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三项发明,你拖延圣旨的事就算过去了,万一父皇怪罪,我自会为你解释。”
朱桂闻言,欲言又止。
“怎么,我说错什么了吗?”
见朱桂神色古怪,朱标诧异地问。
朱桂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确实有不妥之处。”
朱标一时愕然,自己的话哪里有问题?他疑惑不已。
朱桂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因为这段时间,我不止捣鼓出了刚才提到的那三样新玩意儿。”
说着,他指向蒸汽机车后的车厢,介绍道:
“这里还有两样新的东西。”
朱标立时满头雾水。
他完全没想到,在轻松拿出三项发明后,朱桂竟然还有两样新玩意!
这么多新事物的出现,恐怕会让大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际上,朱桂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大明!
朱标心中暗道,看着朱桂认真地说:
“小十三,我倒觉得是天意让你来到大明,大明有你真是莫大的幸运!”
看着朱标这番煽情,朱桂嘴角微抽。
他不喜这些虚浮的辞藻,连忙打断:“哥,这就够了。”
朱标见状,也不再煽情,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在心底,他对朱桂的评价又提升了一层,将来自己即位,朱桂定是左膀右臂般的存在!
“对了,车上的新东西叫什么名字?”
朱标笑过之后,好奇地望向蒸汽机车后的车厢。
毕竟,按朱桂之前的说法,那车厢里装载的是全新的事物!
可这些车厢满载而归,究竟是什么新东西能有这么大的分量?
“等父皇来了再揭晓吧。”
朱桂卖起了关子,并未直接回答。
朱标无奈道:“父皇怕是不会来了,他让我们去宫里见他。”
“他会来的。”
朱桂笑着否认朱标的想法。
在他看来,朱元璋性情中人,听说有蒸汽机车这样的新奇事物,一定会来。
果然,话音刚落,
仿佛响应朱桂的预言,朱元璋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笑什么呢,也让咱乐呵乐呵!”
朱桂和朱标一同望去,只见朱元璋大步流星而来,身后跟着数名锦衣卫。
“参见父皇!”
二人齐声行礼。
朱元璋微微颔首,算是受了礼,随后目光在朱桂身上停留,眼中颇多感慨。
大同府一别后,他没想到朱桂能在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
不过,朱元璋此刻并不急于询问北伐之事。
他的目光落在从未见过的蒸汽机车上,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随即,他的视线转向机车后的车厢,指着车厢对朱桂笑道:
“刚才你说,这里还有两样新东西要等我来才能看,现在可以了吧。”
朱桂笑着点头:
“自然可以。”
随后,他对身边的侍卫下令:
“准备卸货,先把这批东西运进粮仓储存起来!”
话音落下,车斗后方响起一片哗啦声,大门被打开,一块块木板搭成临时栈道。
众人开始忙碌,将车斗中的物品一件件搬运进粮仓,
期间,也有人将两筐物品摆在了朱元璋等人面前,供他们检视。
“这啥玩意儿?”朱元璋望着眼前两个体型硕大,似曾相识却又陌生的家伙,一脸迷茫。
一旁的朱标同样满眼疑惑,这两筐玩意儿,他之前从没见过。
朱桂见状,连忙解释道:“这些都是新引进的作物,一个叫红薯,另一个唤作土豆。”
一听是农作物,朱元璋眼睛一亮。
朱标心中暗叹,朱桂真是为大明朝操碎了心,北伐刚结束不久,就忙活着农事上了!
没等二人开口,朱桂又道:“这次试种红薯土豆,就弄了两百亩地,算是小试牛刀。”
“目前每亩产五千斤,总共有百万斤上下,我带了十万斤来。”
此话一出,现场陷入死寂!
朱元璋和朱桂的脸色瞬间凝固,紧接着满是震撼,眼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一亩地能产五千斤的粮食?!”朱元璋喃喃自语,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猛然记起,去大同府时朱桂烤红薯给他吃的场景,一时无语凝噎。
这等神奇之物,之前吃的是不是红薯的种子?
简直是罪过!
随即,朱元璋、朱标等人望着一辆辆载满红薯土豆的车卸货,脸色复杂。
众人心里充满了好奇:朱桂刚到应天府,就带了惊世骇俗的蒸汽火车和红薯土豆,如今大同府该发展成啥样了?
朱元璋的好奇心更是强烈,要知道他上次去时,大同府还没见过蒸汽火车呢!
朱元璋不禁揣测起来,大同府又添了哪些自己尚未知晓的新奇事物?
蒸汽车队、红薯土豆的出现,让他甚至想再次巡访大同府。
但很快,他又把这个念头按了下去。
毕竟,朱桂这当事人就在眼前,想知道什么直接问便是。
这般想着,朱元璋目光严厉地望向朱桂,似乎带了几分责备之意:“你小子翅膀硬了是吧,连朕的旨意都敢抗,就为了整这些东西?”
朱标听见朱元璋的责问,心中一凛。他没想到朱元璋对朱桂放鸽子之事仍耿耿于怀,更未料到会在众人面前公开质问朱桂。
正当朱标欲开口为朱桂辩解时,朱桂已先开了口。
他指向蒸汽火车和正源源不断运进应天府粮仓的红薯土豆,笑着问朱元璋:“父皇,别的先不提,您看我这段时间捣鼓的这些玩意儿,满意不满意?”
朱元璋本就是假装责怪,听闻此言又想到红薯土豆的惊人产量,脸上的怒气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笑意。
“哈哈哈,朕很满足!你又办了件大好事!一亩地五千斤!有了这宝贝,我大明子民饿肚子的日子就要结束了!”
朱元璋望着那不断运入粮仓的红薯土豆,满脸欢喜地说着。
说罢,他上前一把拉住朱桂的手,大笑道:“走,回家!为你庆功!”
说完,朱元璋便带着喜气洋洋的朱桂往皇宫走去。
一旁的朱标则是目瞪口呆。
他原还想劝朱元璋不要追究朱桂,毕竟朱桂立了大功。
可他没想到,朱元璋的责备竟是做做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