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娘叫他先不打竹器,快去学校喊莫老师和陈老师到家里来。听娘的话二来放下经篾,就去村上的小学。
“儿子,等等!”听见娘叫等等,二来停下来回头望娘,娘就问了:“儿子,你还认得去学校吗?”
可能是喝了粥二来有了力气,不像刚回来时那样衰衰蔫蔫的咧嘴点头。而是恢复到平时的那个样子,朝娘苏纯月傻傻一笑点点头。
见儿子二来一笑有力地点点头,娘苏纯月略有点放心。但还是又问道:“到学校见着莫老师和陈老师,知道怎么和老师讲了吗?”
何二来又是傻傻一笑点点头,娘苏纯月说道:“儿子,既然晓得去学校,又晓得怎么和老师讲。那就快去吧!去晚了,莫老师和陈老师放学回家了,就难去家里喊他们了!”
苏纯月为什么要把莫老师和陈老师一起叫到家里来?难道就叫莫老师来,或者只叫陈老师来不行吗?
还真的不行!
那个时候的农村人对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敏感,正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
苏纯月考虑到只喊莫老师或者陈老师独来,她担心左邻右舍或者村民七嘴八舌,捕风捉影,无鬼讲出一堂神,会坏自己的名声。
还影响到莫老师或者陈老师的清誉,以后就没有人敢来管她家的事。这人呐一旦走背字,不能不小心注意。
二来虽然不会理会到娘苏纯月的意思,但娘苏纯月催他快去,他便走中门出去村东的小学。
前面说了何家离村东小学只有一里多路,所以二来用几分钟的时间便走到村东小学。
二来到母校正好敲下课钟,知道莫老师和陈老师,教他们两个六年级毕业,这个学期轮换到他们教一年级新生。
进了学校二来便直接向,两个一年级的教室走去。
“二来,来学校找老师有什么事吧?”陈老师下课从一年级乙班教室走出来,见二来迎着自己走来便问道。
二来傻傻一笑点点头,正想比划讲陈老师听,是娘叫他来喊老师的。
看见莫老师从一年级甲班教室走出来,二来先不比划了。拉着陈老师的手,向莫老师走去。
到了莫老师的面前,二来一手抓莫老师的手,一手扯陈老师的手,朝他们家的方向指着比比划划!
“二来,家里出事了?”二来一手抓自己的手,一手抓陈老师的手,朝何家的方向指指点点,比比划划。
猜测何家一定出什么解决不了的事,不然的话苏纯月是不会喊儿子二来到学校的。莫老师问道。
二来又是傻傻一笑点点头,莫老师还要问,陈老师就说:“莫老师,别问了。全问他也讲不清楚的,要不我们一起去他家里看一看,问一问不是清楚了?”
好好一个优秀学生,本来可以去读市春蕾中学,那种一流学校前途无量的。如今变得又呆又傻还不会说话,世事弄人,让陈老师和莫老师,既无语又无奈。
“都去看看,那我们所带的班级谁来管?他们可是一年级新生呐,没人管行吗?”莫老师不答反问道,他反问得不无道理。
陈老师问:“那怎么办?他(二来)拉着我们不放,又不能不去吧?”
“去是肯定得去的,还有一节课就放学了。要不叫他先回去吧,等放学了我们再一起去?”
“那你和他讲,叫他先回去,我可不会和他交流,你来和他说说!”
“行,我来讲就我讲!”莫老师说完,就比划讲给二来听。
可是莫老师再怎么比划,二来就是一手抓着莫老师的手,另一手抓起陈老师的手往学校外拖。
猜测事情可能很急,莫老师便对陈老师说:“这个样子,非得现在去不可了。陈老师,你看是你去还是我去?”
莫老师的意思是他们两人中,给一个跟何二来去何家,留一个下来看管两个一年班级。
一年级新生没教师看管班级是不行的,很快就放学了不得有一个老师,招呼两个班的学生出来操场排队,并维持纪律吗?而且也不知去何家有什么事,需要去多久才能返回来。
莫老师说的办法不失为一个折中的好办法,于是陈老师说:“那你去吧,我留下来管两个班!”
“行,我去就我去。”答应自己去何家了,莫老师又和二来比划一阵。
得到二来点头,莫老师把粉笔盒和书本,交给陈老师拿去办公室放。便和二来走出校门去了何家。
“莫老师,还没放学吧?”看见儿子把莫老师拉进堂屋上,苏纯月便问。
莫老师说:“还没有,家里出什么事了?”
“莫老师,对不起,怪我没讲清楚,孩子就把你给叫来了。不好意思影响到你上课了!”娘苏纯月没有先说出的事,而是先检讨。
然后得儿子就批:“你个仔的,叫你去学校喊老师。老师还没放学就叫老师来,就不能等放学了再叫老师来吗?你看看都影响到老师教学了!”
“苏大姐不影响,最后一节是自习课,有陈老师管班没事的!”莫老师谦虚说,跟着问:“苏大姐,家里出什么事了?”
“诶,我也不知道怎么了!”长长叹了一口气,苏纯月又才说:“二来连着两圩去镇上卖竹器,都是空手回来的!”
“有这回事?”苏纯月点点头,莫老师想了一下问:“问过二来不成,是他捡钱不好搞钱跌了,还是让扒手把钱给扒了?”
“都不是,他说有人代替他收钱,没把钱交给他!”
“不可能吧?二来摆摊卖竹器的地方,一边是我妻子小月的婶娘,一边是陈老师的一个表嫂。亲亲的那种,她们不会也不敢不给钱二来的,一两个月过去,二来没有一圩不得钱回来吧?”
知道莫老师误会自己,苏纯月说:“莫老师,会不会有人强收竹器的钱,那个外婆和表舅娘不敢讲?”
“有这种可能!”真是聪明一点就通,莫老师问:“大姐的意思是叫我们去镇上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对,这种事有初一就会有十五。一圩两圩没钱没什么,圩圩没得钱我和孩子就没法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