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滴水情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讲我们听,我们很想知道什么意思和出处呢?!”
李毛妹,叶小菊,莫修武三个人来一句“同学情深”,曹奶奶便对了一句“滴水情深”。他们三个人不懂什么意思和出处,便问道。
“怎么,这么浅(显)的一句话你们也不懂?你们的老师就没有教过你们吗?”曹奶奶不答反问道,她老人家随便造了一个词,老师都不一定知道,怎么可能教学生呢?
孩子就是孩子,特别是像李毛妹,叶小菊,莫修武这种求知欲望强烈的孩子,怎可能放弃请教学习的机会?
所以李毛妹,叶小菊,莫修武连忙问道:“我们真的不懂,老师没教过我们,我们怎么可能懂呢?奶奶快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出在哪本书上?人家很想听,你就告诉我们,有什么故事吧?”
李毛妹,叶小菊和莫修武三个不但连连问,还连连求着曹家奶奶。特么的求知欲强烈,像是求自己的亲奶奶讲故事一般,还都停止做事仰头望向曹奶奶。
“边做事边讲话,不能停着斧子不做事!停斧子不做事,奶奶想讲你们听,也没兴趣讲了!”看见李毛妹和叶小菊停下不褪鸡毛,而莫修武则停下不弄鸡。曹奶奶逗趣地说。
老人家像是在自己家里“唅饴弄孙”一般,想笑又不敢笑,样子特别逗。
停下斧子讲话不干活是一句地方话。原指木匠去给人家干活,经常停下斧头讲话又想要钱。做活这家人就不想给钱木匠,木匠就和人家闹。
后来泛指做任何事都停下来,只顾讲话还想捞钱是不行的。曹家奶奶拿来这里用,真把李毛妹,叶小菊,莫修武撩无语。
“奶奶真会钻牛角尖,好,我们边干活边问。奶奶,快说滴水情深什么意思,出在哪本书,有什么故事吧?”曹家奶奶故意吊胃口,李毛妹,叶小菊,莫修武尽管知道,但还是求着说。
“奶奶不知道出在哪本书,也不知有没有故事。只知道是一句话而已,还是奶奶揣想出来的呢!”曹家奶奶笑哈哈说。
“奶奶揣想出来,骗我们的?”三个少年一惊,感觉受骗似地问。
“对,那句话是奶奶揣想出来的。不过奶奶说那话是有依据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你们的老师应该教过了吧!奶奶就是根据那句话揣想出来的。”
曹奶奶问,李毛妹,叶小菊和莫修武边摇头边说:“没有!”曹奶奶拖长声音问:“怎么,连这样普普通通的话,你们老师都不教你们,他们是干什么吃的?”
“奶奶,那是古文。我们的课文里只有古诗,还没有古文呢!课本里都没有古文,老师怎么教?”莫老师教李毛妹,叶小菊,莫修武他们的语文,那可是他们最尊敬的好老师。
他们三个人绝对不允许,别人诋毁莫老师那样的好老师。可是面对慈祥而有趣的曹家奶奶,同样是他们尊敬的老人。所以李毛妹,叶小菊,莫修武只得解释说他们的课文上没古文了。
“奶奶,你就解释给我们听嘛!求你了?”三个少男少女求着说。
“既然想听,那奶奶就讲给你们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意思是别人给我们一滴水的帮助,我们不但不能忘记。而且还要想方设法给别人一碗水的回报!这就是滴水情深,懂了吧?”
“懂了!”李毛妹,叶小菊,莫修武三个说。想想他们三个问:“奶奶,你帮二来杀牛卖牛真的不要报酬吗?”
“当然不要了,要报酬奶奶就不来杀他家的牛,更不会帮他家卖牛肉,有大把牛等着喊去买来杀呢!”曹家奶奶说,她和大儿子帮二来杀牛卖牛肉,确实不要报酬,就是冲着报恩来的。
“奶奶,你这样做就是滴水之恩,一碗水报答了吧?”莫修武问,他还不知道爸爸莫世仁因为想要高报酬,来何家和二来谈崩了买卖。
曹家奶气愤这才带上大儿子来,和二来家杀牛卖牛的。要是莫修武知道的话,他就不会这么问了。
“对,奶奶这就是滴水之恩要碗水相报。”
“奶奶,就不怕吃亏吗?”
“怕什么,二来的叔都因为奶奶进了牢房。他家里遇上困难了,奶奶有能力就得帮,不帮助那还是人吗?”
“奶奶好伟大!”三个少年由衷地赞道,曹家奶奶说:“你们就别给高帽子奶奶戴了,你们也伟大,不然也不会主动来弄鸡,对不对?”
四个人边说边弄鸡,李毛妹和叶小菊把最后一个鸡的毛褪完。拿来盆里放,蹲下身就扯细毛洗鸡身。
曹家奶奶说:“你们两个干脆别弄鸡了,鸡有奶奶和修武弄就行。你们去烧火煮饭吧,再不煮饭,天黑了就没有饭来吃!会煮饭,也知道米缸留在哪吧?”
“会煮饭,也知道米缸在哪!我就住在二来家隔壁,经常来他家,怎可能不知道粮食留在哪呢?”说了李毛妹,和叶小菊把手洗干净,就去厨房生火煮饭。
自然是李毛妹量米洗米架锅,叶小菊搂柴生火的了。
就在厨房上冒出火烟一会,曹家奶奶和莫修武也把最后一个鸡弄干净。
把鸡都弄好,曹家奶奶说:“修武,去厨房拿篮子和一个小盆来!”
莫修武跑去厨房拿来一个竹篮和一个小盆,竹篮装十多个鸡,小盆装上肝胃之类的下水。一人拿鸡,一人拿下水去了厨房。
“奶奶,拿哪来烤?”拎鸡和端下水到厨房,莫修武便问了。
“就拿大灶来烤,来,两人把大扒锅抬下去!”莫修武过来,与曹家奶奶一人拿一边锅耳,把大扒锅从大灶上抬下留一边放。
“修武,你生火,奶奶去找东西来挂鸡烤。”把大扒锅抬一边放了,曹家奶奶说。
莫修武拿柴来大灶烧火,曹家奶奶便去二来的大屋寻绳子和竹竿。
就在曹家奶奶前脚走出何家的厨房,最多到何家的堂屋上。就有一个女人在厨房门口喊了:“死丫头的,放学了不回家,妈妈还讲死哪去了呢,原来死来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