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询问,曹华也知道刘綎那里也有会使用火器的士兵,制作火药也不成问题,只要有原材料就行。
同时,刘綎也收到了大明朝廷那边的命令,让他继续在朝鲜练兵,负责配合辽东那边的明军协同作战,袭扰建奴大后方。
官职也连降好几品,跟一撸到底也没啥区别了。刘綎只能无奈的苦笑!
刘綎按照曹华的指示,向大明朝廷索要阵亡将士的抚恤金。
又以军队不足三千为由,请求大明朝廷派兵支援,还请求下发军队所需的武器装备以编练新军所用,方才有实力出兵建奴。
大明朝廷听说刘綎能逃出来后都庆幸不已,可一听到只剩不到3000残兵后又是一阵头大。
阵亡了六千余人,军饷还没着落,这抚恤金又要一大笔钱,大明的户部哪里还有钱,万历皇帝也舍不得动自己的私房钱。
最后抚恤金没有,军饷只拿的出一半,再派了3000新兵过去给刘綎,3000新兵勉强凑够人手一把武器,皮甲都没有几件。
这一来一去再运兵过来时,已经是一个月后了,曹华的码头早已修建好,大大小小两百多艘运兵船就是在这里靠岸登陆的。
看着这3000装备简陋的新兵,曹华跟刘綎相视一眼,都无奈摇摇头!
大明朝都穷到这种地步了么!3000新兵带甲的只有不到10人,皮甲要总旗以上才有的穿,普通士兵是没刀的刀盾兵,和只有一根长矛的长矛兵,弩弓不到100张,战马更是一匹都没有,火器就别想了。
关键是阵亡将士的抚恤金都没有,而且户部硬挤出来的军饷,原本每个士兵可以分到1.5两饷银。
可来到刘綎这里后,每人只剩1两白银了,而且之前的每个月都拖欠着,士兵们都忘了上次满饷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最好的时候也就能拿到2两银子,这几年几乎都是只能拿到1.2两白银左右。现在更是降到了1两白银,下次再发饷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要知道他们可是大明的精锐之一,是军饷最高的那群士兵了。
做为精锐,满饷3两银子都拿不到,可想其它军队欠饷到什么程度,很多卫所兵连温饱都难以解决!
这也难怪大明士兵对上建奴八旗都是一边倒的局面,加上建奴本身又是渔猎民族,骑马射箭都是从小就会。
但是呢!现在的建奴也没有军饷制度,都是靠军功来判定的奖励的,不少旗人都是努尔哈赤从女真各部落,强捉壮丁加入八旗。
这些建奴人最喜欢大明的绫罗绸缎,还有各种工具,每次去大明劫掠时,人口才是他们普通建奴士兵最大的战利品!
这些捉回去的大明人也就是包衣奴,专门给他们建奴士兵干活用的,出战时一些建奴士兵还会带上一些包衣奴协助,或者带去充当炮灰。
劫掠所得的金银财宝都上交,建奴再拿这些金银财宝跟大明那边的奸商购买粮食,铁器,食盐等等各种生活物资。
也有不少建奴当逃兵跑到大明那边混的,因为在努尔哈赤那里真没什么钱,不仅要上战场杀敌,还要下田干活,生活条件艰苦,早期很多女真人都受不了。
直到包衣奴的出现才彻底改变,这些旗人少的有七八个奴才,多的有十几二三十个,甚至更多。
然后种田,包括家里的大小活都是包衣奴干了,上战场时还可以带着包衣奴去,旗人一个个都跟老爷似的,啥活也不用干了,只需上阵杀敌拿军功,抢更多的大明人来做包衣就行。
而且这些包衣奴也很卖力的为他们的主子冲锋陷阵,因为旗人老爷得到了封赏,他们也能得到恩惠!这些政策使得早期的建奴军队越战越强。
入关后八旗子弟的战斗力才变弱,因为有投降过来的明军,还有他们自己另外组建的蒙八旗,汉八旗为他们冲锋陷阵,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旗人老爷亲自出手。
大部分八旗子弟都窝在京城里过着舒坦日子了,在关外时生活艰苦,环境恶劣,个个野性十足,靠着打猎为生,战斗力还算强,入关后过了几天舒坦日子,也跟明军一样战力低下了。
正所谓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撤的有点远了。
3000新兵都登陆后,大明水师200多条船又匆匆跑回去了,因为这边实在是太冷,他们是一秒都不想停留。
看着远去的200多条船,曹华也眼馋的紧,其中也有着不少大船,福船都有5艘,还有海沧船,苍山船,鸟船,赶缯船。
也有不少小型的战船如网梭船,蜈蚣船等等,主要负责协助大型船只作战用的。
据说大明水师大大小小的海船也有上千艘,水师有2万多人。
这还只是在北方的一部分水师实力,要是大明想出海,几个沿海的州府还是可以凑到五六万水兵的。
曹华的10艘40米大福船,每艘更是有着16门红夷大炮,比大明水师的福船强大好几倍,也让刘綎更加坚定的跟着曹华混。
看着3000新兵连皮甲都没有,二人一时之间也犯了难了。再加上军队饷银发不齐,也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战死后更是连抚恤金都没有,这让不少有家室的明军士兵多少都有些心灰意冷。
刘綎原部突围出来的2700人倒是每个士兵都有一套皮甲。
铁甲只有七八套,刘綎他自己一套,刘招孙一套,还有几个主要将领每人一套。
穿了铁甲跟没穿铁甲区别可大了,如果敌人的刀不锋利的话,普通士兵的皮甲也能挡不少伤害。
一刀死那种根本不可能,除非是用钝器直接把人给震死,或者砍到脖子了,长矛,长刀刺破皮甲了士兵才会受伤或死亡。
因此,如果双方都披甲的话,一场战斗下来双方打几天时间才能决定胜负都很正常。
双方对战,武器装备,士气还有阵型都很重要,看谁先怂,打仗就是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
谁怂了就会出现逃兵,冲垮阵型,为了更方便逃命士兵就会脱掉身上的甲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甲胄后背都没有防护的原因,就是避免士兵逃跑,把薄弱的后背露给敌人。
铁甲就更加厉害了,都是将领才可以穿的,很少有哪个帝王能凑齐两三千的重甲步兵。
穿有重甲的士兵即使站着让弓箭手射,都不一定射得死。除非弓箭能从眼睛的缝隙射进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军官都是力战而亡,而不是直接被杀死在战场上,都是杀到没有力气了,才被拿下的,可见普通的武器根本伤不了穿有重甲的士兵跟将领。
因此朝廷对于私藏甲胄都视为谋反不是没有道理的,拿着刀剑都不会管你,要是敢私藏甲胄都是要抄家灭族的。
老奴前期不也是靠着13副铠甲起兵的嘛!老奴发家前期也是只有几十人。
起初建奴各部落之间都是百来人的小型械斗。大明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隔壁的倭奴国很高寒酸,铁甲都没几件,都是穿的藤甲,比皮甲稍微逊色一点,跟铁甲完全没的比。力气大的士兵都可以把藤甲给砍碎了。
现在这3000新兵跟农民军没啥区别,一点防护都没有,让他们跟建奴打?都是一刀死,只能暂时由刘綎训练,武器装备以后再想办法了!
还好这3000人都是青壮,训练一番后或许也是一支强兵。
火器没有,皮甲也没有,兵器也参差不齐,大明已经落魄到有点超乎曹华的想象了!
或许库存的装备之前都给惨败于萨尔浒之战时的所有明军了吧!
家底一下子没了一大半,也难怪大明自此一蹶不振!
想要一下子打造几万副皮甲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