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九、再至碧玉镇
作者:千谨na   篱笆院里见南山最新章节     
    李竹揉揉手腕,“好呀。”
    喻霄在南山村种地没种出名堂,厨艺却进步了许多,李竹家的灶台,他摸得比李竹还多。
    有时候李竹干活回家晚了些,进了灶房揭开锅盖,已经有做好的饭菜煨在里头了。
    难怪人家都想娶媳妇,一回家就有饭吃的感觉可真好啊。
    喻霄杀鱼的手法很利索,就在船边把鱼处理了,往河里一摆,都不用费心去洗,鱼就干净了。
    李竹也会杀鱼,却不会片鱼,喻霄手里那匕首好像能雕出花似的,三下两下,鱼骨去掉放在竹碗里,鱼片则整齐的摆在竹碟里,看着晶莹剔透,新鲜的很。
    粉丝一早就泡在木盆里,已经软化了。
    往陶罐里倒些油,李竹把腌好的酸菜递给喻霄,他放在砧板上切碎,往滋啦冒油的陶罐里一放,木铲拨弄几下。
    这酸菜是李竹菜园里半老的菜叶子腌的,说是盐,她也没舍得放许多盐,只是用盐水浸泡后又用麻袋装好,青石板压在阴凉处,跟做腌萝卜的做法差不多,往往压上几日再晒一晒,就能吃了。
    酸菜炒出香味,就该加水下粉丝了,粉丝要煮久一些,鱼片却可以最后下。
    陶罐咕噜咕噜冒白气的时候,喻霄把盖子揭开,加上些许酱油调味,就拿着厚厚的布巾把罐子端起来,鱼片粉丝汤一股脑儿都倒进了装汤的大盆里。
    李竹这次出门,必要的家当还是带着的,但吃饭的碟碗不多,一只竹盘、两个竹碗、两双筷子、一个汤勺一个木勺,再就是这个装汤的大盆了。
    在船上最方便的就是用水,若想洗东西,往河里摆一摆就成。
    但李竹制止了喻霄要把还有油花的陶罐清洗干净的动作,她加了几块碎炭,火势愈旺,锅底的水分很快被烧干。
    又添上些油,喻霄手里的鸡蛋面糊也弄好,一勺一勺往锅里添。
    火大、油足,鸡蛋饼成型也快。
    不多时,十张鸡蛋饼就新鲜出炉。
    说是鸡蛋饼,其实李竹只舍得敲了一个鸡蛋在面糊里头打碎,但洒了些盐煎出来的鸡蛋饼还是很香。
    太阳还高挂在空中,却已经渐渐有了凉意。
    热腾腾的鱼片粉丝汤下肚,又吃了四块饼,李竹觉得通身暖洋洋的,满是干劲。
    喻霄吃的比她还快,吃完把碗筷洗干净,看向双手撑在身后,就这么坐在船板上的李竹。
    “咱们再行一段,还是就在这儿过夜?”
    李竹眯眼看看那没有落下意味的太阳,“再行一段吧,咱俩一起划,加快些,看看能不能出了这河汇到大河里去。”
    若入夜前能到大河,那明日早起稍赶些路,就能到碧玉镇了。
    船只再次游动,比先前慢悠悠的行进快了不少。
    落日一半沉在远处河面时,李竹二人到了大河河面,且恰恰好经过上回那卖布料的船队附近。
    此时河面上的船家没有那日清晨多,只寥寥三两只小船在河面上停驻,黑褐色的木头船毫不起眼,远远望着像大树枯死掉落的叶子掉落水面。
    喻霄掌着船头,听着李竹指挥,靠近几条船附近,竹竿探了探,寻了处能撑到底的地方,就此安顿下来。
    小小的灯笼挂在船舱门边,一夜无风,安稳到天明。
    李竹再醒来时,船已经在游动了。
    她揉揉眼睛,刚睡醒时,喉咙还是干涩的,“喻霄?咳。”
    “嗯。醒啦?”
    喻霄划着船,背对着李竹,只侧了侧脸,回应她。
    李竹不解,“你怎么没叫我?”
    叫醒她两个人划船总快些。
    喻霄偏头,“早起天还没亮,那几艘船就点着灯划动了。我睡得浅,见他们都要走,左右也睡不着,就跟着一块了。”
    那时李竹正睡得沉,他划着船又不费力,就没吵醒她。
    就这么一直行到天光微亮,眼见着那几艘船的人上了岸,匆匆背着包袱走远,喻霄才放慢速度,静等李竹醒来。
    前边已经能望见碧玉镇的小渔码头,李竹坐了起来,就着枕头下的斧头梳了梳头发,含着水囊里的水漱口,神清气爽的坐到船尾。
    她双手扶着船桨,冲不知瞧了她多久的喻霄扬扬下巴,“走啦。”
    喻霄笑了笑,把头转回去。
    不过一盏茶的工夫,两人就到了小渔码头。
    今日的小渔码头仍旧一样的热闹,不同的是,李竹他们一到,就有人迎上来。
    “要卸货吗?一人五文钱,包送到地方。”
    这汉子一脸憨厚,李竹看眼自己船上的两个箩筐和两个麻袋,还有那一架子没收起来的草编小篓。
    她和喻霄相视一眼,齐齐点头。
    李竹:“要两个人。”
    这汉子很快又招呼了一人过来,动作利索的帮着收拾船上的东西,跟着李竹的指示,往小摊贩齐聚的“惠民街”去。
    喻霄腿长走的快,先去交了停船费,待那小吏记下他们船只的位置与样子,才赶着跟上李竹。
    李竹与这两个壮汉闲谈一番才知道,惠民街不只是一条街,而是一个大市场的统称。
    上回她来时,走的只是惠民街最外头的一部分,就是秋满、春来摆摊的地方,那里的摊位暂时是不收钱的,谁占了就是谁的,所以总有大打出手抢位置的热闹看,也更乱些。
    而从那条街再往里走,是统一规划起来的三个大草棚,草棚里的摊位都是规划好的,要收钱。
    因为有人管束,摊位划分得当,治安好许多,客人也更爱来这儿买东西,在这儿做生意也更好些。
    李竹仔细了解一番后,决定先在秋满他们在的那条街占个位置试试水,若是有生意也省去她一笔摊位钱,若是没生意,再往里头探探也不迟。
    喻霄对此无可无不可,他只管陪着李竹,做生意还是叫卖,都好。
    两个壮汉却比李竹预想的还尽心,担着东西呢,眼睛还四处瞟。
    李竹还在同喻霄观察街上的生意,他俩就急匆匆往一处走,把箩筐一放,就占好了一处位置,正在入口处。
    李竹赶紧拉着喻霄快步走过去,冲两人道谢,还提了一文谢钱,共付了十二文给他俩。
    付钱的时候李竹并不是很心疼,秋凉时节,干红枣价钱高,一斤能卖二十五文,她有几箩筐,舍小钱肯定能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