂筠他们乘坐的马车。
君流尘立刻严肃地警告道:“别瞎说八道,你现在还年轻,整天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说完,他还用力地敲了一下君毓翎的脑袋,使得他的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仰去。
“哎呀,大哥这是脸红脖子粗,开始发飙了吗?我这儿还啥事没有呢!怎么突然就火冒三丈了?话说回来,差点忘了告诉你哦!大哥接下来的日子可不好过啊!任务艰巨啊!”? 君毓翎悄悄靠近君流尘的耳朵低语,“娘娘还急着给您找儿媳妇呢!您要是再磨蹭下去,恐怕没人能帮得了您啦。”
“娘娘真的在费心思忙这事?”君流尘狐疑地问。
“信不信由你哈,大哥如果够能耐的话,不如在回京的那一刻顺便带回我那未来嫂子如何?虽然我和筠瑶姐姐相处不久,但看得出来她那性格非常坚韧不拔,大哥可没那么容易征服她。早就劝说您学点讨女孩喜欢的招数了,偏不肯上心,将来吃苦头还得是你自己。”
“好了,我现在得走了。也请您别乱讲些无谓的话。您只管把自己的事儿处理好就行,不必太操心我的事情。”君流尘上了马,甩出马鞭,马儿随即奔跑起来,队伍也跟着动了起来。李颂筠掀起马车的窗帘,望向君毓翎,看到他也回头看过来,于是挥了挥手。
看着京城的城门逐渐消失在视野中,最后完全看不见了,确实是真的渐行渐远了。
“大姐是不是有点舍不得离开京城啊?”颂轩见李颂筠一直盯着京城的方向,忍不住好奇地问。
“其实并不是这样,我只是在琢磨,下一次再来京城又会是何时。”
春天这个季节,大自然展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小草冒头儿,花朵绽放,路过之处都是一片新鲜和生机盎然的景象。时不时刮过来一阵春风,都带着花儿的芬芳,那味道就像喝了一口桃花酿一样美妙。
李颂筠带着一帮兄弟姐妹们走到了江南,他们不急不忙,慢腾腾的赶路,就连马儿也悠哉悠哉的迈着步子,一点也不显得紧张和匆忙。他们心里明白,就算是在赶路,也该享受这一路上美丽的风景。
颂瑾这个小姑娘,喜欢热闹,缠着君流尘要学骑马。于是君流尘便让她骑上马,但他告诉她,千万不能自己单独骑马,只能跟在后面体验一下骑马的感觉。颂瑾可是心满意足了,一路上都是嘻嘻哈哈的欢笑声。
看到姐姐这么高兴,颂瑶也好想尝试骑马的滋味。但是颂筠却告诉她:“你别闹,你太小啦!等你长大了,想学的时候再学吧!”其实颂筠自己也很久没骑过马了,她甚至快忘了那种感觉。她记得小时候在家乡,家里还有马呢,听外公外婆说,还没有车的那个时代,大家出门办事大多靠马车。
养马不仅仅是为了出行方便,更多的是为了拉货。在那个偏僻的山村,车子寥寥无几,马和驴才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另外,乡村的道路坑洼不平,有些地方开车都过不去,反倒是马和驴这些动物更加实用。
小时候的她,跟着家人进进出出,学的很快,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路逐渐铺平,车也越来越多,马也就逐渐被冷落了。家里后来也没有新买马了,而且老马经过岁月的洗礼,慢慢老去,直到消失不见。
后来的那些年,颂筠几乎再也没见过马。只有少数很爱马的人才会养那么一两只,有时候还能碰见。但是,她已经不再骑马了,可能是因为现在有车可以坐,也可能是因为那份感觉已经淡化了。
时间总是在飞逝,仿佛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想当初,人们可以骑着高头大马四处溜达,这种行为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可能是家常便饭,甚至会得到周围人群艳羡的目光。然而,当某个特定的年代结束,某一种时尚气息走向衰退,再去重复那些过往之事,在他人眼中只会显得怪异无比,给人留下过于独特甚至离经叛道的印象。
就如同我们曾经在乡村生活中听到的故事,那些关于过去的回忆。记得录音机刚刚问世的那段时期,拥有一台录音机简直就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人们可以拿着它走遍大街小巷,尽情歌唱,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被众人簇拥着,倾听美妙的音乐。
然而,短短几十年后,录音机早已不再是稀奇之物,甚至有更先进的产品出现,人们对其的兴趣逐渐淡化。如果现在还有人拿着录音机在街头唱歌,恐怕会被视为疯子。
做人做事,必须要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时势,否则就容易成为异类,难以融入主流群体。时间过得真快啊,颂瑾小姑娘已经长这么大了,还能自由自在地骑马玩耍,让人不禁回想起自己小时候骑马的快乐时光。坐在马背上,感受着疾风掠过脸颊,两侧的景色飞快地倒退,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大姐总是说等我长大了,那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呢?究竟要长到多大才能算是长大呢?”颂瑶小朋友有些沮丧地嘟囔着。
“因为有些事情确实需要等到长大后才能去尝试啊!你现在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至于要长到多大才算长大嘛,至少也要像流尘公子这样高大英俊吧!”李颂筠微笑着看向君流尘。这位气质如诗如画的公子,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宛如人间最美丽的风景线。
即使只是一个侧影,或者一个背影,都精致得毫无瑕疵,仿佛是上天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那你可得努力成长哦!”
“我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争取快点长大。”
“你们都快要长大成人了,总有一天会离开大姐的身边。”李颂筠轻轻地笑了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孩子们总会长大,等颂轩他们长大成人,就要开始各自的人生旅途,过属于自己的生活,那个时候,一家人相聚的日子恐怕就少之又少了。
\"当然会啦,我们永远都会留在大姐姐身边的。”
“很好,那么从现在开始直到未来,你们两个都要陪伴在我的身边,因为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总是在一起的。”
颂轩和颂萱两位小朋友非常安静,静静地走在马车的角落,颂轩手里捧着手看着窗外。这位小家伙一直都是很专心致志的,对待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特别是在学业上,总是全力以赴地追求进步。李颂筠也理解颂轩的心情,作为家中的长子,未来必然肩负起重任,因此他特别努力奋斗,为的就是能够有所成就。
不过,虽然清楚努力进取是件好事,但他确实也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年纪尚轻就懂得如此勤奋用功,实在令人有些心疼。而颂萱则是在做针线活,自接受仉先生指导以来,小女孩对于手工缝制愈发喜爱。幸好,颂萱一贯乖巧听话,无需过多关照,如此钟爱针线活儿,却也知道适时停下休息以及保护视力。
小孩子们一天天成长,也变得越来越懂事。时光荏苒,变化之大令人惊叹。
李颂筠依然清晰地记得初次见到颂轩他们的那一刻,那时的他们,身材瘦弱矮小,仿佛永远长不大似的。面色蜡黄,衣服破旧不堪,显然饱受饥饿与寒冷的折磨。
那段时间真是让人心痛不已,所幸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终于过去,家庭生活也逐渐好转。几个孩子的皮肤也变得白皙光滑,虽然并不算肥胖,但至少身体状况有所改善。
就这样,一路上风尘仆仆,终于在正月二十七日的黄昏时分,李颂筠一行抵达了南白县城。
此时天色已晚,众人也不再急于返回三石镇,决定先在南白县城落脚。毕竟一品斋的后院还有许多空房,足够容纳所有人。于是,一行人便径直前往一品斋。
当他们到达一品斋时,店内已经没有其他顾客,大多数人都集中在后院等待享用晚餐。
看到李颂筠等人的到来,立刻有人上前热情招待。李颂筠吩咐先安排君流尘等人的住宿,并让厨房准备更多食物。赵小山夫妇也迅速来到李颂筠面前。
“大小姐您终于来了。”莲香见到李颂筠,显得异常兴奋,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
莲香的表现令李颂筠感到疑惑不解,尽管她身为东家,前来此地时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是理所应当的。然而,莲香曾在豪门大宅中服侍过,见识广博,平时行事颇为稳重,从未见过她如此激动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