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唐朝着名政治家、史学家,诗人杜牧的祖父。出身京兆杜氏,门荫入仕,起家济南参军,历任剡县县丞,后投奔润州刺史韦元甫并随其赴浙西、淮南任职,入为工部郎中,出任抚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唐德宗即位,入为户部郎中、江淮水陆转运使,迁户部侍郎,得罪权相卢杞,外放苏饶二州刺史,迁岭南节度使、御史大夫,历任尚书右丞、陕虢观察使,迁检校右仆射、淮南节度使,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唐顺宗即位,迁检校司徒、度支盐铁使。唐宪宗即位,进拜司徒,封岐国公,以光禄大夫、太保之职致仕,卒于家中,享年七十八岁,追赠太傅,谥号安简。杜佑曾撰成《通典》二百卷,创立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开创中国史学史的先河。
杜佑,早年以门荫入仕,补任济南参军、剡县县丞,后投奔润州刺史韦元甫,韦元甫因其父对自己有恩,遂以故人之子对待杜佑。韦元甫办公时遇到难以决断的案件,恰见杜佑在侧,便随口征询杜佑的意见,杜佑应答如流,所言都切中要害,韦元甫大喜,当即表奏他为司法参军。后来,杜佑随韦元甫到浙西、淮南任职,深受信任,累迁至检校主客员外郎。韦元甫病逝,杜佑由淮南入朝,担任工部郎中,充任江西青苗使,后历任抚州刺史、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
唐德宗继位,杨炎拜相,杜佑也被征召回朝,历任工部郎中、金部郎中、江淮水陆转运使、度支郎中兼和籴等使、户部侍郎、判度支,并负责河北战事的粮草转运事务。杜佑得罪权相卢杞,被赶出朝廷,外放苏州刺史,因老母在堂,不愿赴任,改任饶州刺史。唐德宗因泾原兵变逃往兴元,杜佑被任命为岭南节度使,兼任御史大夫。
杜佑回朝,担任尚书左丞,后出任陕州观察使,升任检校礼部尚书、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并充任淮南节度使。在扬州设置营垒三十余所,整饬兵马,后因母丧丁忧,唐德宗却将他夺情起复,改授为刑部尚书、检校右仆射。徐州节度使张建封病逝,士卒拥立其子张愔为主,唐德宗遂任命杜佑为淮南节制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徐泗节度使,让他讨伐张愔。杜佑调集大批战船,命部将孟准为前锋,但因孟准兵败,不敢进兵,朝廷无奈,只得将徐州划给张愔,又将濠州、泗州划归淮南,并命杜佑兼任濠泗等州观察使。
杜佑拜相,担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充任太清宫使。虽位及将相,仍常手不释卷,白天处理公务,接待宾客,晚上则在灯下读书,孜孜不倦,宾客僚佐与他谈论时,都佩服他的辩才和渊博,他们的见解如有错误,杜佑也能帮助纠正。
唐德宗病逝,唐顺宗继位,杜佑进位检校司徒,并兼任度支盐铁使。当时,王叔文任度支盐铁副使,锐意进行革新,希望得到杜佑的帮助,但杜佑没有答应。不久,王叔文失败,杜佑又举荐李巽为副使。
唐顺宗病逝,唐宪宗继位,杜佑再次摄冢宰,并把度支盐铁事务全部让给李巽。当时,度支使事务繁杂,没有条理,杜佑把营缮事务划归将作监、木炭事务划归司农寺、湅染事务划归少府,减轻度支使的工作。不久,杜佑进拜司徒,封岐国公。
后来,河西党项部落暗中勾结吐蕃,入侵唐朝,边将贪功,请求出兵讨伐。杜佑反对用兵,上疏历述前代开边黩武、兵连祸结的教训,并指出党项寇边是因边将贪暴所造成,建议慎选良将,加固边防。杜佑请求致仕,唐宪宗不准,允许他每隔三五日到中书省一次,仍旧参与朝政,杜佑每次入宫奏事,唐宪宗都加以优待,尊称司徒,而不直呼其名。
杜佑患病,四次上表皇帝,请求致仕,唐宪宗无奈,只得让他以光禄大夫、太保之职致仕,但仍让他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面君,杜佑病逝,终年七十八岁,追赠太傅,谥号安简。